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波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引言: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水平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企业内部所有相关部门的发展进度。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基于这种情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建立起与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相符合的体系,以此更好的实现我国各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其基本上都是以盈利作为最终目的,只有不断的获取利润才能使自己更好发展下去。所以,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企业都会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然而,在企业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逐渐改变的过程中,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而且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断加大,倘若仍然只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那么势必会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通常都会更加注重经济收益,力求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希望自己能够在短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这样不仅会使企业忽略技术上的创新以及品牌的建设,而且极有可能会对企业的品牌与形象造成严重伤害,导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太过重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会使企业严重忽视可持续性发展因素。同时,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还仍存不足之处。首先,因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还缺乏完善性,使得企业在估价方面还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其价值所在和以后的发展潜力。其次,倘若企业太过重视股价的相应指标,那么就会使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受到利益损害。企业并不是孤立于社会当中,其与相关的利益者有着密切关系,包括企业员工、消费者以及政府机构等。此外,开展此项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而其它的企业只能通过相关评估机构来提供相应的帮助,但无法确保评估机构具有较高的公平性。
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要求企业要一直以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其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具全面性,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如果企业过于关注价值的最大化,就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其他的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害,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比如,倘若企业在追求价值最大化时过于重视所有者的利益,那么就极有可能会对债权人的相关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这对于企业今后开展融资工作是非常不利的,以此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的就是企业在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当中,不但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战略的可行性,还要重视企业在行业市场以及未来经营过程当中盈利能力的有效提升,使企业能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所以,企业一定要制定出具有较强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发展策略,结合自然、经济和社会等相关因素,使企业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对企业的财务实践起到更有意义的指导作用,使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由此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持续进步过程中,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资源的保护以及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此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健康、和谐的向前迈进。企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开展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时,企业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应该把重点放在资金的管理上,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以及有效性,合理规划企业资金的去处,做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时刻记住要考虑企业的所有者的利益,同时要关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当前经济形势而言,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不但要以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为目的,同时还要积极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应有的利益,以此进一步促进企业和社会、利益相关者以及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所以,企业一定要树立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明确企业盈利和自然资源、社会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企业更加顺利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树立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过程当中,不但要考虑到企业的经济利益,还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便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荣,由此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一定要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不但要以实现企业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一定要兼顾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基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经济学的层面而言,在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企业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对立性,大部分企业基本上都是不惜牺牲其社会利益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实际上,这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在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之间产生冲突的情况下,企业不会为使自己获取更高的利益而忽略社会的利益。所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除了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自身利益外,还必须努力实现社会利益,以此实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和谐与统一。
企业开展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科学、合理的利用资金。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的内部能够更好的使用资金并进行协调服务,而科学、合理的利用资金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不只是针对当期的利益,而是针对企业的整个寿命周期,同时充分对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因素、资金运营效果等进行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而可以实现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一定要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据,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营业利润、行业市场内的占有率、顾客的满意程度以及售后服务等多种因素,确定企业开展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以此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系全面考虑到企业的资金管理与控制、分配及有效使用、兼顾财务与业务发展的相应需求,使企业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新经济时代,企业在生产与经营方面面临了更大的挑战,而要想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将企业盈利和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效益等因素充分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全面的安排,不断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