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人有四心来证实他的“人性善论”。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
1.「恻隐之心」是指对受难者同情。
2.「羞恶之心」则是指对自己或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和厌恶。
3.「辞让之心」是指谦逊礼让。
4.「是非之心」指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而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人有四肢。
孟子推崇与讲究个人修养,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呢?他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见于《孟子·公孙丑》)——如此而知: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那种广阔盛大的、正大刚直的胸襟气度。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养浩然之气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又推崇大丈夫人格,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见《孟子·滕文公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困、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说的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又以孔子“仁爱”思想为前提,提出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主张。“达”是一个形声字,形旁,即表字义的偏旁是“走之旁”。走之旁在小篆中像“人足行走在路上”,多表示“行走、在路上、道路”之意义。所以“达”的本义是“在大路上行走(有畅通意)”,引申为“实现、达到”,再引申为“得志、富贵”。于是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人得志、富贵时就要兼顾于接济、救助天下人。这是儒家在人生存意义方面的思想主张,即主张“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也是儒家“仁爱”思想的一种最高境界。
此之谓大丈夫
君王与民同乐
孟子还以“仁爱”思想为前提,提出了反对兴兵(战争)、君主应以“仁政而王”(称王统治天下)的主张;同时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且主张君王应与民同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见《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认为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孟子曰:“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前提下。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就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