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开滦总医院
在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中,医疗设备维修人员不重视自我安全防护问题,故而在维修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处理。
因设备维修人员缺乏安全防护措施,从而加大了其遭受电击伤害的几率,若遭到电击,维修人员就会出现头晕乏力、心律失常和心跳微弱的状况,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呼吸骤停。而造成电击的根本原因是摩擦静电、电磁波和电流。
电离辐射中有多种多样的粒子辐射以及质子辐射。当前,一些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所以出现了违规操作的问题,进而引发辐射伤害。若辐射量超出了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引发生理上的反应,有时还会出现急性辐射的现象,该情况在维修放射性较强的仪器时尤为明显。
机械损伤一般是机械切割或机械袭击等造成的损伤。医疗设备均设有外部履带、轴承以及齿轮等,这些部件需要反复运动,因此也容易造成机械性损伤。且如今在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机械损伤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医疗设备主要是医院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的工具,若医疗设备应用时出现安全隐患,则会出现多种形式的伤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会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维修人员应对设备予以全面的了解,从而确保维修过程中不出现安全事故。此外,医疗设备十分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若在维修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就会影响设备运行的质量,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故而必须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在医疗设备维修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并且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应积极采取多种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设备维修中发生安全事故。
医疗设备的维修安全防护水平取决于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所以若要充分确保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维修人员的个人技术能力。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需经常学习先进的医疗设备维修理论和技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或者维修人员也可充分了解并掌握不同设备的构造和运行特征,以此正确判断并处理设备当中存在的问题。
为有效避免突发性的电击伤害,维修人员需对电击的危害建立正确的认识,使自身能够在维修设备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在维修时,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开展设备的维修工作。另外还要及时学习基础性自救知识。谨防高压线路和其他危险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同时还要仔细检查医院当中所有的医疗设备,保证其具有完善的接地措施、隔离措施和绝缘措施。维修人员在开展带点操作的过程中,注意及时切断电源,与此同时还要按照规范的要求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电离辐射,要采取多种有效的屏蔽措施,并在距离和时间上进行适度的调整。又因为在上述措施当中,时间防护措施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放射性维修工作中,应最大限度缩短其工作时间,从而避免人体长时间受到电离辐射。若有需要医院还要在设备外侧设置一些科学有效的屏蔽措施,隔离放射线。以上方法都能很好地避免维修人员受到电离辐射的伤害。
现如今,很多医院都在不断建立健全的设备维修安全防护机制。在机械维护中,务必高度重视安全防控工作,所有的设备维修都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来处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操作中出现损害维修人员身体健康的情况。再者,维修负责人要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在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以科学合理的思路完成所有的工作。也就是说,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的过程中若能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避免出现人身伤害,那么就可全面促进当前设备维修模式的创新与完善,保证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
与其他类型的损伤相比,机械损伤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而防护此类伤害的主要措施也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若要彻底的杜绝机械类损伤,就需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的要求完成维修工作,不可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维修人员在设备维修前,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设施,从而有效避免维修过程中出现机械损伤。若在维修中出现机械损伤,则应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必要时还可采用心肺复苏或者人工呼吸的方式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为进一步的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如在操作医疗器械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将头发卷入了设备当中,则要及时按下停止按钮,让设备的速度有所减缓,尽快让机器停止运行。与此同时还要及时救治受伤人员,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医院,并进行急救。此外,操作人员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学习急救的相关知识,这样在维修工作中就能够更好地开展自我防护。
结语:结合上述所说,医疗设备种类较多,且医疗设备容易出现故障,所以,医疗设备维修十分的关键。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医疗设备维修中,工作人员极易受到电击、电离辐射和机械损伤,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就会影响设备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对此,必须积极采取安全措施加以控制和处理,从而有效维护设备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