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芜湖铁画艺术人才的培养

2018-07-12 12:12丁远亮苏峰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093
名作欣赏 2018年30期
关键词:芜湖手工艺技艺

⊙丁远亮 苏峰[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昆明 650093]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于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铁画前加城市名字,限定了该门工艺的地域性,铁画的“画”限定了其作为审美的观赏性,在“画”前加铁又限定了该工艺的材质特性;地域性、观赏性和材质的特性限制了今天的铁画向更大空间的发展,然而这些特性又是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所在。在新时代新的审美需求下,芜湖铁画如何突破“画”的限制,如何传承创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是当今乃至以后若干年铁画人、设计师和地方高校、政府的责任。本人有幸参加了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的培训,获益良多,在创作之余,对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传承铁画人的工匠精神

周宪在《美学是什么?》一书中说:“艺术乃是民族特性的象征。”芜湖铁画艺术体现了民族特性的朴实耐劳、坚韧不拔和铁骨铮铮的精神,芜湖铁画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艺术,具有厚重的社会土壤和文化背景;我国长期以来,为了方便传承和传播知识,人们将与之相关的专门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制作工艺和器物使用的范式、程序、口诀以及故事等,并通过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承和传播。父子、师徒式的古老传承方式不仅反映了我国古老的“传承”文化,而且其背后含有各种的隐性文化。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的芜湖铁画艺术,首先培养的应该是铁画人的工匠精神:朴实耐劳、坚韧不拔、精益求精、专注严谨、淡泊名利,而这些正是当代人在社会物质极大丰富,追求金钱效益的社会所最缺乏的精神理念,心浮气躁、怕吃苦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共性;须知工匠精神的慢与静为主的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历经五千年的传统工艺文化熏陶的中国手工艺匠人们,不仅具有“工”的技艺精湛,更有“匠”的朴实、专一、细致。课程中我们学习铁画历史、铁画名人、铁画的审美意义以及无所不及地追求创新、谈创新,但如果不基于传承铁画人的工匠精神这一前提,所有的这一切只是没有灵魂的皮囊,只能在形式上换取微不足道的经济效益。国家在大力提倡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支撑和延续华夏几千年文明的根本就是工匠精神,踏实肯干,坚韧不拔,精益求精。我们在参观铁画人的工作环境时,令人惊愕,七十多岁的老艺人汤传松,还精神抖擞地在机器前挥动着锤子,一锤锤地锻打属于铁的艺术生命,一干就是一天,这种坚韧正是铮铮铁骨的精神反映。汤传松师傅十分担忧铁画艺术的传承问题,从业的年轻人屈指可数,缺乏新鲜血液不利于铁画艺术的传承,更别说创新和发展;年轻人吃不了学习铁画技艺的脏、乱、差的辛苦,也没有耐心坐在机器前,一坐一天忍受枯燥的敲打;另外从事铁画艺术短时间见不到经济效益,也影响了年轻人对铁画的兴趣。在追求经济利益为主的大环境下,年轻人浮躁的心态,缺乏吃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是缺乏铁画艺人工匠精神的表现。看到参加“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的青年才俊,老人十分欣慰,认为芜湖铁画传承是有希望的。须知有希望之处必有磨炼,铁画的传承首先要求传承人具备铁画人的工匠精神。《周礼·考工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对中国的工匠评价可谓极高,是对不断创新,保持优良传统工艺的匠人的歌颂;从事铁画创作的人应引以为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铁画艺术之中,传统手工艺之美应是创作的艺人之美,“德艺双馨”应是手艺人的孜孜追求。

二、传承锻制工艺

作品是工艺美术中技艺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技的娴熟何来作品的艺术品位。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足见铁画锻制技艺的弥足珍贵和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锻制技艺是芜湖铁画艺术的生命和根本,传承技艺就是传承文化。《周礼·考工记》将天时、地气、材美和工巧以及四者的结合,当作为优秀手工业生产必备的条件和重要的生产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手工艺品的好坏标准可以忽略天时、地气的影响,主要是“工巧”和“材美”,如陶瓷工艺、木雕、石雕工艺等,具备的也是工艺的精湛和材质的美。技巧即是工艺,指所施用的手段体现了中国人心手合一的能力,以及有技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相关知识;没有技的施展谈不上艺的美妙。《南华真经注疏·内篇》:“物各有性,性各有极。”对材料的把握和运用成就了中国人对自然界事物的物理与物性的认识,物理是指出材料的基本性质,物性是对各类材料的感觉经验值综合。铁画艺人对“铁”的特性把握,可以化百炼钢为绕指柔,铁的厚重、质朴、刚韧体现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品格。

俗话说:“三年入门,五年入行,八年入室,十年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铁画锻制技艺需要日积月累,长期的实践练习,周而复始,心与材质、工艺合而为一,体会每一锤、每一个局部的变化,方能有所成;一般基本功的素养决定了从业者以后艺术之路的发展空间,因为手工艺的特性一方面包含工艺的技术特性,另一方面包含制作人的因素,每个人的心态、文化、性格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做出的同一题材作品而呈现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对“艺”的理解不同传达出来的情感和艺术形式也不同。芜湖铁画更应如此,芜湖铁画的艺在于其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水墨精神。那么对于感受和理解中国画所传达的艺术意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气定神闲,静下心去体会中国画的“静”,才能传达一幅画的精神和神韵。

芜湖铁画的锻制技艺主要来源于古代的打铁技术,包含锻打、锉、錾刻、剪、焊接、锤叠等,另外还吸收了徽州石雕、木刻、剪纸及相关金属工艺技法。学习锻制工艺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光看不练是假把式,永远学不到技术。笔者记得自己初学铁画锻制技艺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一方面练习工具的使用,一方面练习锻制技艺的基本功:先将铁打方打尖,然后练习钉头鼠尾,再练习一波三折等等,通过实践把师傅传授的技艺落到实处。此次的国家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培养项目受时间限制,没有使学员充分学习好铁画锻制技艺,实践时间短,显得蹩脚、不完整,要真正学到本事,还需要学员自己不断学习和修行,才能真正传承铁画技艺。

三、勇于创新

当今国家大力提倡创新,也在各地建起了各种创新创业基地,各行各业都在追求创新。创新抽象而令人神往,但是对待手工艺的创新,要抱着科学求真谨慎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一位工艺美术大师的诞生和一件优秀的作品产生,乃至一件传世之作的问世,往往需要经过几代人的艺术积累和发展。”芜湖铁画艺术属于传统手工艺,有些企业和个人为了创新,用机器雕刻、用酸等蚀刻,这种短暂的为了经济效益和满足普通市民的消费生产方式,无可厚非;但是手工艺,离开了“手”这一温度的传递,对于作品是致命的损伤,根本谈不到创新,甚至是对铁画传承的摧残,这种产品会让不了解铁画的人产生对铁画的认识误区,从而不屑一顾;有些人将铁画用丙烯或者油漆上色彩,还大言不惭地称为创新,其含金量等于零;还有些把铁雕塑当成芜湖铁画创新的一个方向,其实当被称为雕塑的那一刻起,它就不再是芜湖铁画了,这种创新已经失去了芜湖铁画本身固有的特性,缺失了唯一性,这种称它为金属艺术应该更合适些。任何工艺品都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形式的东西,也就不可能成为文化。当然,不排除可以用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制作雕塑,这种制作出来的作品有铁画艺术的痕迹,呈现具有铁画特殊的艺术和审美特性,那么这种创新应该是可取的。

跨界组合、材质替换和嫁接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创新方式,市场需要这种创新产品,因为符合时代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把铁画与银器、木雕、陶瓷、刺绣等结合也未尝不可,安徽工程大学的一位老师将铁画与繁昌窑的陶瓷结合,飞龙铁画公司将铁画与徽派砖雕建筑结合,叶合老师将铁画延伸至浮雕与油画结合等等创新,在社会上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认可,这种创新可作为铁画发展的一个方向。传承和创新应遵循传统手工艺内在规律,从技、艺两方面去考量手工艺的创新形式。而在工和艺上,创新不能脱离根本,假如脱离了手艺人的温度,脱离了铁画锻制技艺因素,脱离了铁画特殊的审美特性,这些不能称为铁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工艺当随时代,艺术具有高峰,高峰期一过,我们只能高山仰止,另辟蹊径;正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环境和时代审美,芜湖铁画在清代以国画的神韵步入工艺美术的神坛,近代又以迎客松和仿古山水踏入艺术的高峰;在当代,铁画艺术需要找到其独特的媒介和形式再创辉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铁画艺术和其他工艺美术一样,创新的方式可以更新、改变,但因其有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特殊性,而不适合颠覆性创新,正如贡布里希所认为的“艺术的发展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某种突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艺术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与前人的艺术具有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铁画艺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可以改进加热的工艺,使铁画的锻制由“线”扩展到更大的“面”上,在“面”里面去创造寻找丰富的锻制锤打肌理,创造出丰富的肌理效果;铁的美真实、朴实、厚重,不同锤法的痕迹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温度,且具有铁画锻制技艺的随机和唯一性,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会创造出更多的可能;二是吸收金属工艺里面的铸造和镶嵌工艺,目前芜湖铁画锻制技艺里这两种工艺还未见到,一方面可以促进铁和银、铜等其他金属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向生活器皿等实用品发展,工艺美术理应首先实用然后是艺术;三是传统的芜湖铁画主要表现中国画的形式和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和社会的审美都在向前发展,铁画艺术可更多地转向当代中国画,借助传统的古法红炉锻制,在抽象的艺术世界里闯出一片无限的艺术天空。从这次铁画艺术培养的三十名学员自由命题的创作中已经可见:“铁画和陶瓷、木雕、石材的结合,铁画线、面与浅浮雕、高浮雕的结合,铁画的立体作品呈现等。”

四、更新观念

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一书中提到“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对于铁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拥有熟练的铁画锻制技艺的前提下,铁画人需要善于学习不同金属工艺,更新观念,拓宽视野。笔者由于很早便接触铁画艺术,与铁画艺人近距离长时间的接触,了解到铁画行业内部从业人员大多观念陈旧保守,往往是闭门造车,缺乏抱团意识,看不起其他人在铁画上的探索和新的产品,认为是胡搞、瞎搞,更有甚者行业内论资排辈,老师傅往往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高,不屑和年轻人交流,对那些创新独特的创作不认为是铁画;老艺人把握着话语权,作品不论好坏都可以卖出好的价格,个别师傅对铁画锻制工艺的认识还在“描红”阶段,认为铁画锻制技艺只是照着画搞制作,丝毫意识不到锻制技艺的精髓之处和不同作品表现的独特精神。须知一件优秀的铁画作品,整体气势要么给人惊心动魄,要么给人宁静安详的感觉,细节刻画要趣味无穷、叹为观止,还需加入创作者的情感和审美;每一幅作品因题材和内容的不同,使用的锤法,表现形式均有所不同,不同的作品传达不同的审美、思想及含有制作者特定的情感投入。

铁画艺人需保持个人作品独立和创作的自由。一直以来,铁画人都是将制作好的作品以低价卖给铁画销售公司,由铁画公司加工装裱成成品后再高价销售,这样很大的经济利益落入企业手中,铁画人辛苦的付出与所得回报不成正比,无形中打压了铁画人创作的积极性。更有甚者铁画企业收购了铁画艺人创作的作品后,更改其签章,变成另一个人的作品销售或者参展、参赛,有的直接将购买的优秀作品或者销量好的作品拿给学徒复制,然后再销售市场,这些都会给创作者的创新带来消极的影响。铁画艺人应自己定位自己的作品价格和保持其创新作品的所有权,拒绝企业老板变更签章和因经济利益复制作品。在工艺上采取 “非物质+”的形式,结合国内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工艺和产品,走出芜湖特定的铁画圈子,推动铁画创新。比如,向沿海发达城市的工业设计产品、文创产品和饰品学习设计思想和呈现形式,向云、贵、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学习优秀的传统金属工艺用于芜湖铁画的创新。

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与发展好传统手工艺,是国家和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此次国家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对于芜湖铁画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到芜湖铁画的艺术魅力,但传承和创新铁画艺术的实质路径,还需要更多力量的参与和探索。

猜你喜欢
芜湖手工艺技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进击的芜湖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进击的芜湖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