王卉卉 韩 梅 陈光亚
随着农业农村不断发展,本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会创新、善管理型、高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针对上述问题,本省摸索出一套农民“半农半读”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经过多年努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职业农民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农业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逐步成长起来,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三农事业不断发展,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其学历结构,本省摸索出一套“半农半读”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有效解决了涉农毕业生离农、脱农严重、农村实用人才接受中职教育渠道不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针对农民居住不集中、年龄偏大、从事农业生产难以离土离乡等特点,把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把农民职业教育办到乡村,让农民“不离家、不离乡、不离业”,农闲时上课、农忙时停课务农,接受免费、系统的中职教育。将教学、实践、应用结合,专业、学业、产业统一,以农民和产业为中心,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院校难以满足农民学习需求及产学脱节等难题。
教学点设置不仅考虑与地方主导产业关联,还考虑地方个性需求,实行“订单办学”,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盱眙农广校开设了水产养殖专业,几年来招收龙虾养殖学员300余人,大大提升了盱眙龙虾养殖产业的竞争力。
根据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能力弱等特点设立侧重实际操作的课程体系,课程以实用为主,通常设立公共基础课、专业通修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拓展课。
传统中职教育实行“围墙办学”,不对成人招生,学校在城市。“半农半读”中职教育主要面向农民,他们年龄偏大,在家务农,不可能进城脱产学习。“半农半读”中职教育在农村办学,“送教上门”,把教育办到基层,办到合作社、农业企业、示范园、农场等基地。
一是时间同步。充分考虑农业生产规律来安排教学时间、场所和内容,实现教学与农业生产全程同步。二是需求同步。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课前广泛征集学员的需求,掌握学员生产中遇到的难题,针对性地设立课程满足需求。三是“理实”同步。全省农广校系统共建有粮食、畜禽、水产等实习基地526个,通过实验实习、专业见习、技能实训、岗位实践等方式开展学习,提升学员生产能力。
开展“四大课堂”建设,一是“固定课堂”,以县(市、区)农广校、乡镇府、村委会会议室(活动室)等固定场地为教室,定期开展教学。二是“流动课堂”,借助“科技直通车”等流动设备在不同教学点巡回教学或现场指导,将教育资源直接送到教学点和田间地头。三是“田间课堂”,根据教学需要,在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等农业生产一线设立田间课堂。四是“空中课堂”,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QQ等媒体的优势,开展跨时空的教育教学。
先后制定《“半农半读”中专学历教育教学管理基础规范》等一批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招生注册、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实训统筹等日常教学行为,实现全省各分校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2009年以来,各级农广校面向村组干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等,设立与产业结合紧密,人才紧缺的粮食生产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13个专业的免费中职教育。全省已有44个县(市、区)农广校开展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共开设基层教学班816个,累计招生44912人,毕业37929人,占全省涉农成人中专招生人数的30%以上,顺利完成农业部“百万中专生计划”任务,培养了一批“有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实用人才和“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通过“半农半读”中职教育,学员将学到的先进理论和实用技术率先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成为农村致富典型。他们致富的事迹又影响身边的农民自觉采用新品种、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模式,大大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近几年本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近三年本省“半农半读”中职教育毕业学员共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700多个、创办家庭农场670以上、申办农业企业近百家,产业辐射带动93万余人,辐射带动产生经济效益23亿余元。
“半农半读”中职教育开办至今,本省共招收学员4.5万余人,毕业3.9万余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队伍,对推动本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已有河北、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市的20多所农广校来本省考察学习。“半农半读”中职教育大大提升了农民受教育机会,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也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成为全国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