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2003年,英国发布《能源白皮书》,“低碳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谓低碳经济,即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模式,更代表了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选择,其实质上就是不断的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可再生的绿色资源,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只有实现了这三个创新,低碳经济才能顺利实现。
法国总统希拉克最早提出了“碳关税”的概念,是指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高能耗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从2009年开始,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实习碳关税制度。
从本质上说,碳关税是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是打着环境保护的幌子,对我国出口贸易进行压制,我国将成为高额碳关税的最大受害者。此外,虽然我国在生产高能耗产品时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但是相应的,进口国也会减少其生产此种进口品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对于碳关税的合理性和征收问题,国际上还存在着争议。
国际社会对低碳经济的热切关注,制定和实施低碳贸易壁垒,会使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会逐渐被低碳产品取代。在环保观念和可持续观念逐渐增强的背景下,想要在低碳经济中取得优势,低碳产业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还可以获得可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努力提高低碳意识,带动低碳经济发展,才不会在国际竞争中淘汰出局。
基于低碳贸易壁垒和碳关税的限制,出口企业会着力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和环保标准,用创新的工艺流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出口企业也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冲破低碳贸易壁垒的限制。
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国家大都施行低碳贸易壁垒,他们对低碳指标的限制十分严格,在市场准入上都十分重视进口产品的安全性,对产品的检验已经从单纯检验产品发展到检验产品生产基地。如此苛刻的技术标准,使我国出口的产品很难进入到国际市场,更失去了其他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信任。此外,由于长期传统农业遗留的问题,我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将自己的技术水平提升到国际标准。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更新,这也是一项长期储备,无法即时见效。革新的速度无法跟上国际标准的更新,自然限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低碳贸易壁垒会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出口企业为了能够符合市场准入,并提升产品内在竞争力,必然会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技术,购买先进仪器,增加设备的检测费、评估费等。这些资金投入自然是要算进产品成本,成本增加,必然会丧失价格优势;另一方面,国际上制定的检验、检测手续十分复杂,一系列的程序下来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竞争力,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最为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对于一些鲜活商品或季节性强的出口产品,时间无疑是最重要的生命力,延误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场,丧失竞争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时期,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先进低碳技术,我国在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等技术上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经济,势必将采取高污染、高排放的方式,使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不是个别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不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生态问题,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国际组织应该着力推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低碳技术的交流与分享。目前,90%以上的先进低碳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此,发达国家低碳技术的全球共享,将促进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着力发展先进技术,降低出口产品的碳排放总量。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该积极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尤其是服务行业。服务业是低能耗、轻污染并且可以大规模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新型低碳产业。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高达70%,而在我国,服务业占比还未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因此,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还很大。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劳动力,现代服务业正好可以吸收容纳这些剩余劳动力。类似产业还包括:现代通信产业、低碳环保服务业、现代旅游业等,这些低能耗、排放小、轻污染的低碳行业,将保障我国低碳经济改革平稳过度。
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理想目标,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则是节能减排的中心环节。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煤炭、冶金、建材、化工等资源密集型、能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例很大,使我国成为高碳排放、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主要生产国。这种“碳泄露”,一方面会导致大量资源、能源性产品廉价出口,未能体现其价值;另一方面,这种隐含的碳排放超标,污染激增所诱发的碳关税等新兴贸易壁垒,会愈加限制我国的产品出口,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转变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量,提升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煤炭储量丰富,石油和天然气相对匮乏,因此,我国的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于煤炭消费,重工业也就成为了能源消耗大户,自然也是碳排放污染最为严重的部门。转变能源结构刻不容缓。一方面,可以更新和改造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研发创新,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代替传统的石化资源,有效降低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和排放量。这需要长时间的储备和沉积,目前能做的,是掌握好能源结构调整的规模和速度,逐步减少对传统石化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长期节能减排的平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