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作为千万在岗一线教师的一员,如何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将日常的历史课堂丰满化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既必须保持历史学科求真求实的本性,又应当充分立足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将历史课堂化为学生情感的沃土。为此特以九年级历史人教版《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课为例,进行初步探索。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课题解构:历史课堂之起点
在今年吴江举办的“学生:教学的‘原点’主题论坛”活动中,两位资深历史教师以“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为内容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分别是初三年级的《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高一年级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大家都发现两堂课的教材内容粗看之下竟无太大区别,那么该如何在不同学段去上好这看似相同的两节课呢?在随后各位专家学者的众多点评中,我认为赵亚夫教授提出的其中一个观点令人回味,即从研究课题开始。
赵老师认为,以这两个迥然相异的课题为基点,教师从一开始就可以并且应当规划好相应课程的不同轨迹。结合初三以及高一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性,教材编写者本身的意图已然十分明显——初三学生侧重内容,高一学生偏向思维。因此初三这一课对学生的要求更多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二战以后高速发展的历程本身。而高一学生则需要更进一步思考这些高速发展背后对于整个世界格局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即由此带来的多极化趋势。至此,看似相同的内容由于不同的课题设计,使得学生经历了从国家发展到世界演变的一种阶梯式的渐进深入,强化了学生对这一历史内容的学习与再思考。
因此,面对历来都不太容易上好的《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课。当我从“头”出发,重新审视解读这一课题时,一个全新的思路便跃然于纸上。在设计本课内容时,我一改从前纯粹堆砌人物、生硬解读理论的方法,将课堂的着力点由“科学和思想”转移到了“力量”之上。类似于“启蒙思想家有哪些?”、“代表思想是什么?”、“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著名科学家及其理论?”等传统问题逐渐被淡化。转而化为“科学与思想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产生了多么深刻的影响?”等能够凸显“力量”二字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托重组了整个教学思路。
在讲述六位启蒙思想家以及科学家的相关内容时,我准备了经过设计的表格,以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的方式,要求学生以最高效的方式自行寻找书本上已经固有的答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之余,提升其对课堂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进而,我设计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例如“先贤祠的‘地主’”、“孟德斯鸠的偶像”等趣味问题,使得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同时,自觉体会到思想的魅力、科学的威力。
学生在了解“卢梭与伏尔泰在寸土寸金的法国先贤祠中‘占地为王’”、“伏尔泰毕生致力于对牛顿的追崇”等有趣史实的基础之上,能够更进一步理解科学与思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科学和思想那无穷无尽的磅礴力量。思想与科学交相辉映,共同推动整个社会的剧烈变化。
二、多样化史料:历史课堂之色彩
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曾断言历史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要让受教育的对象产生兴趣、赋予历史令人怦然心动的特点,使历史‘永远兴趣盎然’。”[1]诚然,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最终呈现——厚重感与鲜活度并存,应是每一位历史教师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而鲜活生动的历史架构,必然离不开多样化史料的運用。
因此,在设计《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课堂内容时,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资料搜集,充分运用文字、图像、表格、视频、动画等各种史料。力图为这一趟历史教学之旅描绘出五彩缤纷的绚烂景象。
例如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我选取了两幅诞生于十五世纪前后的世界地图,分别是《萨尔瓦提世界地图》(图一)以及《弗拉毛罗世界地图》(图二),并提问学生:请大家仔细观看两幅地图,告诉老师你认为哪一幅更早出现?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的课堂热情瞬间被激发起来,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讨论并踊跃发言。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萨》图早于《弗》图,理由是从地图上反映出来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由空白到丰满,符合常人的思维发展特征。正当学生们的既定思维成型之时,我立马给出相反的事实结论,即《萨》图绘于1525年,《弗》图绘于1459年,晚了将近一个世纪。学生对此纷纷困惑不已:何以百年后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反而更少呢?
在激烈的思维冲突碰撞中,我趁热打铁,提前引出了本课的核心主旨:承认无知,是思想的解放;填补空白,是科学的进步。人类的无知正是科学和思想不断前进的原动力,而科学和思想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也终将推动人类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两幅世界地图所处的时代适逢波澜壮阔的地理大发现进程,人类在地图上的留白恰恰是大踏步前行的开始,承认无知才是迈向智慧的第一步。学生在恍然大悟间也抓住了 “力量”二字的真意。
再比如本课有两个独立子目,即“思想启蒙的火种”以及“科学的革命”,如何恰当有效地进行衔接是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难点。为此我多方搜集史料,最终节选了《大国崛起》中的一段视频资料,并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说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是当时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人心中的偶像,那么请问大家,你觉得谁会成为伏尔泰的偶像呢?
学生对这个问题再次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五花八门的答案层出不穷。面对他们的疑惑,我直截了当播放视频。当学生看到视频中“伏尔泰认为牛顿是最伟大的人物”、“伏尔泰说到‘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等内容时,相信已经不再需要教师的任何言语了。一个视频资料的运用,既流畅衔接了教材内容,又勾勒出英、法之间的时空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科学与思想之间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三、情感溯源:历史课堂之灵魂
“历史教育要置于国家民族的命运、国际潮流的意识形态之中”[2]、“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一,本身就肩负着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理应进行立德树人教育。”[3]正如上述所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职责是紧紧围绕学生,以学生为原点,在课堂中时刻不忘对“人”的寻找。法国学者帕斯卡尔曾论及:“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4]因此,身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应当毫不讳言历史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而“家国情怀”也正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大维度之一,对道德情感的价值溯源,成为一堂历史课最动人的点睛之笔。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思想解放、科学进步”意识作为贯穿全程的情感链条。在讲述完三位启蒙思想家后,我马上呈现世界全图,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启蒙运动的深远影响。当学生脑海中先后浮现出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中国新文化运动等内容时,再配以课件制作的动态辐射画面。最终思想解放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全世界追求自由民主的燎原之势,这样的思想力量最终得以跨越空间、超越时间。
在谈及科学革命时,我充分论述法文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扉页图片勾勒出科学对思想的有力支撑;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科学理论对于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刻影响;以及爱因斯坦毕生致力于遏制由自己“相对论”而衍生出来的毁灭性灾难。科学家之所以永垂不朽,除了他们探寻到的自然奥秘之外,更源于他们身上所绽放出的永恒不灭的人性光辉。
在最后,我引用了李泽厚先生曾经翻译康德的一段话: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正如康德所说,人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就像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一般,令人惊奇、畏惧。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什么能够比星空更为广阔的话,那无疑就是人类深邃的思想了。当学生沉浸在课件上的无垠星空以及无数先贤之中时,我为他们展示了今日中国崛起之科技巨变。使学生感受到中國后来者居上的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挥洒血汗,更进一步成为勉励学生勤奋努力、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
一堂课的时间远远不止局限于课堂之上四十五分钟的师生交流。课前准备、课后反思的过程反而需要数倍于教学时间的心血。从课题的解构开始,到多样化史料的搜集运用,直至道德情感的追根溯源,由表及里,自外而内。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提出:“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一堂历史课也应当言之有物、珠圆玉润、楚楚动人,使得学生兴致盎然、流连忘返。
【注释】
[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常绍民译:《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序言,第3页。
[2]周长森:《高中历史教学“魂-构”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2期。
[3]王亮:《回归人性 探究人性——从德育渗透的视角解读“圣雄甘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3期。
[4](法)布莱斯·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