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

2018-07-12 08:40任靖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财务报告企业财务

任靖宇

财务审计工作是监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双眼睛,在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起到“清障护航”的作用。企业的财务审计主要针对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的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企业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高水平的保证。但是近几年由于国家审计署对企业财务审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诸多企业钻审计法律法规中的漏洞,形成企业账务的混乱和市场经济的不规范。

一、现今企业财务审计中的问题

1.财务审计的程序不够规范。在对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可采取的审计程序形式多样化,完整的审计程序大致可分为七类: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尤其前三类是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必备的初步了解手段。检查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者外部的实物资产和以纸质、电子等形式存在的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观察是指审计人员对企业审计时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比如,对被审计单位人员执行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这些都为日后出具审计报告提供了充足的审计证据。询问是指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企业内部人员对询问的答复可能成为审计人员提供在观察和询问中尚未获取的信息或为其提供佐证,可以说询问是其他审计程序的补充,在企业审计报告中存在完整性的权利和义务。函证是指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是针对特定账户余额及项目相关认定,是对企业审计常用的程序之一。重新计算、重新执行是指对记录文件和报表中的数据准确性进行分析或独立执行原本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分析程序是指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在必要时对识别出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值差异重大的波动或关系进行调查。但现在企业审计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进行财务审计时并没有按照上述的审计流程规范操作,在对企业基本的情况检查和观察时蜻蜓点水,没有认真对待。甚至有的审计人员由于与该企业长期合作,对有些年审的经济事项拒绝做审前调查,对已发生变化的审计项目视而不见仍然按照以往的审计经验对待,造成审计方案简单、重点不突出、数据与项目不匹配等现象,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的深度和真实性,企业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

2.财务审计的信息及数据不够真实。目前的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是审计结论准确度低,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少,审计信息价值不高,甚至存在审计发现雷同的现象,这些都源于企业对财务审计的信息和数据没有核实,不够准确。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财务审计的过程中产生舞弊现象,具体是指编制虚假财务报告、侵占资产、被审计单位未收到商品或未接受的劳务付款等。其中最严重且普遍的现象就是: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其影响虚假财务报告的舞弊风险因素具体分为三类:财务稳定性或盈利能力受到经济环境、行业状况或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的威胁;企业管理层的个人财务状况受到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影响;管理层受到更高级管理层对财务经营指标过高的要求压力。比如,竞争激烈或市场饱和伴随着利润下降或者是难以应对技术变革、产品过时等自然因素的急剧变化都会导致企业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做好全面的虚假信息铺设,利用审计浑水摸鱼的心态来掩人耳目,以此出具的审计报告缺乏实际意义,毫无层次概念。

3.企业财务审计缺乏执行力和全面性。由于企业只将审计工作停留在建立制度的概念层面上并没有落实到真正财务运行中,导致财务相关人员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且概念模糊,造成企业财务审计执行度不高。同时内部工作人员配合审计前期调查的积极性也不大,容易造成财务审计对企业运行状况不能做出客观评价,对企业潜在的财务危机不能做出风险预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后的审计跟踪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工作内容,对促进提高企业运营水平、加速资金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往往企业只重视对审计查出的罚款处理,忽略对企业上级领导批示意见、审计决定、审计查明问题的整改以及审计意见的采纳,致使一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经济问题屡审屡犯,法律法规的刚性没有得到体现,对企业进行的财务审计形同虚设,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也受到质疑,对其形象大打折扣。其次,审计人员在项目调查过程中介入其各个环节,就容易陷入管理者的角色,导致责任不清,增加了企业审计风险。同时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容易形成不正确的结论对企业进行错误评估,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方法分析

1.做好审前调查工作,重视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审前的调查工作包括调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财务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同时需要掌握相关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以及该企业会计政策的选用,对企业的基本经济项目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实际上,在财务审计业务承接阶段,审计员就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深度的透析并做出初步评价,获取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询问被审计单位人员,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检查文件和报告,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

2.提高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及素质。在企业财务设计过程中,好的审计方案是指导审计人员后续工作的“现场情况说明书”。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是控制企业财务审计质量的基础。除了在前期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及内部控制,在审计人员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逐渐被替代,那么对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有丰富的审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熟悉信息系统的应用技术和运行原理,对信息化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做出适当的评价。其次,审计人员还应当考虑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是否能够胜任承担的工作和职责。

3.加大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审计的影响。伴随着会计信息技术化的成熟,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质量影响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管理企业活动和做出适当的管理决策。如果在对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依赖相关信息系统所形成的财务信息和报告作为审计依据,则必须考虑到相关信息和报告的质量,而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是通过交易的录入到输出整个过程中适当的控制来实现。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企业财务审计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财务审计的过程中财务审计人员必须对企业的风险和控制都非常熟悉,做好充足的前提调查准备工作,规划好审计实施方案,才能对审计的策略、范围、方法和手段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发表的审计意见,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财务报告企业财务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