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国
摘 要:我国中医药发展迅猛,而现代西医的引进和运用给我国中医药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现代中医药文化传播力不足、中医药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等问题也都逐步暴露出来,这些导致中医药在国内外影响力下降。因此,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影响等因素,结合当前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程度,进行整体的研究分析。提出互聯网+背景下推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互联网 中药国际化 中药贸易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价值链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不需要在一切价值活动上都趋于领先,只要在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上相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有优势,就能满足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因此要结合互联网+,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行业、企业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当下的发展情况。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加强中医药交流合作,搜集不同地域、国家人们不同的病发症以及其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实现中医药创新资源的合理共享,从而建立起互联网+中医药的新模式。
一、中医药发展现状
我国中药贸易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为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中成药以及中药保健品。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中药产品贸易规模逐年增长,增长率在36%-35%之间不等。2015年中药产品贸易总量为4795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峰,2016年中药产品进出口贸易下滑到4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07%,其中进口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4%,出口3426亿美元,下降913%,降幅明显,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在这其中,中药材及饮片的贸易额为1224亿美元,出口额为1025亿美元,较去年下降了313%;保健品中和中成药的贸易总额分别为439亿美元和546亿美元,在出口方面降幅明显,而在进口上却有大幅的上升;提取物贸易总额为2449亿美元,其中出口1927亿美元,相对于2015年的2163亿美元,下降了109%,但近几年来一直是中药产品中出口最多的一项,占整个中药类产品出口额的562%,这也是导致2016年中药产品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我国已与全球近170个国家有中医药进出口贸易往来。其中亚洲大部分国家是我国中医药进出口贸易主要对象,韩国、日本等国家的进口量更占据了我国中医药进出口中亚洲市场的大部分贸易额。北美洲国家一直是我国中医药贸易出口大国,中医药出口量在出口贸易总量中排前三。2016年我国对于欧盟国家的贸易量有显著性增长。我国中医药出口地理位置集中,东部、西部出口量极不均匀,出口国之间贸易量也极不均匀。亚洲区域占据了42%的出口额,接近我国总出口量的一半。其次是欧盟成员国英、法、德、意等国家。
二、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相关产业链接不高
中药生产工序多且加工过程十分繁杂,不管是新药的研发还是旧药的生产加工,都要面临这个难题。从产区的选择、草药的采集;到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如煮、切、干燥、炮制等进行初步加工;制成片剂,胶囊,丸剂等专科用药;选择合适的包装对药材进行贮藏;达到药品质检要求,最后到药品流通环节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另一方面中医药产业离不开与一些相关产业的良好合作。这其中就包括了采购,生产,包装,物流运输等一系列过程。另外由于专业化程度低,药品的制作环节缺乏专业化的分工,严重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困难
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是医药产业公认的“三高”特点,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加则取决于产业技术投入的多少。研究与开发是技术进步的源头,产业投入的效果必须以产出结果来衡量。由于我国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培养条件,大部分企业无法投入研发,导致仿制药品种类泛滥。由此造成我国的中医药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处于低端领域,这也制约了医药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最终导致这些换汤不换药的产品无法有效的满足消费市场需求。
(三)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极为不完善,绝大多数中医药知识产权未得到保护。作为我国具有较为强大的中医药知识和广泛的中药资源,相当部分的知识和资源往往被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直接使用。在中医药产品走上国际化的这条路上,很多国家政策法规对中药产品的进口设置了一系列的障碍,即通过颁布法规、条令、建立认证制度、技术标准等方式来提高进口门槛,从而导致中医药产品的出口出现新的问题。如2011年《欧盟传统药注册法令》的颁布实施给中药产品的国际化之路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四)国内外文化背景差异
在文化背景相似的亚洲国家,中医药的认可程度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一直较高,从而成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在基于病理解剖学基础的医学理论体系中,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致病因素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障碍。专注于对“疾病”的治疗而非对人的“调整”,因而治疗疾病主要釆用对抗疗法和替代疗法,即找到引起疾病的原因而消除掉。中医认为,疾病起源于人与环境或身体器官的协调失衡,要注重与人体内脏之间的和谐,所以通过分析和调整人体信息系统来治疗疾病。中医药治疗重宏观,讲究辨证论治,而西医重微观,注重简单的疾病和局部治疗,病理和治疗方法的认识差异导致了中医和西医药物的使用不同,因此中西医学文化的差异阻碍了中药的出口。
三、利用互联网+背景推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提高中药产品创新研究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全面发展的时代,大数据的普及让更多的行业、企业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当下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在此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借力互联网,实现中药信息化,通过互联网搜集不同地域病发症状以及相对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当下暂时无法解决的病症,可通过数据的搜集分析研究,创新治疗方法和用药,实现中医药创新资源的合理共享,加速创新科技成果的运用,从而建立临床--研究一体化的创新科研模式,使我国的中医药产品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实力。
(二)建立互联网+中医药平台
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中医药文化传播突破了传统传播媒介的限制,使消费者能够积极了解中医药的发展,互联网具有视频、声音、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可实现形式多样化地分享养身经验,药膳等相关内容,因此更加方便的让消费者理解中医药,也可以通过用互联网+平台寻求与外国医药企业与中医药领域更广泛的合作,建立集中医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为一体的医药中心,推动企业和消费者组建中医药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国内外中医药行业的资源,提供相关中医药技术,金融,法律,融资等信息服务。
(三)构建互联网+中医药的产业链
目前,我国中成药产业规模较小、集中化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企业的融资与投资能力。在基础研发、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投入量低,使得我国医药企业无法从本质上提高其竞争力。因此通过互联网构建上下企业间相互合作机制,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产业聚集优势,对中医药产业价值链的塑造要积极规划,业务相近的优质医药企业整合集约化,增强资金通融能力,必然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应该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扶持一些在特定方面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医药企业,之后对它们加以合并重整,将优点吸收采纳,摒弃当中的缺点。中医药产业链是围绕企业核心,通过对信息、物流、资金的控制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完成品,再由销售渠道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销售商到最终消费者构成整体的网络链条模式,形成产业链。
(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创新技术等三大要素是当代中医药产品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对于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意识薄弱,从而导致很多发达国家在医药学知识以及药物资源方面抓住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漏洞,利用我国在中医药知识产权,专利等薄弱的环节来获取利润。因此对于核心传统药方,我國应及时在国内、外申请专利并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保护机构,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细化中医药专利知识保护的范围,形成一个中医药产权保护体系,从而降低中医药知识产权流失的风险。同时,在出口审核方面,参考进口国家标准,完善我国出口审核流程及标准,逐渐向国际标准靠拢,在标准化的过程中更好地解决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有效性和互换性等一系列配套问题,只有中药产品的国际认可度提高,才能减少贸易壁垒的影响,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四、结论
互联网结合中医药成为了中医药产行业的新兴产业。通过互联网+中医药使医药企业内部、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及企业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提高企业的生产、库存、流通和资金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利用互联网企业能够更快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实现真正的产-供-销一体化,能够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浪费。中医药与互联网的融合也成为了新时代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以中医药信息化引领的互联网能明显提高中医药产业链的整体效率,促进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成为整合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静锋,郭崇慧,魏伟互联网+中医药:重构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J].中国软科学,2016 (06).
[2]周小玲,章新友,仵倚,齐城成“互联网+”中医药的SWOT分析与对策[J].医学争鸣,2015 (05).
[3]高山,石建伟中国中医药产业升级路径选择—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0 (12).
[4]段资睿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视角[J].国际经济合作,2017 (04).
[5]马澜,陈丹丹“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华商网络推进中药贸易[J].经济研究导刊,2016(24).
[6]宿凡中医药互联网创新模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 (09).
[7]丛颖婕“互联网+”对传统中医药行业的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5(30).
[8]郑砚璐,王尊旺“互联网+中医”发展的必要性和价值[J].福建中医药,2017 (05).
[9]刘昌孝对中药现代化及中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药房,2016(11).
[10]郑军,孟乃杰,高路杨基于“互联网+”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