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2018-07-12 07:31伊圣涛
中国广播 2018年5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品格广播

伊圣涛

【摘要】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国家电台作为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和文化建设的主阵地,需要在承载文化根脉、提供文化需求上有所担当。本文通过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的解读和分析,指出广播媒体具有传承文化的突出优势和能力,并在文化担当过程中提升广播的文化品格和媒体的社会价值。广播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机制探索、创新融合、多元传播是传统广播增强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担当 广播 品格 多元传播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绵延5000多年、发展脉络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瑰丽璀璨,有着其他国家和民族少有的厚重感,不仅是人类文明宝库里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媒体研究学者胡智锋等认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的文化积淀之所在,同时也是解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显示文化个性的依据,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具审美魅力和精神价值,然而不管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转换方面,还是在传播中华文明价值理念上,都有待提高。因此,当代媒体人需要以独特的个性化语言、引人入胜的叙事模式、恰当的表现手法,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其转化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从2015年底到2017年下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称中央电台)多部门联手制作、强势推出系列特别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涵盖方言、工匠、戏曲、地名、美食、功夫、文物等诸多方面内容,以深刻的主题、动人的情怀和细腻传神的文字及音响,全面、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文化,唤醒了人们对中华古老文化的记忆,以及对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共鸣,在传媒界尤其是广播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本文结合《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的报道实践,尝试解读广播媒体传承文化的能力、优势、责任、效果,探讨广播文化建设及国家电台文化品牌的塑造。

一、广播媒体具有传承文化的突出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文化需求是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广播人必须在承载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中有所担当。广播的声音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既可以“思接千载”,也可以表现现实。广播媒体,尤其是国家电台作为声音媒体,在展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特色鲜明、成效巨大,对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发挥广播特点,展现精彩纷呈的文化之美

广播是一种以“声音”为传播介质的媒体,作为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响”是广播的独特优势。《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充分运用音响效果,把“声音”发挥到极致,使音响、语言、音乐有机统一,不仅起到了渲染气氛、引发联想的作用,而且突出了报道对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向广大听众呈现了一场场唤醒耳朵、直抵心灵的“文化盛宴”。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方言季》播出的《上海的“腔调”》《四川“好巴适”》等5篇报道,声音元素的巧妙运用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上海的“腔调”》是《方言季》的第一篇,音响首先以上海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切入,然后是外滩海关钟声、虹桥火车站报站声,解说词“这里,就是上海”之后,接着又是老上海舞曲《婆娑起舞》、弄堂里的叫卖声、居委会阿姨巡夜摇铃声……随后,上海滑稽戏、海派清口、上海方言的音乐脱口秀,等等,每一个声音都代表着上海,代表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而这一切都集中体现在印有深刻城市印记的“方言”之上。

美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Rudolf Arnheim)说:“耳朵是理性的工具,它最适宜接受已经被赋予形状的原料。”②上面的报道之所以能让听眾很快进入上海的情境,是因为无论是音响、音乐,还是解说的遣词造句,大都选择了“已经被赋予形状的原料”,才绘声绘色,生动逼真,让人难忘。

再比如:《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季》里的报道,记者首先在“马街书会”录下丰富的音响,然后精心整理民间艺人的现场表演片段,根据稿件的有关内容压混制作,使精彩的唱段和报道内容紧密呼应、浑然一体,整个报道有动态现场、有经典唱段,丰富的音响不仅加强了真实性、画面感,也进一步突出了传统文化,彰显了广播声音的魅力和媒体人的厚重情怀。

2.功夫、美食、文物等传统上认为不适合广播展现的门类,广播报道也灵动真切

就不同媒介的特点来说,美食这种活色生香的门类好像不太适合广播媒体表达,南拳北腿虎虎生风,以动作见长的中国功夫也是这种情况。但是广播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中的《中华美食篇》和《中国功夫篇》却在这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出现场音响,稍后压混叙述人声音——

解说词:在“洛阳水席”第六代非遗传承人裴五江的手中,一道以海参、鱿鱼、鸡肉等十几种原材料切细丝调味,点缀蛋皮雕刻的牡丹燕菜正徐徐绽开……

《中华美食》第一篇《千年水席今安在?》首先以声音切入,还原了“洛阳水席”第六代非遗传承人裴五江的制作过程,让听众进入耳畔的美食体验,随后用娓娓道来的讲述,回顾“洛阳水席”的食材珍奇,曾经钟鸣鼎食,文化韵味深刻。

《中国功夫篇》推出的《少林棍,能否再舞一千年》《咏春拳,“一代宗师”今安在?》《武当拳,谁能仗剑任逍遥?》《太极拳,阴阳两仪谁主沉浮?》和《八卦掌,何处是江湖?》,以具有代表意义的电影录音剪辑开头,并以录音特写一路叙述下来,最后夹叙夹议以提出思考或评论作为结语,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凸显了节目的“武侠味”。5篇报道各有侧重,描绘出中国功夫的精妙以及实战环境改变后的现状,同时将中国功夫的技击性正在消逝、传承遭遇困境等问题反映出来。虽然每集只有几分钟,却有故事、有人物、有问题、有揭示,收尾干净利索,意犹未尽,发人深省。

3.突出广播特色,大胆创新,打造“广播大片”

广播声音不仅有表现微观和宏观事物的能力,还可以有自己的“蒙太奇语言”,而且不受画框、屏幕以及时空的限制,是全方向性的。“迅速消逝的声音世界通过耳朵直接渗透到心灵的深处,引起灵魂的同情共鸣。”③《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利用广播特点,同时结合选题自身的文化韵味,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全力打造广播精品,形成了独特的“广播纪录片”风格。

首先是在强化故事性上下功夫:借鉴优秀广播特写的纪实表现手法,捕捉原生态的现场音响,突出人物特点和趣味性,深挖人物内心。如《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戏曲季》京剧乾旦篇对小传人巴特尔的采访,当了解到他以北京城中村的浴室为家后,采编人员争取到在其狭窄逼仄的家中采访的机会,居家环境使小巴特尔的表达状态轻松自然,现实生活的窘迫与他纯真浪漫的天性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篇》的采写者在前期精准策划、充分挖掘素材的基础上,把着力点放在真实的新闻现场,原生态呈现。报道既调用了资料库的珍贵历史音响,也收录了记者在一线采集到的鲜活声音元素,其中云贵高原老木工龙运勇的“木工歌谣”,已经成为可收录为历史音响的珍贵史料级素材。在《修补时光的人》和《美丽绣娘》等报道中,职业代表人物的工作场景多为静态环境,采写者细腻捕捉微妙的动态音响,并借助相关外围元素让报道饱满丰富:钟摆的滴答、木工的敲敲打打、步班邮递员的脚步与喘息、评弹评书的经典唱段与古琴曲……与富有时代特色的精选背景曲目完美融合。在这里,每一处音响、语言与音乐,都成为别具内蕴的分镜头,并在后期合成中以“蒙太奇”手法精心剪辑衔接,情随声动,声起情深,呈现出一部还原声音魅力的“广播大片”。

二、广播媒体有传承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在展现人文情怀、实现媒体社会价值的同时,广播自身的文化品位也得以提升

广播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本身也是文化的创造者、生成者、构建者。在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归纳的公共广播电视媒体的特征中,社会责任至上、高质独特的文化内容是两个重要方面。④广播媒体不能简单地以收听率衡量节目的好坏,应该尽其所能去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把培育听众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作为自己的文化使命。在文化全球化浪潮和西方文化产品不断涌入的今天,广播媒体更应当有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主动承担传承、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不断提升广播节目质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广播文化。

1. 广播媒体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凸显了自身的人文情怀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生态季》展现生态变迁,唤醒文化记忆,记录那些因生态变迁而正在消逝的珍贵的文化印记。从“丝路明珠”敦煌到“九朝古都”洛阳,从八百里洞庭到“泉城”济南,每一篇报道关注的对象都有着深厚的文化之根,也都有沉重的生态之殇。报道从体现文化和生态的诗词歌赋导入,《远涉流沙望敦煌》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开篇,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时光流转的沧桑感油然而生。通过诗人、环境专家、敦煌文化专家、当地市民等多个视角的阐述,报道描绘出敦煌月牙泉濒临枯竭、自然保护区退化、胡杨枯死、莫高窟被风沙磨损侵蚀等的现实图景,环境破坏给敦煌遗迹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得到直观体现。这些让人痛心的变化,与风采无限的文化意义上的敦煌形成鲜明对比,观照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以及对文化遗迹、人文生态的破坏。

这组报道浓烈的人文情怀让很多听众听后大为感慨,纷纷称赞是“良心精品”。作为广播媒体排头兵的国家电台,在播出这些带有深厚文化意蕴的节目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媒体品格。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悄然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但那些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却已然融进了民族的血脉,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与精神内核,而媒体在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印记及文化流變的过程中,也在塑造着自身的文化气质和精神底蕴。

2. 打造广播精品,传承工匠精神

采编人员在报道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也以打造“广播精品”为目标,努力践行“工匠精神”。

首先,采编人员力戒浮躁,具备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相关团队提前进场,提早布局,精心策划,甄选契合报道主题的人物和行业,提炼历史沿革、行业现状、情感印记、文化符号和时代精神;创作时从人物着手,仔细梳理核心人物,编排上又不局限于故事化讲述、纪录片式呈现,每一篇都经过充分研讨,在占有大量采访、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最佳切入点、最贴切的素材和最有表现力的创作手法。节目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采访音响资料却有几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的时长,其中仅《说唱这一行》就先后采访了十多位评书、评弹大家。每一篇报道都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有的甚至十易其稿才最终定播。

其次,采编人员不仅是在做报道采访,而且对所采所写心存敬意。系列报道侧重在历史的纵深中,从文化的传承与坚守中,寻找那些正在消逝的文化标识,探索在历史行进当中如何留住传统文化的脚步,如何让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和魂永驻。报道以“文化印记”为内核,回溯历史、分析现状,唤起中国人记忆深处的情感共鸣,聆听在现代依然回响的执着坚守的“职业精神”。报道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也融入了自己的一些理性思考,显示出一定的文化学识和思辨能力。

再次,采编人员具有勇往直前、不怕苦累的品质素养。《声音季》采访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遭遇了零下47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但记者无惧酷寒,仍然坚持一路采访。采制《古村季——繁华散尽说碛口》时,为了录制黄河湍急的水声,记者冒着三九严寒,到黄河碛口段最狭窄处录制音响。每篇报道在后期合成时录音师也精益求精,以“工匠精神”的标准严格要求,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使报道做到了文字优美、音响生动、制作精良。

3.深度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为文化传承提供思路

为了给老手艺寻找出路和方向,采编人员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工匠季》每期都邀请老手艺人走进相关行业的现代化工厂,亲身體验生产流水线,展望老手艺的未来。这一环节重点突出新老手艺人的交接、新老产业的碰撞和传承,试图让老手艺与现代企业对接,为老手艺激发新火花,寻求新的生机。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传统文化的保护一直是个难题,传承是要靠市场还是靠政府,也一直存在争议。系列报道对政府和民间各自的定位以及应该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度探究。在《抢救马街书会》下篇《刘兰芳破例收徒的背后》,记者采访了民间书会的会长、当地文化局副局长、主管文化的副县长等,分析指出,在文化传承上,政府不应该是强制力量,而是引导力量,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不是博弈关系,而是要通过研究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媒体融合为广播媒体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更多元的平台和更有力的传播途径

传承文化的报道能否获得预想的效果和影响,不仅仅取决于报道的内容是否有独特的魅力,还取决于媒体是否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先进的传播手段。《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报道没有停留在线性、单向的传统广播传播,而对传播渠道进行了整合,通过新媒体延展亮点,增强互动,扩大影响。融合创新+多媒体矩阵,既使传播效果倍增,又扩大了媒体影响,提升了品牌价值。

1.强化新媒体传播,借媒体融合之势多处发力,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报道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国乡村之声等10套频率同步播出;央广网在首页显著位置推出专题页面,相关各广播频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联合呈现;近年来表现抢眼的音频电台、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也同步播发,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中,在“蜻蜓.fm”收听率刷新了音频类客户端同类别内容的播放记录。

系列报道还尝试视频同步直播,伴随记者采访,《工匠季》与360旗下手机直播社交软件“花椒直播”合作,设置了统一加V账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直播呈现学艺以及记者的采访过程。记者还在每篇新媒体稿件中,用“美拍”视频拍摄手艺人的工艺流程,让老工匠的手艺立体化呈现,并综合制作成流水线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下播放,反响热烈。

2.进一步扩展声音元素,并结合沙画等形式为聚焦热点添柴加火

中央电台因势利导,结合微信平台,推出《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夜听特辑,进一步扩展了声音元素。“央广新闻”微信公众号固定板块《夜听》开辟特别版,特约采访记者录制音频,讲述采访中的故事和感受,呈现广播报道中意犹未尽的内容,实现“一鱼多吃”。

《职业季》在录音报道全媒体推送的基础上,经济之声频率还利用个性化专栏节目《老马价值观》,推出了5篇评论员专稿:《螺蛳壳里做道场》《信使,好久不见》《重拾敬意》《十指春风》《拍案惊奇》,评论员结合自身经历,找出动情点,从儿时的一块电子表、一床绣花被罩、学生时代的一封家书,到“鞍钢四十万工人下班不走,聚集在厂区大喇叭下听评书”等,类似诸多细节信手拈来,切入后亦叙亦评,把囿于篇幅未能在报道中播出的“好料”再次呈现,巧妙地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推出沙画视频,突出真切的“印记感”,也是这次多元传播的亮点之一。《工匠季》播出期间,中国之声频率每天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与广播稿件对应的新媒体专题,在每期专题最后,节目组邀请沙画大师量身打造沙画视频,尽可能地在感官上突出“印记感”,配合声音、文字、音乐、故事,通过沙画流动的线条和造型,展现时代流转中老手艺的兴衰变迁。

3. 重视与受众的互动,注重前期造势,收集播后反响

对比当前新媒体传播的飞速发展,互动性差、议题设置和话题召集能力弱等也是广播亟待改进的方面。对此,《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报道有针对性地做了积极尝试和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比如很多节目在正式播出前,就推出即将播出内容的微信、微博预热篇。为此,编辑查找了大量与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对标题进行精心设计,还将节目中采访的人物、选题与热门影视剧联系起来,吸引收听。

为提前对《方言季》报道预热,中国之声新媒体设置了多个互动话题,推出《方言播新闻哪家强?快来和我们比试吧!有奖拿!》《TA的声音赛主播,你不来两嗓子?》等预热篇,连续10天的微信预热,收到网友参与的“方言播新闻”语音互动1000多条,文字参与、评论1300多条。微博预热也同步启动,有300万网友通过微博了解了即将推出的节目,近5000网友留言发表观点。

《工匠季》的预热以在内容上制造悬念为主,突出正在消逝的技艺所面临的问题,制造收听期待,在形式上则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再现斫琴、制作瓦猫、打铁、缝制旗袍、制作油纸伞的精湛手艺,用直观生动的视觉体验吸引受众。据统计,5篇预热文章在中国之声微博阅读量达到了51万人次之多,微信阅读量也呈爆发式增长之势。

除了灵活应用客户端进行预热推广,报道还注重通过新媒体方便用户点播回听与分享,并集纳反馈。央广网利用“央广新闻”客户端的“主场”栏目,对《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进行了行进式报道,以客户端承载的图片、文字及音频报道,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讨论。“中国广播”音频客户端上也建立音频专题,每日及时更新最新报道,并对用户进行推荐。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的报道实践,充分展示了传统广播的创新能力,为其发展之路作了有益尝试,同时证明:广播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融合创新、多元传播是传统广播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⑤《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饱含着对文化的追忆和尊重,致力于记录、警醒、启发、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立意深,主题准,题材新,作品好,担负起了主流媒体挖掘、传承、发展、保护传统文化的职责,展示了国家电台的职业品位、人文情怀和影响力、传播力,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文化身份和文化担当。这组广播精品报道影响深远,不仅唤醒了拯救濒危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而且重构了国家广播的声音形象。在探索广播媒体融合发展机制和广播业务流程再造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意义。

注释

①胡智锋、孔令顺:《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传媒》,2007年第10期。

②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36页。

④丹尼斯·麦奎尔:《媒体表现:大众传播和社会公众的利益》(MediaPerformance: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London Sage),1993年版,第45页。

⑤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_2.htm.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技术管理中心)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品格广播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