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美育资源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018-07-12 05:09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鼓浪屿美育资源

地方美育资源指的是学生所处的地域过去或现在拥有的,对培养受教育者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用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笔者所在学校地处美丽的厦门鼓浪屿,鼓浪屿岛上有“万国建筑”文化、音乐绘画文化、足球运动文化、传统的闽南文化习俗等丰富优质的美育资源。笔者将鼓浪屿的优质美育资源融入到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试图赋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育价值。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地方美育资源,能够把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提高其审美能力,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进行基于地方美育资源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地方美育资源运用的价值与意义

1.丰富了课程资源

我们使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偏重于技术方面的编写,引用的素材、图片等都比较陈旧,没有配套相应的电子资源,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步伐,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的地方美育资源的运用正好弥补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匮乏。例如,在“网页制作”单元中,笔者以“我为申遗出份力”作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网页制作中引用鼓浪屿的风景美、人文美、社会美等资料,小组合作建成了“魅力鼓浪屿”微型网站。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任务,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丰富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资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参与。

2.促进了美育的融合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只有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才能够真正达到教书与育人目标的高度统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侧重于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学,也就是关注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而容易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得本应生机勃勃的课堂显得十分枯燥无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教授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时,将鼓浪屿上的美丽风景、绚丽人文作为教学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实施了美育,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例如,在前面提过的网页制作教学中,学生在掌握网页制作技能的同时接受了鼓浪屿岛上众多美育资源的滋养和价值教化,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又如,在Photoshop部分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修复鼓浪屿老照片”的任务,让学生在修复老照片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利用Photoshop处理图片的操作技能,还要了解鼓浪屿的部分历史。有的学生还把现在的场景与老照片拼在一起,从中体会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发现家乡的美。这种直观形象的美育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更具有魅力。

3.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儿童不能把校外获得的经验利用在校内,在校内学习的东西又无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从而产生学校与生活的隔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普遍重科学轻人文,很容易脱离生活。运用地方美育资源能激活信息技术教师审美的教育意识,使教学能够接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自觉、主动去研究,在挖掘地方美育资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把它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教师利用资源的相关能力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提升。运用地方美育资源进行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地方美育资源运用的路径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如果缺乏文化素养教育只能成为被技术奴役的“技术工”,无法成为支配技术的“文化人”。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需要具有相应的技术难度和文化纵深。地方美育资源可以提供很多贴近生活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可以有效纠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技能化倾向,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融入丰富的地方美育资源呢?

1.设计不同主题活动,从地方美育资源中获取制作教学案例的素材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地方美育资源中选择素材,最好是以某一主题活动为主线来进行教学。主题活动式教学倡导信息技术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连接,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立体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教师应该根据信息技术知识点来设计活动的主题,并选取相應的素材制作教学案例。

例如,在“多媒体作品制作”单元教学中,笔者设计的主题是“舌尖上的鼓浪屿”,师生需要一起收集鼓浪屿岛上有关美食的照片、视频,教师再指导学生将这些素材整合到演示文稿中进行展示。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美食,所以学生在学习制作PPT的过程中并不觉得枯燥,在品鉴美食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又如,“音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单元的主题是“鼓浪屿之波”,在这个主题里,学生查找和加工鼓浪屿岛上的经典音乐,将其制作成小视频;“图片素材的获取与加工”单元的主题是“修旧如旧”,主要任务是用Photoshop软件修复和加工鼓浪屿老照片;“电子文档的设计与制作”单元的主题是“垃圾分类,美化鼓浪屿”,任务是用Word文档做一份宣传垃圾分类的电子小报;“电子表格制作”单元的主题是“购在鼓浪屿”,任务是调查鼓浪屿岛上的购物情况,制作游客最喜欢购买的美食一览表;“网页制作”单元的主题是“魅力鼓浪屿”,任务是制作宣传鼓浪屿的网站;Flash单元的主题是“鼓浪屿一日游”,任务是用Flash制作游客在鼓浪屿一日游的动画演示,其中还加入中秋博饼的游戏动画,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

2.参观地方美育场所,带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教学资料

教师通过亲临现场观察与体验,让学生获得第一手教学资料。教师将教学活动场所延伸到社区,带领学生“走出去”,在参观、实践、调查等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实现知与信、知与行的统一。

例如,在进行“购在鼓浪屿”活动时,笔者让学生到鼓浪屿最美商业街——龙头商业街进行调查访谈,获取最受游客欢迎的美食榜,用于Excel表格原始数据的录入。又如,在进行“鼓浪屿一日游”活动时,学生可以事先设计行走线路的动画,然后实地行走到鼓浪屿时,对事先设计的线路进行不断改进,这样制作出的作品可以给游客提供最佳旅游线路参考。

3.聆听文史专家讲座,让学生在接受美育熏陶中拓宽知识面

在教学中,笔者邀请文史专家为学生开展讲座。学生聆听专家的观点和见解,了解专家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在聆听中产生灵感,甚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和专家做好对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合专家制作图文并茂、声像立体的讲座课件。学生既是听众,也是参与者,既锻炼了学习能力,又拓宽了知识面。

例如,教师邀请参与鼓浪屿申遗工作的文史专家来做“鼓浪屿申遗之路”的讲座,学生从中了解了鼓浪屿的历史建筑、历史道路、自然景观、文化遗迹以及申遗要素背后的故事。讲座唤起了学生对鼓浪屿美育资源的保护意识,进而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去参与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制作出来的作品也更富有感染力。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地方美育资源,既能让课堂充满美感和生机,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猜你喜欢
鼓浪屿美育资源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厦门鼓浪屿之行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FATE, PLAY, LOVE
名家印迹
美育教师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