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料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 525000)
高中物理的学习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物理知识过于抽象,缺少直观性,并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的性较强,即帮助学生通过考试.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如何运用物理概念以及公式解答试题,而没有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就使得整个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乏味,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仅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及解题思路,这就要求学生应深入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而从实践教学的成果来看,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其多局限于物理概念的简单理解,而未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并且未进行知识迁移,导致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差.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分局限于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而未能完全掌握基本概念,这就导致其整个解题过程没有扎实的基础,这自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外,近年来高考试题中与物理情境相关的试题较多,而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未能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导致其无法得分,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并在模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试题.同时,当学生通过物理情境去理解知识时,其便能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的规律,并进行知识迁移.另外,当前信息技术较为先进,教师可根据试题的要求完成动态演示视频的制作,并且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随意暂停,也可针对一些要点部分进行放大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另外,通过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情境与真实环境十分贴近,因而能够直接消除学生与知识间的障碍.
以磁感应部分的试题为例,试题内容为:如图1直线MN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正负电子同时从同一点O以与MN成30度角的同样速度射入磁场(电子质量为m,电荷为e),它们从磁场射出时相距多远?射出的时间差为多少?
在解答这道试题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构画更加清晰的图片,并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效果为学生创设匀强磁场的情境,进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解答该问题的要点,即找圆心、找半径、用对称.之后可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明确射入点、射出点和圆心可组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就可在多媒体上画出完整的三角形,进而得出最终的答案.
只要能够准确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就能够更加快速且准确地完成物理试题的解答,而多数学生过分关注计算结果,因此忽略了解题过程,导致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差.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物理模型,使问题能够更加简单明了,这样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板,其在日后解题时就能自动在脑海中构建相应的模型,但这需要学生在平时解题的过程中加强训练,多观察多媒体中物体变化的过程,进而逐渐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多为学生进行模型的构建,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完全掌握的基础上就可将这种解题方式运用于其他试题的解答中.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其尽管能够为学生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但花费时间较长,使得本身就十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更加紧张,而多媒体演示教学则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事先完成课件的制作,制作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美观性等因素,这种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记忆.另外,物理教学内容的作图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作图水平较差,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以电磁感应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由于粒子在磁场中会经过多次变化,因此教师不仅要在黑板上作图,同时还要把握好粒子运动的方向及角度等,而这显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进行图形的制作,这样便能更加精准地展示粒子运动的方向与角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通过试题进行详细讲解,试题内容为:如图2所示,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两个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磁场宽为L,两磁场间的无场区域为Ⅱ,宽度也为L,磁场Ⅲ宽度足够大.区域中两条平行直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不计导轨电阻,两导体棒ab、cd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ab棒静止在磁场Ⅰ的左边界处,cd棒静止在磁场Ⅲ的左边界处,对ab棒施加一个瞬时冲量,ab棒以匀速度v1开始向右运动.求:
(1)ab棒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在区域Ⅰ运动的过程中cd棒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2,求ab棒通过区域Ⅱ所用的时间;
(3)若ab棒在尚未离开区域Ⅱ之前cd棒已经停止运动,求在区域Ⅱ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针对这类问题,教师首先应考虑通过多媒体进行磁场图的制作,并明确标志各区域所对应的字母,进而为学生直观呈现磁场中ab与cd棒运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就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棒进入区域时的加速度.
图2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必须借助信息技术,进而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也可激发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应重新设定物理教学的目标,不应仅限于考试,而是通过一些实践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本文就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