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燕 孟宪生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着眼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乡村振兴道路是增强道路自信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必须在充分认识其现实依据、准确理解其基本内涵、科学把握其主要原则的基础上,全面探索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农业;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5-0064-06
作者简介:孙海燕(1992-),女,甘肃武威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孟宪生(1970-),男,黑龙江海伦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中国改革的序幕是从农村拉开的,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乡村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党中央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大部署的基础上,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大任务。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实现理路,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现实依据
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时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对现阶段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建设的主要目标的深刻把握。充分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现实依据,是科学规划乡村振兴道路实现路径的重要前提。
(一)走乡村振兴道路是顺应新的历史方位研判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正在经历着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乡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其价值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彰显,同时,就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已成为制约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掣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好不好、乡村振兴道路的中国特色强不强,从本质上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时间节点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在继续推进乡村摆脱贫困的同时,还必须在乡村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为亿万农民谋取更多的福祉;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集中发力点,旨在使发展不充分的乡村能够紧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二)走乡村振兴道路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13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从根本上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社会供给角度看,尽管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大、程度加深,但是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乡村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从社会需求角度看,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强烈,但全国绝大多数农民还无法享受和市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同时他们渴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收入、更宜居的住房和更健全的社会保障。因此,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农村应该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应着力的地方,农民应该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最迫切群体。
(三)走乡村振兴道路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现实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引擎,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现阶段,农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根基性产业,面临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农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民作为经营农业的主体,劳动力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农村缺乏懂技术会经营的工作队伍。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不论是在农业发展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或是在农村建设方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还是在农民培养方面,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创业,都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布局谋篇,旨在改革农业产业体系,激活农村内生动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补齐短板。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基本内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内涵就是要立足于我国现实的农情农力,以解决“三农”突出问题为核心,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导向,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系统规划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体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全面升级的农业是走乡村振兴道路的本体
从历史维度来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曾对农业发展做出的要求是“生产发展”,强调以增加粮食产量为目的,重在保障农产品的大量供给,进而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原动力。党的十九大则把农业发展的要求提升到了“产业兴旺”的新高度,这意味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促进农业发展方向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不仅要突显农业在生产农产品方面的基本功能,而且要更注重挖掘农业在生态、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衍生功能,使全面升级的农业在走乡村振兴道路的过程中发挥支柱性作用。
从现实维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绝对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时,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不容忽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滞后于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步伐,很多农产品的供给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造成了大量积压,相反,国外农产品却充斥国内消费市场。加之,农业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发展绿色农业步履维艰。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必须进一步巩固,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推动农业全面转型的引领作用。
(二)全面进步的农村是走乡村振兴道路的载体
从横向来看,十九大强调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发展要求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有本质区别:“村容整洁”主要针对我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存在大拆建、农村居住环境差等现象提出的;“生态宜居”则对农村整体的人居环境改善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基本的村容整洁,而且要控制农业发展造成的面源污染,充分发挥农村的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管理民主”是在我国农村正处于税费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更加强调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重在促进干群关系和谐;“治理有效”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在治理内容、过程和方式等方面注重自下而上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各项事务的积极性。“乡风文明”虽然在字面上没有改动,但在内涵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优良传统文化,更要和新的历史特点的不良风俗习惯作斗争,从而促进乡村的全面进步。
从纵向来看,过去党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紧紧围绕工业和城市发展对于农村的需求来制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片面强调农业发展,整个农村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围绕农业展开的。政策扶持的导向也更多关注的是农业如何增产、农民如何增收、生产要素如何有效配置到城市,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于农村向何处去的问题缺乏系统规划。但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2020年、2035年、2050年为时间节点,精准定位了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各个时期需要完成的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农村发展方向及其价值的重视。此外,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做出了更全面、更长远、更细致的规划,旨在从理论、规划和行动上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实现农村现代化。
(三)全面发展的农民是走乡村振兴道路的主体
新时代,党中央对农民的获得感是否提升高度重视。一方面,从“生活宽裕”向“生活富裕”转变,意味着在物质方面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了更高的期待。“生活宽裕”是基于当时农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转向小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生活富裕”则是基于多年来农民增收渠道普遍拓宽、生活水平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做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農民作为经营农业的实践者和振兴乡村的推动者,不仅渴望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而且更加渴望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居住环境、强烈的社会身份的认同等,这都是新时代我们需要逐步改善的方面。
农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好的中坚力量。但是,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相对优势的人力资本都流向城市,振兴乡村缺乏人才支撑。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23各级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主动承担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艰巨任务,通过自主建立农民职业培训夜校和高薪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把社会各界人才吸引到振兴乡村的伟大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汇聚力量。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主要原则
在新型城镇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革。一方面,随着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城市,农村缺乏人气, 很多乡村逐渐衰落,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乡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乡村自身的发展。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统筹考虑,科学把握其主要原则。
(一)坚持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保障
坚持各级党委对乡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鲜明特色。党中央做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大决定,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落实。一是科学规划、具体布局,需要党委统筹。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农村发展情况差距较大,加之城镇化进程参差不齐,哪些村庄需要振兴,哪些村庄需要改进,具体依靠什么特色品牌激发乡村内生活力,这都需要各级党委在遵循乡村建设自身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布局。二是巩固完善基本经营制度,需要党委引领。十九大做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庄严承诺,展示了党中央对稳定农村承包关系的决心,旨在让更多的涉农主体放心探索集体经济的多样化实现方式。此外,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确权等方面需要在党委的引导下逐步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土地流转政策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正常运行。三是破除农村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党委领导。一方面,改革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社会福利制度,涉及城乡之间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迫切需要各级党委妥善处理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纠纷;另一方面,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需要地方政府改革现有的财政支农制度,在财政收入有限的刚性约束下,如何撬动有限的资金向推动乡村振兴的项目流动,进而实现最大化利用,是新时代各级党委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二)坚持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导向
坚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导向是在对我国农村发展现状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安排。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用五个“亟待”来突显坚持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优先发展”意味着从人力物力到财力智力的配备都要率先考虑农村。
从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战略性。农业是影响“四化”整体进程的软肋,农村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基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是社会矛盾主要方面的现实情况,补短板是新时代振兴乡村的主要任务。未来一段时期,一方面,不仅要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量消除产品无效供给,而且还要以现代化的强农支农供给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应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农民在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方面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强烈,同时也是优先得到满足的群体。
从新时代实现的目标来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长远性。总结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以欧美日韩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适时开展振兴乡村计划,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了城乡之间共生共荣发展。相反,以拉美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忽视了乡村存在的价值,导致大量失业农民涌入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乱,这也是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因素。因此,基于正反两面经验的总结,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全面振兴乡村进而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
(三)坚持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基本遵循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对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继承超越,同时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基本遵循。一方面,要促进生产要素由单向流动向双向互动转变,构建城乡共生共荣发展新格局。在过去的城乡关系中,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加之市场经济的驱动,使得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向了利润较高的工业和城市,农村发展缺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要致力于打通城乡资源共享渠道,撬动城市的创新性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让市民在农村寄托乡愁、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让农民也能在城市享有优越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要推动发展方式由政府行政推进向激发农村内生动力转变,营造政府和市场共助乡村振兴新局面。在之前的城乡关系中,农村始终处于“被统筹”“被引领”的被动地位,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在农村发展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单向的“输入式”发展模式忽视了农村的内在潜力。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旨在通过制度重构、赋予产权、激活要素等方式调动农民积极性,让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助力我国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好。
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路径探索
全面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路径依赖,重在以新型化的农业发展体系、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多样化的文化复兴工程、和谐化的生活共同体、绿色化的美好宜居环境为着眼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更全面、更细致、更持久的动力。
(一)以新型化的农业发展体系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根本动力
首先,构建教育、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基于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的现实背景,构建科研、教育和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型推广服务体系,是走好质量兴农之路的关键之举。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各大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促进科技与农业相关产业实现深度融合的同时,积极承担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任务,通过实地培训和成人教育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产业类型以及生产加工技术等教学内容依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分类别进行培训。此外,技术推广工作应打破单一机构推广模式,让技术推广中心、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涉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都积极参与到专项技术的推广中来。
其次,完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总结我国农业市场化发展的演变历程,有效的市场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步伐。所以,一方面,要着眼国内,划清各农业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政府宏观调控的界限,消除不同区域、部门之间的保护壁垒,让市场在农产品价格、流通、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进而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各项农业政策的实施提供基本依据。另一方面,要放眼国外,紧扣“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农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强化农业特色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农业技术、装备和品牌等走出去,力争打造一批跨国涉农企业和国外农业生产基地,逐步提高我国在全球农业事务中的话语权。
最后,建立健全农业投入保障体系。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保障力度从根本上决定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缺乏连续性、财政支农资金没有稳定的长效机制作保障、补贴对象和实际种粮者之间脱钩等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上述问题,一要在逐步稳定财政支农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农业补贴制度和融资渠道。二要对享受农业补贴的对象准确识别。依据农村承包地大规模流转的现实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和健全信息统计机制的方式确保农业补贴的受益者是实际经营者。三要建立农业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建立从地方到中央的系统化信息网络,对农业经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处理和监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稳定的环境。
(二)以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有力支撑
首先, 以治理内容为视角,走乡村善治之路意味着“全面”治理。以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好,应全面掌握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内容。从宏观层面讲,不仅要在推动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下工夫,更要促进农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协调发展。从微观层面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伴随着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工商资本下乡和产权关系复杂,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在制度供给、人才培养、资金融通、产权明晰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确保一切有利于振兴乡村的体制机制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
其次,以治理的方式为视角,走乡村善治之路意味着“三治”结合。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31“三治结合”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新思路。一要通过推进乡政府减政放权,使其“主导地位”转化为“引导地位”,进而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使其“从属地位”转化为“独立地位”,以有效的自治方式降低治理成本。二要完善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土地流转、资金流通、村务纠纷等各项事务的处理都有法可依,此外,通过法律培训机构培养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也是促进农村法治力量下沉的重要着力点。三要充分挖掘乡村熟人社会关系网络中隐含的道德规范,通过评选项目加强道德模范对村民的引领作用,为德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以治理的主体为视角,走乡村善治之路意味着“多元”共治。走中國特色乡村善治之路,不仅要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基层党委会等传统的制度性治理主体的作用,更要通过政府明确各类乡村自治组织的合法地位和基本权益,让村民自治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非制度性主体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中来,形成基层政府和各组织间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三)以多样化的文化复兴工程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重要灵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紧紧扭住乡村文化这个核心,坚定不移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近些年来,随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涌向城市,导致以弘扬农村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娱乐方式在减少,同时人口的大量外流造成了乡土文化人才的缺失。在这样的现实挑战下,建设多样化的文化复兴工程就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方面,明确乡村文化消费导向,保障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以来,虽然农家书屋、数字影院、文化广场等现代化文化产品大量下乡,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反而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太过狭隘,不了解村民的文化消费习惯,造成了供需错配的尴尬局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文化兴盛之路,重在通过基层调研,明确村民文化消费取向,以扭秧歌、集体舞、练合唱、说快板、演小品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鞭笞身边的丑陋现象,从而发挥文化的教导、感化等功能,为走乡村振兴之路奠定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着力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确保文化传承后继有人。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3]促进我国农村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是关键。一是基层文化领导小组要通过深入乡村调研发现乡村文化能人,鼓励其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的领路人和组织者,并进行定期培训和给予经费支持,让其在农村多样化文化资源的整合中、不同文化爱好者的交流中发挥引领作用。二是要创新乡土文化人才用人体制改革,对拥有突出文化特长的农民或农业转移人口,基层的文化服务中心可以直接聘用,让其在农村文化宣传、组织、联络等方面发挥带头人作用。
(四)以和谐化的农村生活共同体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主要依托
一方面,确保农村地区摆脱贫困是构建和谐生活共同体的前提条件。贫困不仅导致个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异化,而且也会致使邻里关系紧张。因此,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之路是构建农村生活共同体的基础,只有物质层面的贫困消除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才会增强。一要着眼过去建立返贫防范机制。针对我国精准扶贫事业已取得重大成效和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并存的现象,应通过保持扶贫政策连续性、建立信息化返贫现象追踪机制、构建扶贫主客体间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提前预防返贫现象的发生。二要立足当下消除深度贫困。我国脱贫事业进入攻坚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切不可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而是要集中力量打好未来三年的脱贫攻坚战。三要面向未来提升贫困标准。到2020年我国在完成现行标准下的脱贫任务之后,应该以改善相对贫困为重点,不光要注重贫困主体收入的增加,还要提升其整体素质,进而为其提供更全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
另一方面,设立特色评估项目是构建和谐生活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把构建和谐生活共同体理念融入农村建设是走中国式乡村振兴道路的主要特点。一是要建设以沟通情感为目标的特色设施。北京顺义区马坡镇石家营村创办的“婆媳澡堂”对农村和谐生活共同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一个澡堂的建立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生活的方便,而且从根本上化解了婆媳、妯娌之间的矛盾,为村民间和谐相处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未来公共设施完善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融入这种理念,使村民间的关系在无形之中得到改善。二是要设立先进文明户评审项目。在乡村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奖项评审项目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是新时代弘扬良好家风、构建和谐生活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在此过程中,被评选者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对周围的人也产生了教育和示范作用。三是实施各项村务公开协商管理制度。社会转型加之利益分化,不少农村地区干群关系紧张,成为制约和谐生活共同体建构的主要因素。为解决村务管理问题,进而推进干群关系和谐,应使各项村务在村党支部提议的基础上,广泛倾听村民的意愿,调动其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加各项决策的科学性。
(五)以绿色化的美好宜居环境作为走乡村振兴道路的坚实基础
首先,依据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要约束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行为。在生产资料方面,实施耕地休耕制度和发展精准滴管农业,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以绿色有机肥料代替化学用品;在生产方式方面,要构建循环型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实现从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到超循环农业的转变,把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二是要完善绿色农业发展的评估制度。一方面,在考察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也要检测单位面积产出所耗费的水资源、化学产品等指标。另一方面要完善绿色生产的监督制度,对于农户生产的产品,在出售时,要有相应的主管部门负责检查,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其次,按照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的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处理好统一标准和区域特色的关系。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户个人多方投资,对于农村的危房和旧房进行改造,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此外,要全面实施“厕所革命”,正确处理农村垃圾、牲畜的粪便,实现农村从旱厕向水厕的转变,减少农村的细菌感染,就目前的农村发展状况分析,尤其是以养殖业为特色的地区,合理引进沼气技术是一项长期的措施,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为农村增绿带来积极效应。
最后,立足绿色发展之路,培育农民环保意识。一是要充分发挥农村宣传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对农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讲,使其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来规范自身行为。二是要建立环境保护的奖罚机制,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的农民,政府应该给予其相应的奖励,使其能够带动周边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对于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农民,基层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个别教育,让农户充分认识到自己保护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导性角色,積极投身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中,为绿色化生态宜居环境的建构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2-25.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07.
[4] 朱启臻.留住美丽乡村——乡村存在的价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76.[ZK)]
【责任编辑:宇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