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权 田静敏 秦皇岛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系统中,其主要包括政策法规档案子系统、综合统计档案管理子系统、业务档案管理子系统、会计档案信息子系统、综合查询档案管理子系统、人事公文档案管理子系统、档案借阅管理系统等。基于这样的系统模式,能够对医疗保险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掌握更多关于工作的信息,增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推动医疗保险工作的进展。
在医疗保险工作中,引入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质量。具体而言,档案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档案自动编目。通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打破传统的手工模式,不仅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人力,还能够依据档案信息的标准格式进行编目,最后将其转化为具有目录的数据库。换言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结合医疗保险工作的形式,自动对索引、目录进行编制,提高工作的质量。例如:在应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以分类的方式进行编目,其最终生成的目录即为分类形式;以主题词的方式进行编目,其最终生成的目录则为主题词形式。除此之外,应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编目,具有灵活、准确、高效的特点,保障目的完整性。
2.数据自动统计。对于医疗保险工作而言,综合统计数据库能够结合银行信息、财务管理账目、保管期限、密级、专题等形式对其档案进行综合统计、分类统计,同时也可以根据时间进行统计,如年统计、月统计、日统计等,最终生成账簿、报表。除此之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够对应缴、已缴的保险费用进行及时统计、分析,为工作人员的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1]。
3.方案自动索引。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医疗保险工作的档案一旦生成了索引数据库,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能够结合工作需求,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索引。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对工伤、医疗、生育等不同的主题进行索引,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参保机或者人员的医疗信息、人员装填、账户金额等信息进行更加详细的索引。应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对工作人员的索引要求进行响应,从而在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找出唯一的、正确的“答案”。就查准率、查全率而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优点明显高于人工方式,从而增强数据测算的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的精准性。
在建立医疗保险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凸显医疗保险档案自身的特点,践行关于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从而构建更具特色的数据库。对此,构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主要方式为:
1.针对参保人的个人方面,不仅需要建立关于参保的基本信息数据库,还需要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数据库。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参与医疗保险的人员,在查询自身档案的过程中,除了可以了解自己的具体参考情况、医保政策、医保药品、注意事项等,也能够掌握自身每次就医的信息、疾病状况、健康档案等。以此为基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形成一系列的服务建设要求,并及时将以卫生资源、卫生信息、卫生服务等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增强资源共享的程度。除此之外,基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还能够进一步明确定医疗保险后续工作的方向、要求,优化参保人员的健康管理模式。
2.针对参保的协同部门,则需要构建具有部门特色的数据库。例如:上级主管部门需要构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其关键的作用就是将医保的基金、基金的筹集、分配支付等环节中所产生的信息,及时提供给相关的决策部门,从而适当的调整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再如:针对药监部门所建立的安全监测数据库,主要就是对所使用的药品进行监管,掌握更加全面的药品信息,并记录患者的具体病情、诊断等相关的信息。通过数据库的功能,能够对相关的疾病信息进行分类、列序,并以此对疾病信息进行预测、预警[2]。
从利用主体的角度出发,由于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其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这就要求医疗保险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所开发、设计的索引系统应该满足主体的不同需求。对此,在医疗保险的相关部门之中,以原索引系统为基础,通过智能化管理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够,设计出更加智能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索引系统。例如: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在索引系统之中,可以保证不同的用户、部门在不同的地点、时间中,更加安全、快捷的查询档案中的信息。除此之外,智能化的索引系统还能够对所需的信息进行细致化的筛选,保证工作的质量、效率,强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因此,在医疗保险的工作中,应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就应该重视智能化索引系统的开发,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在医疗保险工作之中,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要想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应用在医疗保险的工作之中,工作人员就应该及时构建资源数据库,积极开发、应用更加智能的索引系统,为优化医疗保险工作奠定技术基础,同时更能够发挥信息系统的价值。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医疗保险工作的现代性,可以将文中的方式应用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