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灿王旭峰,2弋晓康王 龙
1.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新疆阿拉尔 843300 2.塔里木大学教务处 新疆阿拉尔 843300
“互联网+微课”融合创新型教材是指利用AR,VR教学产品等可视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制作每个小知识点的交互式微课点,通过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将教科书纸张、手机终端、VR眼镜等多种未来媒介进行融合形成多信息量的“互联网+微课”融合创新型教材[1,2]。这种方式突破了教材的原始面貌,更注重学习的选择性、主动性,而不是知识传授者的讲解。这是教学思路的变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更便捷、更精准、更个性的方式进行学习[3-5]。当前,教育部推行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体系,通过各类信息技术,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信息化教育路子,给未来教育定下了基调[6]。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给高校教学带来了巨大改变,传统的教学难已适应现阶段高校学生的要求。据统计,上课使用手机的学生群体占75%以上,上课所传授的知识结构难已对学生构成兴趣,教学问题已成了高校的首要问题[7]。针对此类问题,有些高校选择上课前没收学生手机等信息设备,有些学校采取了上课前上交手机,无手机日等活动[8]。然而,手机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工具,如何处理这类难题?堵不如疏,本文采用“互联网+微课”融合创新型教材的方法,利用可视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新教材的编写,以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互动兴趣、教学兴趣以及自学兴趣,改变传统教材的编写思路。
目前,全球化的信息化发展推动了移动学习,移动互联网对高等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干扰阶段,主要是对学校正常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干扰性影响;第二个阶段为促进阶段,此时互联网已对教学产生了正面影响,包括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型,促进学校更多考虑学生的需求,促进教师角色再造,促进课程模式再造,促进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再造等;第三个阶段为改革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会大大促进在线教育的发展,最终会带来高等教育的革命性改变,大学的围墙也许会被打破。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影响,部分高校采取了消极应对措施,比如没收学生手机、控制网络等,其实质是拒绝了新的教育理念。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产生的影响是高等教育当前的大课题,只有正面去积极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教材的建设上,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学习、开发更多数字资源、建设更多微课慕课、建设更多仿真实训室最终实现与在线教育的结合,未来的教育是移动互联网教育为主的多元化教育。图1所示为现有的4种学习方式效果对比,从中可得知,传统的被动式听讲学习效果最差,学习内容留存率仅为5%;在个人学习中,示范演示效果最好,学习内容留存率为30%;而进行团队实际演练效果最好,开发多形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习效果的快速提升[9]。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移动学习,使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有三大特点:一是碎片式学习,发挥手机等移动媒体的特点,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二是情境感知学习,利用大数据了解你的需求,博物馆经常使用这样的模式;三是课堂互动式学习,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翻转课堂教学就是如此。
图1 四种学习形式效果对比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型教材要结合教学实际,又要融合信息新技术,才能体现教材的实用性,新型教材建设主要解决以下三大问题。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不能只是标准化教学。学生是教材的使用主体,学生的个性需求与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度,新型教材要重点体现学生的需求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信息技术传递关键知识点。二是要加强互动环节,师生互动要加强,互动要良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只是简单的传递与接受。受信息时代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环节减少,缺少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影响了教学效果。新型教材要体现课堂作业、课堂内容、随堂评分、小组讨论的特点。三是新技术要融入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教师均感兴趣。新的AR,VR等可视化技术形成教材时,要通过多方面的技术手段,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要与课程实际相联系,让教师有兴致地教学,学生有兴趣地接受知识。
如何解决新教材建设的三大问题是实施“互联网+微课”融合创新型教材的关键实质。通过总结前期的“互联网+”教材建设经验,形成了“互联网+微课” 融合创新型教材实施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础,就是知识体系,也就是教材。然而,传统教材欠缺相应的数字资源,数字资源的存在需要重新对教学进行设计,融合新的资源。以农业电气化专业中的电气控制为例,如图2所示。图中为常见的电机控制电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材仅仅包含了电气控制的原理图,难以涵盖更多的电气知识。图3所示为具备数字资源的教材,涵盖了更多数字信息的电路原理图,在内容上可以实现电路的通断,每个元器件的动作与组成原理,通过互联网连接,还能实现更多形式的开关动画演示与更多电路切换讲解,使教材内容更丰富,学生学习也更容易。
图2 电气主回路原理图
图3 涵盖更多数字信息的电路原理图
针对传统教材信息包涵面少,知识更新慢等缺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由每个章节变成各类知识点,设计更多的小知识点结构的微课内容,结合互联网的可移动特点,使教材具备可移动化,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可选择学习,可自主学习,所有的系统、资源都将与移动互联网对接,适应新一代学生的需求。专业教师在授课时仅需将各个知识点串接,形成专业课体系,有效减轻教学压力。
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各类实训、教学实践锻炼是以专门的实训中心专门开设实习课程进行的,这类实训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然而,由于实训是在课后进行,较多的知识难以形成联系,降低了实训效果。与传统教材相比较,新教材着重于体现各类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水平,结合VR技术,通过互联网连接,能方便地查找每个要点的应用实例。以电气图示为例,传统的教材仅能示例电路原理的类型,对于电路的接线演示、电路器件平面布置图示意都较难在实际中展示,新教材能较好地体现这一点。另外,在实训教学环节,设定了各类学习进度、学习自演示等游戏化教学环节,使教学变得轻松,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
与传统教材相比,“互联网+微课” 融合创新型教材更注重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将教材中大量的描述性文字用数字化资源替代,着重体现教学的实际内容,机械类制图增加了大量的制图教学动画环节,可以详细获取CAD制图过程中的要点问题,也运用了各类智慧教室、智慧课堂,使教师和学生能实时互动、个性化互动。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更需要广大教育学者的共同创新。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教材的改变,“互联网+微课” 融合创新型教材是未来教育的基本形式。要达到国际先进的教育水平,应该脚踏实地,从教材的建设开始做起,从每个专业课程改革做起。“互联网+微课”融合创新型教材是利用AR,VR教学产品等可视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制作每个小知识点的交互式微课点,结合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将教科书纸张、手机终端、VR眼镜等多种未来媒介进行融合形成多信息量的“互联网+微课”融合创新型教材。其内涵包括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快速传播、教学的互动性增强、可移动化、碎片化,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高校教材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发展思路,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