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软环境

2018-07-13 06:02林木
中国储运 2018年7期
关键词:法治科技

文/林木

看到上期《中国储运》“创新与软环境”这篇文章后颇有感想,因此也想谈一谈软环境。

科技创新是强国必由之路,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所以说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才是科技创新的根。然而现实中的学校并不尽如人意,正如“创新与软环境”那篇文章中所讲:学校,尤其是大学,应该是个生机勃勃,思想活跃,充满创新氛围的地方,然而中国的教育适合培养大量的、合格的工程师,但是极不适合培养出顶尖的科技人才。然而没有这些顶尖的人才,中国也无法取得进步。

前些日子,北大学校长在校庆典礼上念错“鸿鹄”发音上了头条,网民们立即搜索到有多位校长和高官念过白字。其实,念白字也是常有之事。“文革”荒废了学业,毁了几代人,靠背“语录”,学“老三篇”,语文功底肯定不扎实,所以今天念白字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让人费解的是,这位校长还说了“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这样一句话。焦虑且不说了,若说质疑的话,不也是一种科学探求精神吗?怎么与“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搭上了界?哟,上纲上线啦,这板子打得可真不轻。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中国著名科学家周光召说,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想当年,不就是质疑“两个凡是”引发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在科学界,因质疑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北大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也是有传承的,说到底这就是北大的“软环境”,难道今天这个传承消磨掉了?而是像北大教授钱理群说那样,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机构,万万不能把“质疑”禁锢起来,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迈向未来。

其实,软环境范围极大,不仅仅是教育,放眼中国还有更重要的法治环境。科技创新离不开法律的保护,若是法律不健全必定会殃及科技创新的人。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案”的浙江大学原副校长、中控科技创始人褚健涉嫌贪腐案在坊间影响甚大,也引发较大争议,浙大的数百师生及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名上书,为其作保求情。

褚健案所涉及的早期科研人员下海创业问题,以及科研项目的申请及经费使用问题,均是在原有科研管理体制下扼住科技人员创新“咽喉”的普遍问题,因此在科学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共鸣。褚健被羁押期间,他创办的另一家高科技企业中易和科技有限公司,被进行了股权转让,而褚健及其家人均称对该转让毫不知情。失去褚健的中控发展也遭受严重挫折,多个国家保密项目陷入停滞,其他的科研项目也被迫中止,大量科研骨干相继离职。

被称为第二个褚健案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付林,自2016年3月16日被捕,至今尚未审判。去年3月中国法律界权威人士高铭暄、樊崇义、赵秉志、张智辉、方向联名论证,一致认为付林不构成犯罪。

褚健案和付林案到底是什么性质,现在尚存争议。不过,近日身陷囹圄12年的物美超市创始人张文中被最高法院宣判无罪。这被最高法院称为具有标杆性意义的判决,是改革开放以来罕见的重大涉产权经济案件平反。

对于褚健案和付林案来说,不能再在讲究程序、法治的今天拖延下去,无论是冤案平反,还是清理不适应的法律条款,都足够令人期待。当然,这个过程可能要清算历史旧账的,可能会有方方面面的阻力,但是如能顶住压力,把案件清清白白整明白了,还真是中国法治的一个大进步。尤其对民营企业来讲,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区分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区分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的经济纠纷以及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界限,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会让民营企业家没有了“出行”的恐惧、没有了“经营”的恐惧,这样一个“软环境”应当是依法治国最重要的一个标志。让我们一起期待它的到来吧!

北大培养高材生,焦虑质疑脑中清。利己主义成圣经,学成无不是“精英”。梅逢春

猜你喜欢
法治科技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笔中“黑科技”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