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承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中国大地上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40年来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羡叹的奇迹,书写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壮丽史诗。
为了回顾40年的辉煌历程,汲取40年的历史经验,以利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推动包括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本刊从第4期起,特别开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以飨读者。作者多是改革开放的经历者、见证者和研究者。他们用朴素的文字、真挚的感情、理性的分析,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角度,记叙改革开放40年来的大事小事,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的洪波巨澜及其弄潮儿风采,勾勒或描绘改革开放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成果,梳理和辨析与改革开放有关的社会话题、文化问题及理论课题。孟子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对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美好回忆和科学总结,必将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将激发起我们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向高歌猛进的磅礴力量!这正是:
一面东风百万军,满川云帆看潮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相继提出和实施一系列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原则,一取得了辉煌成绩。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建设包含多方面的任务:价值观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培育塑造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公民)是文化建设根本任务。文化传承是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政府文史研究馆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机构应当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改革开放;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今时代的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改革开放中的文化建设。
1.改革开放初期,中共中央提出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它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舆论环境、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此精神文明建设,大体相当于文化建设。黨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紧接着,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之一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血型、基因密码、精神纽带、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文改决定》)指出: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也就是变文化大国为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写道: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相继提出和实施一系列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原则。诸如: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继承创新;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方针、原则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当务之急是使这些方针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得到遵守执行,贯彻落实,发挥作用,而不是变成口号、虚文,或者被扭曲变形。
3.四十年来,我国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经历了重生和更新。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绩,表现为民族精神大解放,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应运而生,国民基本素质和城乡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产品(商品)供应源源不绝,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与此同时,文化工作还存在大有改善的空间,文化领域面临不少困难、矛盾、挑战、乱象、隐患;而危机也是转机。这表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不仅是重要的紧迫的任务,而且是艰巨复杂的任务。必须说明的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需要文化建设,而且需要文化体制改革。它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各有侧重,相互支持促进,缺一不可。四十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硕果累累,值得大书特书,但本文只谈文化建设。
1.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里先得明确概念。文化是一个多义词,有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之分,三者的内涵和外延有很大差异。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既不是小文化,也不是大文化,而是中文化,即作为社会现象的,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也叫精神文明。内容包括理想、信仰,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精神气质,哲学、宗教、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在总体上讲,益智、益心、益德、益生,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整合、传承、辐射、渗透、创新等功能。文化无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它归结为软实力,因为文化还是生命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即寓于时代性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它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基础,与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有原则区别,同时具有鲜明浓郁的中国气质、中国风格、中国立场,体现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同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当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建设的灵魂、旗帜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属于文化的范畴。它是西欧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它传入东方大国后,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载2018年5月5日《人民日報》)改革开放中的文化建设,不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旗帜,而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理论武装、理论研究、理论创新作为首要任务。贯彻十九大精神,在全党和全社会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文化建设是巨大的系统工程,包含多方面的任务、内容、课题、项目、措施。某些任务内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调整改变,前后不完全一致。笔者依据有关文献将其梳理归纳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略见上述)。
(2)端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纠正对领袖的个人迷信,冲破“两个凡是”的禁区,推动民族精神大解放。我们今天决不能忘记四十年前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功绩。一定要继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定要继续贯彻执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精神。
(3)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进行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个基本(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四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的宣传教育,以及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头戏。
(4)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其中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包括先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群众观、改革观、发展观、宪政观、法制观、义利观、金钱观、权力观、市场观念、环保观念、安全观念、创新观念等。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社会上流行顾客(用户)至上,为顾客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口号和观念,有其必要性合理性,无可厚非,但不能以此取代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和道德核心。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兴国之魂。有四项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6)加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7)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8)发展戏剧、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一手抓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手抓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加强互联网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9)开展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搞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活动。
(10)抓好风气养成这个关键。讲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纠正各种歪风邪气。树立塑造优美的城乡形象、机关企事业单位形象和干部形象、公民形象。
(11)加强文物典籍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1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13)语言文字,尤其是汉语,是文化的基石,传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凝聚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发达的语言系统,是不可能有深刻缜密思想的。要下最大力气保护和用好语言文字,包括让更多的外国人学好中文。当然,中国人也需要学好外语。
(14)建设一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敬业奉献、勇于创造的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这是文化建设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保证。
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开展文化建设,必须狠抓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党中央提出的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此项工作一定要抓紧抓好抓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扎根长叶,开花结果。若作进一步分析,价值观有两大内容:一是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二是价值准则、价值标准、价值尺度;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关于价值标准的论述很多,总的思想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各项工作以人民利益标准和生产力标准进行评价。最有名的是他1992年南巡讲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指导各项工作的根本价值标准,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式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载2018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在全社会大力培育践行“三个倡导”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人民四不”的根本价值标准。后者是对前者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4.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认定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文化建设寄予厚望。党的十五大报告写道:“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把发展教育和科学十分明确地置于文化建设之中。后来,有关文件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社会建设之中,因为它可以解决入学难这一民众十分关切的社会问题。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鉴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关文件把发展科学事业纳入经济建设之中,而把哲学社会科学留在文化建设之中。从此,文化建设的任务内容不再包括教育和科学,这是令人遗憾的。笔者认为,文化不能没有教育和科学。发展教育事业既属于社会建设的范畴,也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一身而二任焉”。科学与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也有不解之缘,从总体上把科学(它是知识、理论、学问)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是合情合理的,这并不排斥把科学技术发展纳入经济建设之中。以前,中央文件讲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这个重要论断完全正确,没有过时。从理论上全面分析文化建设的任务内容,不应该把教育和科学置之度外。承认教育横跨社会和文化两界、科学横跨经济和文化两界是一种辩证思维。前面提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也是横跨两界——它既是文化建设,也是政治建设。
1.再往高处深处看,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又是文化的承载者和凝聚者。人,不仅是生物存在(自然存在),而且是文化存在——任何人都是一种文化存在,都在文化中存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或改变、重复和创新某种文化。作为社会现象的精神文化,不仅要化为器物和制度,而且要化为人的基本素质,人品人格,包括公民个体人格和民族集体人格。此乃文化的最大成果和最高台阶。后一化比前两化更为重要,鲜明体现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实现现代化,不仅要化物,而且要化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而言,经济建设主要是器物性建设;政治建设主要是制度性建设;文化建设主要是主体性建设,旨在提高人的素质,优化人品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化人。千头万绪抓根本,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培育塑造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公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培育一代社会主义公民(现代化新人),既是文化建设之本,也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本。
2.早在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就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五大报告写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文改决定》重申和强调:“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断开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此重要论断,经过多年宣传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必须继续坚持,不能忘却和抛弃。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一抓到底,绝不半途而废。随着社会发展和认识提高,特别是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当今通过文化建设所培育造就的一代社会主义公民,其基本素质可能不再是原来的“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是“七有”,即有理想(梦想)、有道德、有精神(中国精神)、有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法制纪律观念、有现代科技知识、有过硬本领。
3.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我认为,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五项子工程:一是基础工程——面向基层广大市民、农民、军人等;二是希望工程——面向青少年培育接班人;三是龍头工程——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四是精英工程——培养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领军人物;五是夕阳工程——面向越来越多的离退休老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和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采取配套措施。就文化建设而言,应该十管其下,即: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用核心价值观塑造人,用共同理想凝聚人,用高尚精神激励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用科学知识提高人,用优秀作品感化人,用英雄模范鼓舞人,用美好道德熏陶人,用法律纪律约束人。
1.《文改决定》提出“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重点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基本文化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文化传承是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政府文史研究馆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机构,理应在这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包括:(1)搞好优秀艺术文化(书法、绘画、雕塑、诗词、楹联、戏剧等)的传承;(2)搞好优秀学术文化(史学、哲学、文学、语言学等)的传承;(3)搞好优秀伦理文化(政治伦理、社会伦理、家庭伦理)的传承;(4)搞好优秀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5)搞好优秀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的传承;等等。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重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这方面的文化传承工程任重道远,文史研究馆守土有责,责无旁贷。
2.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在这方面增强自觉性和精准性,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关系)进行再认识。从理论上做深入研究。诸如: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功能与非意识形态性质、功能的关系,传统文化体系中儒、释、道三家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传统文化的源和流、体和魂、体和用的关系,古代汉族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高雅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关系,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书籍文化与行为文化的关系,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本质文化与符号文化的关系,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的关系,文化能力与文化定力的关系,文化一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正统与异端的关系,经典与时尚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法治、刑治、人治、理治、德治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诠释、挖掘、阐发、批判、继承、扬弃、转化、创新之间的关系,等等。在这些问题上,学者们的认识并不一致。争鸣是好事,研究无禁区。
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分辨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精华与糟粕,香花与毒草,活东西与死东西,真善美与假恶丑,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垃圾)?对前者继承弘扬,对后者则加以抛弃。问题在于,进行这种区分识别难度很大,往往让人举棋不定。古籍中不少思想道德说教,包括一些广为流传的格言警句,其性质和作用具有模糊性和两重性,很难判定他们是否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诸如:“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无为而治”“清心寡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与乐成,不可与图始”“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中庸”“君子不争”“君子无悔”“君子不忧不惧”“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六度百行,忍为第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利是祸胎,欲是深渊”“贫者士之常”“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子为父隐,父为子隐”“隐恶而扬善”“无攻人之恶”“难得糊涂”等等。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更多。对它们的正确性、可靠性和适用价值,需要仔细地谨慎地科学地斟酌推敲辨识,以免误用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