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特《大草原》意蕴探析

2018-07-13 16:44冯发云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名作欣赏 2018年14期
关键词:土丘布莱恩特印第安人

⊙冯发云[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威廉·卡伦·布莱恩特(1794—1878)是美国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开拓者,较早采用民族题材的诗人。早年因《致水鸟》《黄香堇》和《死亡随想》等诗歌闻名诗坛,享有“美国的华兹华斯”之称谓。1825年移居纽约后,从事新闻业,业余时间作诗不断。《大草原》是他中年后写的名诗。

一、《大草原》创作背景

作为自然诗人,布莱恩特关注的是新大陆独特的树木花草和风景地貌。如果说《致水鸟》《黄香堇》和《死亡随想》体现了故乡马萨诸塞州的文化和地域特色,那么《大草原》则是作者首次目睹西部辽阔土地的感悟。19世纪20年代,美国知识界兴起一股“筑丘人神话”热。人们认为“土丘”是失落文明的遗迹,早在印第安人定居以前,土丘文明就已经存在,土丘的筑造者可能是白人。1825年,《印第安人迁徙法案》的通过就与此种假说有关,虽然有反对的声音,但布莱恩特显然是支持这种观点的,因为他在自己主编的报纸社论上为此法案助力。①

1832年5月,布莱恩特动身去伊利诺伊州探亲,一路细细体味美国中西部的风土人情,辽阔的草原和人烟稀少的荒野给他带来从未有过的震撼。尤其是草原上的大土堆给他带来情感和哲理的冲击。7月返回时,见到凄惨的一幕:霍乱肆虐下的纽约几乎成为一座空城,街道荒芜,房舍空置,阴沟里堆满尸体。据记载,这次瘟疫纽约死亡3513人。②繁忙的报业事务似乎难以平息布莱恩特内心翻滚的情绪,久违的诗情再次迸发。《大草原》首个版本于1833年发12月发表在《纽约人》杂志上。二十一年后再版时,只把第三行做了改动,下面的引文译自1854年的版本。

二、《大草原》意蕴

《大草原》采用的是无韵体。无韵诗每行五个长短格音步——十个音节,行数不拘,不押尾韵,但有固定的节奏,最常见的格律是抑扬五音步。《大草原》包括四个诗节,124行,第一节34行,第二节51行,第三节17行,最后一节22行。“我”发动视觉、听觉、冥想和白日梦等手段描绘一幅壮观、空旷、孤寂、辽阔而又孕育着生机的地带。《大草原》和早期的死亡主题的诗歌形成鲜明的对比。《死亡随想》通篇是静态的沉思、坦然的顺从,而《大草原》则描绘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多端和丰饶完满。开篇数行,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给人一种印象派的风景描述,字里行间弥漫着生机和律动:

这是沙漠里的花园/这是待开垦的田园/它们一望无际,它们无比美丽/英国人没有给出这片土地的名字。/初见草原,怦然心动/放眼四望,豁然开朗。/它们延向远方,微微起伏/似海洋中最轻柔的波涛/静止了,所有翻腾的波浪被锁定了/永远静止了。

置身奇异的地貌之中,“我”除了狂喜还有困惑:“静止了吗?/不,它们又都获释了/白云扫过了它们的阴影/下面,草原翻腾起伏。”放眼望去,暗色的山谷似乎在追逐阳光明媚的山脊,南风吹拂着金色和火焰般的花朵,雄鹰在高高的树端展翅嬉戏,这无边无际的奇异地貌因人烟稀少更具魅力:这美景着实惹人喜爱/连广阔的天空也驻足观看/与弯向东方的群山比较/这拱顶更近,蓝色更柔。③

如果把开头和临近结尾部分的描述——庭院儿童的欢笑、少女的软语、教堂里甜美庄严的诵诗声以及褐色田野牲畜的低哝声和作物的沙沙声对照欣赏,你可能觉得诗人描绘的是未来祥和的农业社会,但是这欣欣向荣的场景猛地被打破:“突然,一阵微风略过,警醒我的梦,我孤身在荒原。”

表面上看,开头和结尾呼应,诗人似乎依然在把新大陆人迹罕至的地带和欧洲那过多“人类足迹”的地貌进行对比,但是细读就会发现,第一节就有变奏:“静止了吗?/不,它们又都获释了/白云扫过了它们的阴影/下面,草原翻腾起伏。”熟知“筑丘人神话”文献的布莱恩特知道,这无垠的开阔地带并非一直就是白板一块,它有很悠久的历史,只是那些建筑土丘的先民早已湮没在历史中。现在的大草原只是一个过渡期,前一个帝国消失了,新的帝国正在崛起,不久的将来就要占据这辽阔的土地,因此,此时的静止和空旷只是暂时的。在幽深的“下面”,在未开垦的田地和绿色起伏的草丛的“下面”是历史的脉搏。所以,这里的“阴影”不是幽灵而是先民的痕迹。④

“我”是骑马而来,在孤寂的青翠草原,马蹄声特别刺耳,它踏出的空旷之音颇有亵渎之嫌,因为这里曾是先民的栖息地。所以“我”为了表示敬意勒马驻足。

接下来便是长长的冥思,“我”想象着“筑丘人”文明,这文明如同希腊文明那样古老:“一个早已消失的种族/在遥远的过去/建造了土堆,他们文明开化,人口繁多/希腊人建造宏伟的帕特农神庙时/他们辛勤筑建土丘。/ 广袤的田野里,庄稼丰茂,牧群肥硕/……人们白天辛勤劳作,彩霞满天时,恋人们出来约会,说着现已不存在的语言,唱着古老的曲调,那乐器早已失传,音乐消失在风里。红种人来了——”⑤

突然,诗歌在这里出现变调,原来的抑扬格(轻重音)变成了扬扬格,显得突兀而生硬。舒缓的节奏也被打破,“筑丘人”田园牧歌般的生活遭到致命破坏,美丽的少女被红种人酋长霸占,远远地听见自己的爱人被杀戮时的哀号声。

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筑丘人”文明的毁灭源于“红种人来了”,在描述田园文明时,用的是传统的抑扬五音步,节奏舒缓安详。突然的变格表示新来者的野蛮和残忍以及对土丘文明的破坏性和毁灭性。为烘托效果,诗中还出现了扬抑格(重轻音)和双音节韵脚。就像茂密的树木打破平原的单调一般,作者借助格的变化说明历史的突转、一个帝国遭受的灾难:城防陷落、尸体遍野、树木里飞出群群秃鹫。于是草原变得荒芜,成为野兽的天堂。因为印第安人仍过着狩猎的生活,他们不断迁徙,居无定所。所以,数个世纪以来,草原上只剩下巨大的“土丘”,承载着遥远文明模糊的印记。

可以说,诗的结构也具有象征意义。第一、三节共51行,正好等于第二节的行数。表示“筑丘人文明”被“红种的”印第安人毁灭以来草原的状态。这个时段相当长,持续了“数个世纪”。第二节描述远古的田园生活时,篇幅最长,而在第三节描写流动的印第安文明,篇幅最短,而且这短短的篇幅还象征着印第安文明只是两个帝国间的过渡。

值得注意的是,本诗通过词汇手段增强意蕴,描写草原的空旷荒凉时用了四次“孤寂”、四次“swell”、两次“沙漠”、三次“hollow”(空旷的),还用了“desolation”(荒芜)和wilds;用五个不同的词(野蛮的、好战的、粗暴的、狂野的、畜生)描述印第安人。“红种人”用了两次,始终不直接提印第安人。

那么新的帝国是正在崛起的美国吗?

第四节分明描述的是美国白人西进的步伐,以蜜蜂为先导。这辛勤劳作的昆虫据说产自大洋彼岸(欧洲),随着白人殖民的队伍而来,在新大陆繁衍。它们嗡嗡盘旋着,如同黄金时代那样在神圣的橡树里筑巢酿蜜。这蜜蜂难道不是辛勤的美国白人的象征吗?可是结尾为什么是梦呢?这里梦可以这样解读:一、结构作用:面对广袤孤寂的草原,诗人只能用白日梦来对抗这令人屏息的压迫感;二、作者的担忧:新兴的美国是不是将来也会遭遇“筑丘人”的命运?作者一直相信历史循环论,既然曾经的文明被湮灭,比如古罗马被北方蛮族人所灭,“筑丘人”文明被印第安人所灭,那么美国文明能不能幸免呢?如果能幸免,那纽约遭受的瘟疫又如何解释呢?

美国当代学者认为《大草原》有一种张力:动静的结合,舒缓和急促、孤独和热闹、静谧和喧闹、文明和野蛮,都是为了表达一种心神不宁、焦灼的心境。既有可怕的孤独,又有担心:担心自己的命运,大自然的破坏和新兴的国家的命运。⑥

通篇来看,此诗既体现美国白人的偏见和霸权思想。“好战野蛮的”“红种人”不仅是“筑丘人”的敌人,也是美国白人的敌人(阻碍美国人西进的步伐),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作者受清教神话的影响。19世纪的美国白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要在这无际的荒野履行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而且是无穷尽的使命。所以印第安人只是一个过渡,驱赶他们名正言顺。结尾处暗含一种趋势:白人占领西部不可避免。

好诗的意蕴有多种解读。虽然“英国人没有给出这片土地的名字”,但这里留下过白人的足迹:法国的探险者和捕兽者以及逃犯曾光顾此处,但他们都被这“寂寞和辽阔”压倒,前者匆匆而过,后者终于自首。说明大自然依旧有令人敬畏和催人向善的力量,也说明作者明显的国家意识。无论如何,“我”依然是非常乐观的,既然过往之事已成回响,未来之事静等佳音。

①②⑥ Gilbert H·Muller.William Cullen Bryant:Author of America,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2008.

③ 李增主译:《剑桥美国文学史.卷四》,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④⑤ JohnHay.A PoetoftheL and:William Cullen Bryant and Mound builder Ecology?.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Volume 61,Number 3,2015.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土丘布莱恩特印第安人
美国首次统计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死亡人数,但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登铜雀台
大地的影子
后山黄昏
黄土丘上,谁家的水滴碎流年
印第安人布克
奇怪的征婚启事
科南特职业教育思想探微
REA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