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辉 王俊春
(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地方院校在当前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均处于一定程度上的劣势,表现为学校教育管理发展路径依赖的“范式模仿易”但“制度模仿难”,产学研工农商深度融合的“理论讨论易”但“利益博弈难”,一流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短期效应易”但“长期实效难”。地方院校在教育主管部门计划性招生分配制度下基于平均主义还是吸收了相对充足的生源(输入端充分),但学生四年大学生涯(共处环节)以及毕业后(输出端以及未来的反馈端),对学校的认同度、满意度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地方院校未来的发展绝不是单纯依赖既有的行政拨款和行政计划维持,更重要的是基于源源不断的、处于各行各业的、在不同工作岗位的校本毕业生对母校的耳口相传、正向反馈和力所能及的捐资助学,通过在校的学生群、毕业之后的校友群与母校形成生命周期的校友情、师生情、同窗情型塑出一个独具意义的地方院校,通过各方力量形成对地方院校本土办学、特色办学、转型发展、一流创设的众筹范式。那么,地方院校如何型构这种意义的共同体?如何达成这种生命周期的生生不息的学校发展动力?这是地方院校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艾瑞深校友会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大额捐赠总额突破230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五校突破10亿;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39所高校校友捐赠突破1亿。全国高校累计捐赠在1亿以上的校友有50多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数最多;捐赠1000万以上的校友有360多人,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人数最多;捐赠100万以上的校友人数高达1300多人,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人数最多。2010年,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创耶鲁管理学院中国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2015年,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复旦校友卢志强向学校整体捐赠7亿元,创下复旦大学校友单笔及累计捐赠金额的纪录;2017年,恒隆集团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向美国哈佛大学捐赠3.5亿美元,创下哈佛大学378年校史上金额最大的单笔捐款纪录;2017年,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浙大捐赠11亿元人民币,刷新国内最高金额纪录。
从数据统计来看,捐资助学主要群体是知名企业家,捐资对象主要是国内外知名学校,而地方院校几乎没有出现在上述捐资助学统计数据中。其中,以张磊捐资典型案例,在采访中提到:“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精神。”所以,耶鲁对于张磊而言,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其遇到人生低谷时,学校的慷慨相助。这应该就是张磊在乎的“给予精神”。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知名大学,不仅在授业解惑层面上占有上风,更重要的是“传道”中的身躬践行和以身作则。捐资助学更多的流向了国内的985和211院校,而国外流向了世界知名大学,其背后的原因便是如此。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在校期间的四年,而更应是生命周期的校友关系。对于毕业生的关注,除了就业数据统计外,喊出“毕业生可以留住学校”也只有杭州师范大学。学校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人青年时代学习的知识高地、遇到困难的避风港和探寻人生真理的路径选择。学校与学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关系,而是真情实意;不是阶段性的教育服务,而是长期性的关系加强;不是就业数据的冰冷统计,而是带有温度的彼此沟通;不是毕业后就避之唯恐不及,而是彼此的互力互为。因此,地方院校与学生形成涵盖生命周期、跨越求学时段局限的良好关系,是值得地方院校思考并重视的问题。
一个组织的形塑需要构建起“意义的共同体”,而这种意义就如本迪克特.安德森所言:“对于民族国家的构建,首先是有了民族主义,才有了民族的界定和国家的定义,如果没有一种有力的民族主义,即便是语言、文化和族群等社会要素,民族也不可能形成。”意义的找寻,抑或从现实社会中经验的积攒,或者完全出于一种想象的构建。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虚拟意义的形塑并将其发展为一种信仰。尤瓦尔.赫拉利阐述道:“公司、民族、国家概念的起点和发展都是基于人类不同于动物的虚构的想象”。因此,对于地方院校与学生涵盖生命周期的良性互动从本质来看,是基于母校而形成的持久的意义共同体的向心力所形成的未来学校组织发展与未来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机团结”。因此,笔者认为的“最美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就是基于此而界定的。
最美校园是学生-学校整个生命周期维度的校友关系的维系和互动,是在校学生有机团结的孵化器和动力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每一个学生的人生都积极通达与向上,就是学校的“最美”的应有之意。“最美校园”的叙述和构建并非在于宏观理论的框定和传输,并非在于抽象经验主义的以点见面和普遍泛化,并非在于科层制气质的实用主义和规则至上。相反,“最美校园”的文化界定既在于大同,也在于多元。既在于对学校乃至地方社会历史纵深的挖掘与叙述,也在于与其他高校横向比较后形成的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C.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论述到,不管经典的社会分析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无论他们考察的社会现实多么局促或者宽广,都会坚持不懈地追问三组问题:一是一个特定的社会作为整体的结构是什么?基本要素有哪些?在其内部任一具体特征对该社会的维系和变迁有什么意义?二是这个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居于什么位置,什么动力在推动着社会变迁?三是这个社会的主流类型是什么样子?未来趋势又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被选择、被塑造、被解放或者被压迫,又是如何变得敏感或迟钝的?我们对“人性”有着怎样的意义?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有助于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什么。社会学的想象力最富收益的区分或许就是“源于周遭情境的个人困扰”和“关乎社会结构的公公议题”。所谓困扰,在于一种私人事务,某个人觉得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受到了威胁;所谓议题,在于一种公共事务,公众觉得自己所珍视的某种价值受到了威胁,至于说那种价值究竟是什么,威胁它的到底是什么,往往莫衷一是。当人们珍视的某种价值没有受到什么威胁时,体验的是安乐,假如人们对所珍视什么价值浑浑噩噩,又没有体验到任何威胁,形成一种默然。如果这种态度似乎波及到所有价值,那就形成了麻木。如果人们浑然不知自己珍视什么价值,但是明显地感受到了威胁的存在,那就体验到了不安和焦虑。如果涉及面广,就形成无法指明的不适。不安本身就是困扰,默然本身就是议题。这种不安和默然的境况,就是时代的标志性特征。
因此,关于地方院校-学生“源于周遭情境的个人困扰”和“关乎社会结构的公公议题”两个维度的重视和分析显得十分必要。个人层面的“困扰”,在于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厘定,米尔斯认为,社会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打造并巩固一些自我教化的公共群体。而通识(liberal)教育即为解放性教育(liberating),这种教育承担的两种角色包括为个体所做的是将私人的困扰和关注转化为社会议题和问题,以接受理性的审视;目标是帮助个体称为自我教育的人,只有到那时,后者才会是自由的、讲求理性的。而它应当为社会做的则是抗御义贼逐步毁坏真正的公众而创造一个大众社会的力量,这样的社会才是自由的、才是理性的。个人主体性思考维度的顾及,以及迈向公共维度考量的构建,是区别大众和公众两个概念的主要线索。社会层面的“公共议题”,首先也是由个体维度引发的集体问题,群体内部以及群体间的博弈成为公共议题的主要内容。公共议题维度主要包括转化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公众之人能了解自己的个人困扰,又有能力将其转化社会议题,理解自己所处情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相关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公众之人同时也明白只有靠调整自己所居处其间的群体结构乃至社会结构,才能认识这些困扰的真实意涵和源泉,找到这些议题的公共维度并加以解决。学生对自身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公共议题的转化和解决,是学校教育生态中的张力维系,也是“最美校园”的核心要义。“最美”是生发于对私人权利的尊重,以及对私人公共认知维度的培育以及公众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实是在描述个人的困扰和集结而成的公共困惑。而要调和这种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关系,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一是在它们内部,有关社会生活的各种观念和替代选择得到真正的辩论;二是有机会真正影响具有结构性后果的决策。构建起地方院校“教育,追求理性和自由”的文化大同,而在这个大背景下尊重和培育个体学生的文化差异。正如涂尔干说区分的“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文化大同层面,是说大家遵循基本一致的行为范式或框架范畴,达成彼此对话的基础。安娜.卡列尼娜定律说的:“成功的国家都很相似,但失败的国家各不相同,就是少了主流政治那套方案的某个成分。”同时,也是减少社会交往成本的一种认同。文化差异层面,是每一个学生主体又能在文化大同背景下形成微观层面的方法论、世界观。赫拉利说,身份认同是由冲突和困境来定义的,而不是由共同之处来定义的。2018年,对于欧洲人的身份界定不在于白皮肤、信仰耶稣或相信自由,而是要激烈的讨论关于移民、欧盟、资本主义的限制、人口老龄化等议题。而学生对于地方院校的母校身份认同,也应该是基于地区差异、高原特色、教育理念和个人-社会关系界定等议题来定义的。
在高等教育领域高度竞争、日益分化的格局下,地方院校要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在于界定地方院校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的“最美”的意义共同体的构建:地方院校-学生“源于周遭情境的个人困扰”和“关乎社会结构的公公议题”维度张力,大众主体和公众主体的关系张力,文化大同和文化差异的并存张力以及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成分张力。地方院校的“最美”不是唯一尺度的衡量,更在于冲突张力的预设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