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生儿数量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十分重视,尤其是对医院儿科护士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儿科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开展医学教学改革。由于过去采用的护理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求,教师需要对儿科护理教学现状进行调整,为之后进行护理教学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实施以情优教的手段进行探索和实践,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以情优教;教学方法
在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以情优教的手段可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儿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直接决定了其学习效率,而影响教学情感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包括个人态度、动机、自信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发挥积极情感因素,通过运用以情优教的新型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情优教的教学方法
科学应用教学手段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具体来说,就是理论指导实践。首先,教师需要明确研究背景。由于中职院校护理学专业在招生上主要面向初中毕业生,而这类学生相比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来说,在基础文化知识和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较差,普遍缺乏学习动力或者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而现代儿科护理学对于护士素质的基本专业要求,是建立在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要求所有护士不仅能够满足病人对生活和治疗的需要,还要满足病人在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因此将以情优教作为教学手段是中职护理学专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教师为了能够顺利运用以情优教的教学方法,需要在了解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向学生发放相关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情感差异或者以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现状。教师可以适当按照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或者按照学生性格来分类,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以情优教的教学观,具体体现在以学生为本,教师作为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独立自主意识,并利用学生的积极情感元素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情感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并以此来激励自己。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情感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儿科护理活动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或者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模拟教学、实物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肢体语言在情感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往往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学生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尤其是眼神,教师给予学生亲切的目光、含笑的眼神,会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尤其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时,如果此时教师能够给学生真诚的微笑和赞许的目光,这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鼓励。
二、注重教学评价环节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鼓励他们制订适合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和计划,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监督和帮助下完成自我评价环节,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刻反思,找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不断进行改进,为之后的学习和实现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或者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通过小组分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集体活动,让学生能够对其他组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勤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除了专业学习成绩之外,还需要在评价中加入对于学生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三、小结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礎性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比如,通过运用以情优教的教学方法,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需要在明确研究背景的前提下,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差异,并对不同性格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护理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构建新型的分层次课堂教学结构。
参考文献:
[1]蔡丽娇.本专科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福建医药,2015,37(4):150-152.
[2]段慧琴.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施以情优教手段的实践[J].职业,2017(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