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的悲剧与悲剧的暧昧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山中》对话

2018-07-13 16:44崔玖琪黄德志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名作欣赏 2018年14期
关键词:徐志摩林徽因诗歌

⊙崔玖琪 黄德志[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山中》的写作心理

1921年四五月间,英国剑桥拜伦潭旁,一对青年男女指水为誓,相约他们要共同完成两件事:一是坚持诗歌创作,二是落实爱情。①其一大家有目共睹,二人在国内浪漫派诗歌界都占有一席之地;其二,却因其绵长曲折且半途而废沦为第一件事的素材和附属品。徐志摩遇见林徽因时已是有妇之夫,从道德伦理上二人当时不可能结合,而林徽因的尊严和道德感也不允许她成为别人婚姻的插足者。她提出:徐志摩必须先离婚,才与他相爱。②所以,无论是从主观上的自我判断还是从客观的现实条件来看,二人的分离几乎是必然的。正是这份对佳人的思而不得,成就了徐志摩细腻婉转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山中》一篇便是很好的代表。

1930年,已经是梁思成夫人的林徽因因肺结核赴北京香山养病,此时,徐志摩正在北京大学任教,借住在胡适先生家。心爱的人跟自己此时同处一城,徐志摩的内心必然不能安分。回忆起自己以前在英国与徽因的种种美好,再想想自己当下不得不为现任妻子陆小曼南北奔波谋生计的景况,内心丛生的思念与哀怨便不难理解。这种情感经过发酵,再经由文字表述,《山中》便诞生了。

另一首《山中》的主人——林徽因,她是一个“现代浪漫主义诗人”,但首先是个女人,而且是一个情思细腻、才华斐然的女人。我们鉴赏诗人,往往是从领域内的学术地位这一角度出发,而林徽因则不然。提到她,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她的感情历程,而非她的诗名。而她的感情历程中最为朦胧和耐人寻味的一段便是她与徐志摩的交往。她和徐志摩皆是多情之人,多情之人便容易动心,同时也懂得放弃。林徽因比徐志摩多了一层理智,也就多了一层无情,因此徐志摩的追逐就多了几分孤独和不易。然而林徽因终究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以诗相和便是她能做到的最“有情”的事了。

1931年4月30日,徐志摩的《山中》发表,相信经过几经辗转,在香山的林徽因也看到了此诗。同年六月,她作一首《山中一个夏夜》,诗中所写景致与徐志摩的《山中》无异,但从此诗中并不能看出作者确切的感情反映。她用极其含蓄的手法、朦胧的意象,一层一层地包裹自己的感情,就连诗也是等到1933年6月才刊登出来,这无疑是对徐志摩的关切选择了回避。

1931年11月19日深秋,徐志摩再次奔赴北京去听林徽因关于传统建筑的讲座。悲哀的是,他搭乘的飞机不幸失事,他的一生竟然就此落幕。五年后的深秋,林徽因写下了同名诗歌《山中》。“人在小石桥上走过,渺小的追一点子想念”,“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③。从几句话中可以看出,林徽因对于她的这份情债,似乎不再持慵懒回避的态度,而是已经准备好足够的勇气面对了。她声称徐志摩对她而言是“知己”“挚友”,却最终没有承认她对这位执着的追求者有过真正的爱情。连写给他的诗,也只是“渺小的追一点子想念”。如此看来,她对他的放不下,也只是简单而深厚的朋友情谊,给爱情乞讨人的施舍罢了。

二、《山中》本身及“山中的人”

结合徐志摩《山中》诗歌创作的时间和地点来看,诗歌首句“庭院是一片静”中的“庭院”可以认为是当时徐志摩借住的地点——胡适先生的家。④他站在院子里,院子外有朦胧的市井喧嚣,头顶是月色。“见月怀人”这种古典的情致自然而然地出现。于是,他开始想象——“山中”会是何种光景?“不知今夜山中/是何等光景;/想也有月,有松,/有更深的静。”⑤山中有谁?他为什么会想到“山中”而不是别的地方?结合前文所说的林徽因的动向和二人的关系,我们不禁猜测:此人就是此时在北京香山养病的林徽因。本节中“更深的静”也是值得一说的,应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当时处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但是依然能感受到喧嚣的“市谣”,而徽因现在在更为偏僻幽静的山中,只有她那里才称得上是“更深的静”;第二层是针对林徽因本人来讲的,在徐志摩心中,林徽因一直是一个心中有“静”的人,她内心沉静,所以能专注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她内心沉静,所以一直清楚地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这点在她与徐志摩在英国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地十分明显。她知道自己最看重的是家庭,所以她对徐志摩选择了放弃。她心静,所以能冷静地看清事实,看清自己,从而让自己做出不会后悔的选择。

“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阵清风,/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动”⑥四句,写出了徐志摩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想借清风去山中探望自己思慕已久的人,同时写到了山中的植物——松,这在后面的林徽因的同名诗歌中也是有体现的。

最后一节,比喻空灵而轻柔,将徐志摩细腻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吹下一针新碧,/掉在你窗前;/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⑦四句,写出了诗人想象自我的化身——“新碧”,去造访山中人时的状态,那必然是轻柔的,不惊不扰,就只是静静地看着她,也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宁静和淡淡的哀伤。

徐志摩的《山中》可以说是单相思的诗,使用第二人称,像是一种温柔的倾诉。从林徽因的角度看,他在时,向她倾诉,她的态度若即若离;他不在时,她联想到徐志摩生前与她的情谊和他在空难中的不幸,总会产生一种愧疚和怀念。

于是,在徐志摩过世五年后,林徽因的《山中》姗姗来迟。就像上面提到过的“人在小石桥上走过,渺小的追一点子想念”,“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现在,林徽因终于敢承认,他们曾经说过的“天真的青年人情话”,是“挂秋风里不变”的,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但是林徽因的这种坦诚也恰恰说明了,至少在当时的情境下,她对徐志摩没有除友情之外的感情。正是因为她敢坦诚地承认她曾经在不成熟的年少时对徐志摩产生过懵懂的恋情,她现在才能同样坦诚、无所顾忌地去爱她的丈夫和家庭。

三、“《山中》对话”的落幕

林徽因将徐志摩看作挚友,当然就能放心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他不在人世了的深切哀悼和思念。徐志摩曾经将《山中》一诗赠予她,在他离世五年后的又一个深秋,她沉痛地写了一首同名诗,还债般回赠给远在天堂的志摩。这对她来说,也像是一种救赎,表明她不再欠他什么了。

林徽因曾在写给胡适先生的信中提道:“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⑧赢了诗情的徐志摩,最终还是输给了她。

爱情赋予徐志摩灵魂,也赋予他与灵魂相同质量的毁灭。他将生活称作“人生趣剧”,若没有林徽因,他的才华依旧能让他成为诗歌领域中的翘楚,但却不能让他的人生成为“趣剧”。《山中》只是他创作中的一隅,只是他情感生涯的一段剪影,却十分具有代表性,林徽因贯穿他的三段感情历程,因为始终不曾得到而最富有探究和纪念意义。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与林徽因是一对互为因果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的发生与意向书写,存在着深刻的关联性。⑨他们以自身的经历为隐含的创作素材,折射的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人间饮食男女。两首《山中》,各有情谊。徐志摩《山中》写作时,二人尚存于人世,等林徽因的《山中》发表时,二人已阴阳两隔,带了些悲壮意味。总之,“山中”是他们二人的共同话题,两首诗都发端于爱情,却不止步于爱情。通过两位浪漫主义诗人跨越生死的诗歌对话,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浓浓的羁绊。他们是知己,是挚友,是身处同一个乱世可以互相帮扶的精神支柱。徐诗寄得情意感人,林诗回得哀婉豁然。他们坦诚相见,互诉衷肠。对徐志摩而言虽有可望而不可得的遗憾,但能得一个与自己以诗对话的知己,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了。

①廖钟庆:《一寸相思一寸灰——谈徐志摩的〈山中〉与林徽因的〈山中〉》,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0837030100nabx.html

②孙振华:《蕴而不渲的柔情——徐志摩〈山中〉赏析》,《名作欣赏》1993年第5期。

③ 林徽因:《山中》,1937年1月29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292期。

④⑤⑥⑦ 徐志摩:《山中》,收入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二)》(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3页。

⑧ 林徽因:《致胡适》,参见林徽因:《心若向阳,无畏伤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电子版,第288页。

⑨ 于倩、孙书平:《徐志摩与林徽因诗歌互文性意象探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附:徐志摩、林徽因同名诗歌《山中》

山 中

徐志摩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眠!

(选自《猛虎集》,新月书店1932年版)

山 中

林徽因

紫色山头抱住红叶,将自己影射在山前,

人在小石桥上走过,渺小的追一点子想念。

高峰外云在深蓝天里镶白银色的光转,

用不着桥下黄叶,人在泉边,才记起夏天!

也不因一个人孤独的走路,路更蜿蜒,

短白墙房舍像画,仍画在山坳另一面,

只这丹红集叶替代人记忆失落的层翠,

深浅团抱这同一个山头,惆怅如薄层烟。

山中斜长条青影,如今红萝乱在四面,

百万落叶火焰在寻觅山石荆草边,

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

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

(初刊于1937年1月29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猜你喜欢
徐志摩林徽因诗歌
诗歌不除外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完全诗意的向往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林徽因的美,都在这里
诗歌岛·八面来风
此情只应天上有
偏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