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摘要:体育保健学是一种交叉性学科,主要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保健表现和措施,是体育专业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但由于体育保健学具有内容繁多、理论性较强、概念较抽象等特点,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本论文以体育保健学为研究切入点,从多方面对传统体育保健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多个多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在2007年,教育部1号文件中,特别强调“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队伍、管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1]。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实验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创新和科研能力为基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体育保健学》与实验课程教学
《体育保健学》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是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体育保健学》以人体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作为基础,并对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进行分析,并对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损伤,进行有效的预防、诊治、急救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二、《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现状
就目前而言,高校在《体育保健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实验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
在目前《体育保健学》的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所参照的、选择的实验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和落后,基本是都是十多年前、甚至更久远的内容,例如包扎和止血、血压的测量、按摩手法的联系等。这种落后的实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体育教学发展,以及体育训练实践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联系松散的现象,从而使得具体的《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阻碍和影响了体育保健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目前《体育保健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通常,老师基本上是采用一贯的理论讲解,并辅以简单的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照着做一下,就可以敷衍了事。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是听讲、做作业、做验证性实验、考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发挥主观能动力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另外一方面,《体育保健学》的课时相对比较少,且上课时间固定不变。在这种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固定的实验。也有个别教师是将理论教学全部完成之后,再集中进行几次实验[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收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无法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
能力等。
第三、考核评价比较简单
目前的《体育保健学》的实验教学活动中,其考核方式相对比较简单,甚至是无关痛痒。通常,大部分高校仅仅将学生的理论课成绩,以及实验报告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或者将一两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作为科目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了解到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实验的相关操作,无法对学生的实验和学习情况,进行真实、有效的考核[3]。
三、《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一)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针对我国高校《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相对落后的现状,在具体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验教学的目的,必须要不断优化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在具体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的出发点,将《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进行划分,使其分为三个模块,即:体育康复治疗、医务监督、保健按摩。其中,体育康复治疗模块主要包含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运动处方的制定、康复理疗仪器的使用等;医务监督模块,主要包含止血、包扎、骨折脱位的固定、心扉复苏等相关技术;保健按摩模块则主要包括穴位、运动、治疗按摩等[4]。
第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演示性实验、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验。三个实验呈现出递进的关系,演示性实验让学生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基础性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性实验则促使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体育保健学》理论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身体和精神分离”的现象,以至于形成“学生身体在课堂之中,精神却游离于课堂之外”,以至于在具体的理论知识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一个人在长“独角戏”的现象。鉴于这一点,在具体的《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积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下,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并在具体的课堂理论教学中,结合一定的有趣案例,或者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网络资源,充分开展开放性的教学。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学习中。
另外,在实验课程进行当中,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思维灵活、变通性较强、性格开朗等特征,在实验课堂教学中与理论课上表现截然相反,常常在具体的实验中,由于过于兴奋和活泼,导致整个实验课堂难以控制。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实验课程教学中的课堂管理,对于学生操作中存在的操作错误、实验结果不足的地方,采用委婉、鼓励、递进的语言方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且在纠正的过程中,要對学生的进步进行赞许,避免全盘否定的现象,以免打击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三)补充实验仪器设备,以满足教学需求
在《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实验仪器设备。但目前实验仪器设备稀缺的现状,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并补充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实验仪器设备,如:中频治疗仪、远红外按摩理疗床等,以方便课堂实验教学的正常展开。
(四)改革实验教学考核评价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目前《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考核评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积极进行改革,重新确立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改变传统以考勤和实验报告成绩为主的方式,逐步增大实验成绩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并逐步弱化实验报告的评分比例,并且将实验操作过程、小组合作效果、实验课堂表现等纳入到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提高《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高校必须要针对《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优化《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段意梅,吴立娟,李佳.“体育保健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7,2(6):85-88.
[2]袁爱国.浅析高校体育保健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5(28):136-136.
[3]何淑敏.高校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运动,2015(17):102-103.
[4]郭玉凤,肖明冬.体育教育专业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9-81.
[5]王荣森.《体育保健学》课程综合设计型实验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