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UYEN KHANH LY 浙江理工大学
自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越中贸易金额已经增长约2540倍,从1991年的0.37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939.96亿美元。尤其是从2001年以后,越中贸易不断地发展,平均增长速度达27.4%/年,其中从中国进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达32,1%/年,对中国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达21,2%/年。近年来,尽管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中国经济的增长速放缓,但越中贸易关系仍然保持猛烈的发展。2014年越中贸易金额达585.76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为436.48亿美元,比2013同期增加了18.3%;出口金额为149.28亿美元,比2013年同期增加了13.2%。据2017年越南海关统计的报告,越中贸易金额达939.96亿美元,比2014同期增加60.4%;其中出口金额为354.04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增加137.1%。
以上只是越南的官方统计的数据,该数据没有包括非正式(如:走私)在内,或按中国的统计,越南从中国进口的比重会更高,可达到越南总进口额的50%。越南经济规模约为2200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金额已达993.96亿美元(约占越南GDP的45%)。由此可见,越中贸易似乎已成为越南经济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实际上,越南早已成为“Made in China”产品的专场。
自2001年越中贸易开始处于逆差的状态,甚至近几年来该状态越来越严重。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1-2倍,并没有缩小的迹象。十几年来越南贸易一直逆差,对中国市场逆差是最多的,2017年越中的贸易逆差已达到231.88亿美元,(2015年越中的贸易逆差达328亿美元,是最高纪录)。越南不断向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出口的能力也无法抵消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在不同时期,越南向中国出口的货品结构有重大的变化。在初期阶段,越南对中国出口的货品是原油、煤炭、天然橡胶、大米、坚果、鞋类、果蔬、纺织品、各种矿石及木制品。由于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料,其中有越南。因此,自2001年之后自然橡胶、煤炭和原油一直在越南对中国出口总额中占比较大的份额。由此可见,越南向中国出口的货品几乎没有高的出口价值和技术含量,甚至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将使得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自然环境。近年来,电脑及电子产品的种货品的出口额已超过自然橡胶、煤炭、原油的各种原料的,成为越南对中国出口的主要的两种货品。由于廉价劳动成本和政府投资支持政策,越南成为生产电子零件大集团建厂的理想目的地,比如:Samsung、Microsoft、LG。从技术含量角度来看,越南向中国出口的货品结构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如该地区的大多国家。
边境小额贸易虽然是热门问题,但越南没有正式统计的数据,只有一些部门的估计。据2010年工商部的初步统计,越中小额贸易约达100亿美元。农产货品的三分之一都是通过小额贸易方式进中国市场。据越南粮食协会的估计,2013年越南通过小额贸易方式走进中国市场的大米可达150万顿,占了越南向中国出口的大米总额的51%。越南橡胶工业集团表示,大概有50-60%橡胶通过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越南果蔬协会也表示,90%火龙果通过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边境小额贸易的手续比较简单,又不需要通过银行进行结算,因此对数量少和需要短时间的货品比较适合。然而该出口方式的最大不利是不稳定性,导致越方的损害。
在越中贸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本文为改善越中贸易关系提出一些政治建议。首先,对于越中贸易的逆差,越南政府该进行改善进口的管理政策,可以实施以下的措施:(1)加强监督边境的进口,禁止走私行为;(2)建立进口技术标准体系,限制落后技术的进口;(3)调整税额,鼓励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进口的原材料及燃料,限制进口国内已经能够生产的消费品以及奢侈消费品。
其次,越南需要改善出口商品结构。越南政府及越南企业继续大量推动向中国出口越南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农产品,电子零件加工产品;尤其是鼓励各个企业出口高附加值加工制造品,从此经济效益及盈利水平渐渐提高。
再次,越南市场需要进行多样化,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及东盟促进贸易关系。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各国在越南进行投资。与此同时,根据越南经济发展的方向,越南政府要有选择地吸引中国的投资。
最后,越南不仅加强促进出口,也需要开拓并发展国内的市场。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国家表明鼓励消费及刺激消费的政策是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办法之一。稳定发展国内市场也意味着学习新的思路,是调整以促进消费为政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