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山区中学生写作水平的途径

2018-07-13 10:58张福招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家乡作文生活

张福招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乡村中学任教,发现一些学生“谈文色变”,每当展纸握笔作文时,更多的学生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也有些学生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学生作文质量令人担忧。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园地寻找作文乐趣,施展作文才华,笔者主要从“活”“材”“法”三方面下功夫。

一、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作文“活”起来

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胆改革、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新观念,大胆尝试,把作文教学搞“活”起来。根据学生实际,我尝试了开放式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课内外各种活动中丰富素材,给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激发其作文热情,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的互动。如在进行习作文《游记》的写作时,初识文题,学生无从下手,他们抱怨自己家乡没什么旅游胜地,只是一个穷山沟。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组织学生在安全的情况下到学校周围的田园、村舍、山丘走一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风光,用心去体验村民的生活及自然美景;再让学生说说所了解到的家乡的山水田园等景色,并谈谈自己观赏时的情感;同时适当地串引古代文人的田园佳作,让学生体会到家乡的田园风光原来也如此之美,从而产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找到了写作的金钥匙。

二、博闻强记是学生“有材而言”的前提

要学生乐写作文,关键得有丰富的可“炊”之“米”。因此,指导学生认识哪些是“米”、哪儿有“米”、怎样找“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生活是作文之源

从心理学上看,写作动机最初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大量的如海潮般奔涌的素材;或者倒过来说,是生活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忍不住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

青少年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他们很想去体悟、审视这个世界,但由于自身目光的局限,常常很难真正地做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验,用头脑去思索、判断,于是他们在作文时往往会觉得“没什么可写”。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學会表达生活。

2. 阅读是写作之本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仓库,它极大地浓缩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时空,是人类积累、保存和传播知识的最重要的载体,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中起着传播文化、传递精神遗产、孕育文明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博古通今,联系四海,吸取经验,获得知识。书籍是前人彼时彼地生活的客观反映,通过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提高观察、分析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加强课内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写作时不会有“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和难堪。

三、勤写多练是学生“有法而作”的保证

在学生有了“下锅之米”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巧妙“炊烟”。“炊烟”其实就是写作技巧,写作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学生的生活及心灵情感是有差异的,光靠老师传授的方法是不够了,学生需要自己去感悟和把握,要勤写多练。俗话说“熟能生巧”,在经常性的练笔中,学生才能逐渐熟练地驾驭语言和文字,在一定量的积累上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如果讲再多的技巧技法而不去训练,也是纸上谈兵。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保证足够的练笔次数,而最简单易行又最有效的练笔方式便是写日记。日记是最舒心、最随意的文字作品,它给了学生一个独有的心灵空间,是学生尽情宣泄个人情感的天地。在日记里学生可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个人隐私;可以表达批评、赞美、抱怨或者热爱。日记既可以记叙抒情,也可以议论描写;它既是一个很好的施展写作的机会,又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每天的记录中慢慢学会选择素材,学会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技巧。

山区的秀美风景、淳朴民风、农村新气象……我充分利用这些写作素材,让学生多实践,从观察中渗透感悟。如在写作《记下你心中的美》时,我引导学生记下家乡变化的美,如坑坑洼洼的泥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瓦房渐渐减少甚至消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引导他们记下淳朴的民族风情,热情好客的亲友乡邻……通过习作体会改革开放给我们农村带来的新生活、新天地。

作文教学中,自从注重指导学生作文“活”起来,有“材”而言,有“法”而作,学生的写作热情有了,写作话语多了,水平慢慢提高了。我深信:只要长期不懈地训练,在作文这片大花园里,一定能呈现出我们语文教师所期待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家乡作文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