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斐 朱艺
吉风物
说到吉林,总叫人想起神圣巍峨的长白山和奔腾不息的松花江、鸭绿江。雄壮的山河养育了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们,而吉林人的努力又让我们看到了今天这个与众不同的吉林。
冬日的吉林最为别致,银树银花装点了这片土地。独自踏雪,看那冰天雪地似仙境,落雪穿树作飞花。若这不算什么,那群山之间的一汪碧水——云遮雾绕的长白山天池足以让世人拜服。
自然之美让人流连忘返,城市之景也引人驻足。“长春好,长春好,长春汽车满街跑。”长春市被誉为“北国春城”,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同时还是新中国轨道客车、光电技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产业发展的摇篮,有着深厚的工业底蕴。吉林市被誉为“雾凇之都”,是国内有名的冰雪旅游城市,还是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的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的朝鲜族风情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迥临泛海曙,独峙大荒秋。”清代诗人如是形容长白山。长白山是吉林风光的杰出代表,以其雄奇和神秘满足了无数书迷对“云顶天宫”的幻想。其中,长白山天池蔚为壮观,被16座山峰环绕,就像一块镶嵌在群山之中的碧玉。
吉味道
除了多姿的景观,吉林的美食也叫人难以忘怀。汤汁清爽、酸辣可口的朝鲜族冷面可谓是远近闻名;香甜软糯、芳香浓郁的朝鲜族打糕更是驰名中外;雪白绵软仿佛朵朵棉花的豆沙球在油中滚过,裹上一层白糖,真是叫人欲罢不能;味道可口的熘肉段和锅包肉书写了肉食的传奇;用带着冬日味道的酸菜炖上白肉和血肠,人们关于炖菜的全部幻想便得到了满足;新鲜肥美的鱼从查干湖的冰下而来,这是自然对吉林人民最好的馈赠;冬日,雪糕冰棍一箱一箱地码在街边出售,巨大的城市就是天然的冰箱……
如今的吉林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这里的人们不忘脚踏实地,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坚信,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必将取得愈加辉煌的成绩。
·学在吉林·
说到吉林的高等学府,吉林大学最为人所熟知。拥有六个校区的吉林大学仿佛将整个长春囊括其中,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学子。吉林大学的黄大年教授曾说:“这里(吉林大学)是我开启梦想、追逐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地方,这里是我引以为豪的地方,这里就是我的根!”黄大年教授的话催人奋进,引领着吉林大学的学子努力奋斗,回报祖国。
除了吉林大学,吉林省内的其他大学也散发着各自的风采,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东北师范大学: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郑一斐
日渐西斜,余晖爬上逸夫楼的西窗,偷偷溜进屋里来,我摘下眼镜,眯着眼看阳光的尾巴,感受微风的吹拂,突然想到,我已经迎来了在东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师大”)的第三个年头。
师大的校园很美,四时之景不同。我最爱师大的春日,静湖一池琼玉碎,垂钓的人自得其乐。学林里树木葱郁,此间多有少年,或随朝阳而动,操陈式太极,一招一式,精妙绝伦,与风云相融;或伴晚霞诵书,惊起草地飞鸟,意境深远。随处可遇的松鼠是师大的一大特色,它们穿梭在安静的校园里,感受着大学的书香气息。
师大之景亦在题字,且看:师大的校名是郭沫若先生题的,拥有厚重的历史气息;走进正门,便可以看到师大的校训石“勤奋创新,为人师表”,刚劲的隶书满载着孙晓野先生的殷殷期许;越过校训石,迎面可见四个朱红色的大字——“斯文在兹”,此四字曾在网上引起热议,乃饶宗颐先生为师大六十周年校庆所题写。
说罢师大风景,更念师大氛围。每年的社团迎新季最是热闹,秋风初起,同心路上满是帐篷,有志愿奉献爱心的红烛协会和支教团,有仰望星空的天文社,有侃侃而谈的辩论社,还有充满异域风情的锅庄舞协会,等等。那一年,我选择加入厚普公益学校——一个公益教学组织,从积极备课到给高三生讲解题目,我又重温了一次高三的时光。
除了厚普公益学校,我还加入了东师小窝——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宿舍卫生的检查和宿舍文化活动的建设。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社团组织。每到毕业季,东师小窝都会开展“宿舍灯光送别毕业生”活动,我也曾有幸参与其中。当各宿舍的同学们通过控制宿舍的电灯,将“远方有你”“不说再见”这些字依次呈现在宿舍楼面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每个宿舍的灯光都是一个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字都是毕业生回忆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想让这些场景成为学长学姐们的美好记忆,这美好的大学时光属于他们,也属于我们。
在师大待了两年,回顾过往,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每周要写的小字,以及期末的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古诗测试,这恐怕也是师大的特色了。两年的时间,坚持写小字的我们不仅提高了个人的书法素养,还促进了个人品性的养成。我们的目标是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未来将师大的教学理念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到基础教育一线去教书育人,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东北电力大学:
一所有温度的大学
朱艺(整理)
东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东电”)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与华北电力大学并称为电力高校“双姝”。学校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和全国第一批拥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校。
吉林市是全国著名的“雾凇之都”,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冬日里的东电仿佛应该是无比寒冷的,但只有东电学子才知道这所学校的真实温度。无论是图书馆“博学的20度”,还是食堂里“香喷喷的22度”,抑或是寝室里“温情的21度”,学校总是力求给学生创造最舒适的学习与生活条件。
东电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校名便可知道其特色专业是什么。目前,学校有三大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以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例,其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吉林省優势特色学科。虽然东电在许多省(区、市)为二本批次招生,但其录取平均分往往超过一本线,可见实力之雄厚。
凭借电力特色培养模式,东电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就业优势。据国家电网历年的校园招聘数据可知,东电考入国家电网的人数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甲。而在吉林省内,东电毕业生进入吉林省电力公司的人数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东电校友们齐聚电力系统,为祖国的电力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国家电网前总工程师张贵行、国家电网现任总工程师张启平等电力行业翘楚都毕业于东电。
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即失业”这句话就像高悬在头顶的警钟。但对东电的男生们来说,学校尴尬的男女比例才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警钟。“东电和尚班毕业了”之类的新闻在东电7∶3的男女比例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其实,东电的女生并不少,只不过大部分女生所在的外国语学院和艺术学院都位于新校区,才使得东电老校区的性别比例如此尴尬。值得一提的是,东电的艺术学院也十分有名,曾四次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育人奖”。
来吧,相约东电校园,在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的石头楼里品味历史,望一眼松窗竹户的芯园,从韶华不减的主教学楼漫步至现代感十足的第二教学楼,你一定能感受到东电的美好。夕阳西斜,光阴流转,在东电的校园里,学子尽情地绽放着青春的光彩!
长春理工大学:
中国光学英才的摇篮
月河(整理)
长春理工大学(以下简称“长理”)坐落在“北国春城”——长春市。作为全國唯一以光电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长理享有“中国光电英才摇篮”的美誉。目前,国内约有9所高校的光学工程属于国家重点学科,长理便位列其中。学校设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主要面向大一新生进行选拔,为优秀的学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除此之外,长理完善的转专业制度也为学子们创造了很好的发展条件。例如,获得优秀新生奖学金和有学科特长的新生在报到后可以立即申请转专业。大一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排名,排在本专业前20%的同学可以依据个人兴趣、个性和特长申请转到相近的专业去学习。
近年来,长理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攀升,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42%;学校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进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44%,进入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比例为21%……
北华大学:
“读不了北大清华,那就读北华吧!”
北华大学坐落在吉林市,是吉林省唯一开设林学、林业工程等涉林一级学科的高校。据统计,吉林省60%以上的林业技术与管理骨干毕业于北华大学。目前,北华大学有六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林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均是其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
北华大学有自己独立的医学部,且其附属医院在吉林省内有口皆碑,对于一心想要学医但成绩又达不到名校录取线的学子来说,北华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北华大学,有个段子流传甚广:“读不了北大清华,那就读北华吧!”虽然这只是个玩笑,但北华大学和北大、清华的联系还是挺密切的,例如每年从北华大学考到北大、清华读研究生的同学并不在少数。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吉林华外”)位于长春市净月潭旅游风景区,被誉为“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吉林华外有属于它自己的骄傲:全国民办高校中唯一的省属重点高校,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第一批(全国共5所)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
作为一所以语言为特色的高校,吉林华外形成了 “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双外语”和“小语种+英语+专业”四种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派出近600名学生出国出境进行长期、短期的语言文化交流,并开展本科双学位和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部分专业学生出国比例达到100%。目前,吉林华外拥有大型综合性语言实践教学基地——地球村,2013年该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