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2018-07-12 08:31:1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期
关键词:信息沟通内部监督风险管理

赵 辉

商业银行不同于其它的市场经营主体,其经营的“产品”是资金货币,经营方式是为用户提供信用中介,而这也就使得其经济活动与“高风险”相挂钩,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则成为其内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实现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基本手段,基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如何建立规范、有效、可靠的内部管理体系不仅是银行管理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更是政府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质量,凸显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优势,满足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需求。但是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际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需要我们深入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理念。由于内部控制理念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引入的较晚,因此,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的业务人员对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如将内部控制等同于规章制度的建设,认为在银行内部建立了完善的制度规范,并保证业务人员能够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能够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将内部控制等同于某一部门的某项活动,忽视了银行内部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制约;在内部存在“重业务,轻控制”的情况,缺乏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长远考量,影响了内控的整体效果。

2.内部监督检查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做好内部的稽查、审核是必要的工作环节。但是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制度构建中,一方面存在着稽查、审核独立性不足,权威性缺失的问题,在内部控制中,由于各环节的利益牵制,使得一些稽查工作人员只是在“走形式”,而难以真正发挥稽查对银行业务的推动作用,增加了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在监督过程中,一些条文、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银行业务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监督缺位的问题屡屡发生。

3.内部各环节信息沟通不顺畅。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较多,管理层次复杂,这为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数据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决策的重要依据,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必然会为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沟通带来阻碍。目前在国有商业银行建设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从纵向的信息沟通来看,国家的金融政策难以实现层层落实,或者在贯彻中遇到了银行内部制度的阻碍,造成了银行对当前金融环境理解的误区;从横向来看,各管理层次之间还没有形成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体系,使得控制措施的上传下达阻碍颇多。

4.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商业银行经营的高风险性决定其必须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风险的评价与识别是风险控制的前提,即管理层对银行经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计量的经济行为。但是目前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中,风险体系的构建并不完善,如风险评估的标准陈旧、单一,尤其是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对一些新的竞争风险、经营风险缺乏灵敏性,为风险防御体系留下了漏洞;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难以形成专业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案。

二、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对策

1.重视理论建设,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指导。系统的理论建设是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指导。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从长远发展出发,明确“什么是内部控制”以及“如何实现内部控制”的含义。一方面积极总结自身的内部控制经验,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吸收,做到为我所用,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能够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具体来讲,国有商业银行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内部各环节的完善,不仅要制定规章制度,更要利用制度实现有效的内部监督,同时协调业务与控制之间的关系,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

2.重视内部监督,确保各环节工作有序进行。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该高度重视内部监督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内部经营发展需要,选拔、构建专门的监督小组,并制定约束保证监督小组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利益牵制,尤其是领导意志的影响;其次,重视监督小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选拔审计、会计经验丰富、原则性强的人员进入监督小组,并利用责任制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注重监督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银行新兴业务尽快制定监督准则,以保证监督的灵活性与实效性。

3.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保证内部的信息沟通。随着信息技术在市场主体内部管理中应用的逐渐广泛,建立系统完善的信息沟通平台也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环节。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信息是各个管理环节的连接纽带,而各环节能否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则成为内控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在信息平台建设中,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从大数据分析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增加平台建设投入,保证数据收集、分析的科学全面;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信息安全,不断增加商业银行的信息防护能力,避免商业信息的泄露,保证市场竞争中的信息优势。

4.加强风险评估与分析,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内部经营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重视风险管理,不仅要将风险管理渗透在银行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中来,还应该切实制定有利于风险控制的工作规划,及时识别、判断、控制经营中的各类风险;其次,根据信息经济的基本要求,结合信息平台,对新的风险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并及时制定评估与计量标准,提高对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最后,注重对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的引入,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环境,制定风险管理方案,提高银行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结束语

总之,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其经营业规模庞大,业务涵盖广泛,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不仅是控制自身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果的基本要求,更是我国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较强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内控制度,并在内部实现了有效的信息沟通以及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体系还不完善,内控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管理中,应该加强内控理念,积极吸收先进经验,完善内控理论、优化内控监督机制,搭建信息平台,从而实现有效的风险评估、分析与预防,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1]水蕊蕤.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原因及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2016,(12):206-207.

[2]谢琳娜.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288.

猜你喜欢
信息沟通内部监督风险管理
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必然与创新发展
——以中国民主促进会为例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8:27:18
空中管制中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案管中心与检察院内设相关部门衔接机制论要:以强化内部监督为视角
中国检察官(2014年5期)2014-03-11 16:41:45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