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仿古与仿古瓷

2018-07-12 09:26
大众文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器物复古瓷器

一、复古与仿古

《歌德谈话录》中有这么一段话“古典佳作并非仅仅因为他们是古的,而是因为他们是强壮的、新鲜的、欢乐的、健康的,所以可称典范。”复古艺术和复古行为是艺术史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外国有,中国也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是西方的复古运动,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复古这一现象多以复古艺术或仿古艺术的形式存在,绵延在传统文化中,体现出了好古、尚古、敬古、畏古的心理。“余意每类艺术之历程都如生命,必有青壮盛期,仿古之正确用意或可视仿古瓷从仿古对象来讲:广义上《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仿古瓷即仿古代或后期仿前朝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等而烧制的瓷器。狭义上《中国古代瓷器基础知识》解释为:“后朝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亦称仿古瓷。从仿古程度来讲:广义仿古,主要指恢复传统技艺,仿制名贵色釉和名窑装饰品种,并在仿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狭义仿古,则是对具体作品的仿制,要求胎釉、造型、纹样、呈色、笔意、画风、款式等等,均与所仿时代风格、具体作品特征基本吻合追慕青春朝气,与食古不化并不同日语”。仿古复古并非完全的食古不化,也并非完全的照搬古代,而是对古代的一种仿效和复兴,就像西语表示“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中断后的再生和复兴。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典型现象,人们总是厌倦或失望于现在,第一想法总是回到古代,回到过去的盛世或是过去的“黄金时代”。在以古为雅,以今为俗观念的引领下,仿古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仿古,是在人们对现世生活的不满所引发的怀古;也是在所存留的古器物或古代艺术的感染下所引发的崇古;或是以古代之物作现代之用的变古,都是能引发人们仿古行为的因素。这是一种对古代经典的再模仿和使经典再生的形为。

二、“仿”与“仿古瓷”

(一)“仿”的定义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将“仿”训为“相似也”;清代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壮部》则训为“仿”,俗亦作倣,经传放效字皆以放为之。在造型艺术上即所谓“临摹”。南齐谢赫著《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而“传移模写”为其中“一法”。“模写”是对“传移”的界定。而到了北宋,郭熙则又进而为“人之学画,无异学书。今取钟、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至于大人达士,不局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其将“仿”视为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而“仿”的结果“似”,也具有了“神似”与“形似”两种含义。至明清,仿之风更为盛行。董其昌,清四王都有关于“仿”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古人在书画方面的理论的研读可以得出,模仿是一种学习,模仿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模仿并不只是完全的照搬。

(二)“仿古瓷”的定义

仿古瓷,即为“仿”在陶瓷中的一种表现,是将陶瓷以时间为单位进行划分的一个种类。“仿古”包含“仿”和“古”两个概念,仿古瓷从其所仿对象来讲可分为两种,广义上《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解释“仿古瓷即仿古代或后期仿前朝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等而烧制的瓷器。狭义上《中国古代瓷器基础知识》解释为:“后朝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亦称仿古瓷。从仿古程度来讲:广义仿古,主要指恢复传统技艺,仿制名贵色釉和名窑装饰品种,并在仿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狭义仿古,则是对具体作品的仿制,要求胎釉、造型、纹样、呈色、笔意、画风、款式等等,均与所仿时代风格、具体作品特征基本吻合。

三、仿古瓷的发展

仿古之瓷的发展在陶瓷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个高峰,一是宋徽宗时期;二是清三代康雍乾时期,其他时期虽有出现,但这两个时期的规模更大且更具代表性。宋代金石学考据学盛行,不仅文人雅士受此影响,连帝王也对此颇为关注,并令人重新修订《三礼图》,并出现了大量金石图录和考释之作,正是有了这批著作,为以后的仿古之风奠定了基础,而陶瓷的仿古之风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官窑、哥窑、汝窑、钧窑、龙泉窑等窑口纷纷烧造仿三代青铜器的器物作礼器使用。

清代统治阶层虽为满人,但其统治者颇重汉族文化。特别是康熙帝将理学作为清政府的官方哲学,不仅使中国传统的造物方式实现了一次工艺技术的飞跃,使制瓷工艺跃上新的高度,而且使对汉族文化的倾向以宏大的面貌呈现出来。从清代前期的官窑仿古瓷上看,对古代名器,无所不仿,所仿器物不仅有仿宋代官、哥、汝、钧、定等各个名窑的瓷器,也有对明代前期和中晚期的青花、斗彩、颜色釉等器物的仿制,反映出清王朝前期的统治者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吸收。这时的仿古瓷形式多样,既有仿古代名瓷的完整器物,又有仿古代名瓷的造型、纹饰和款识。

四、仿古瓷出现的原因

(一)社会审美风尚的推动

仿古瓷的出现并非是一个单独的现象,而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的产物。宋代金石学兴起,金石学和考据学发展达到高潮,《三礼图》被重新修订,并出现了一批金石图录和考释之作,正是因为有了这批著作垫底,才有了徽宗仿古的高潮。[2]随着战乱的频发,社会礼制被破坏,文人士大夫纷纷怀念以礼制维系统治的三代时期,抒发崇古、尚古之情,统治阶级也受到复古思潮的影响而大兴仿古复古之风,三代青铜礼器在中断了千年之后被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赋予其以新的时代特征。清代仿古复古之风也颇为盛行,清初“四王”的仿古主张成为了绘画界的主流思想,文人雅士以古为师成为时代风尚。以古为雅,以今为俗《陶雅》中云:“吾华瓷品尚矣,而今不若古者,原因甚繁复也。曰坯胎,昔之土质细腻,今则粗劣矣。曰手工,昔之模范精整,今则苦 矣。曰釉质,昔之垩泽莹润,今则枯燥矣。曰彩色,昔之颜色鲜明,今则黯败矣。曰式样,昔之古意深厚,今则俗恶矣。曰画手,昔之写生雅致,今则蠢谬矣。曰火候,昔之出窑完美,今则辟暴矣。”体现了古人厚古薄今的思想。

(二)帝王的鼓励与支持

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帝王的审美和决策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宋徽宗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对文物非常喜爱,上行下效,形成风气。宋徽宗以书画见长,具有文人情怀,其在位时,大力支持文化艺术和工艺美术的发展,推动了仿古陶瓷的生产。而作为清代最为辉煌时期的帝王的康熙、雍正、乾隆皇帝,虽为满族,但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重视陶瓷器物的生产,特别是雍正皇帝,从《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来看曾频频降旨指导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烧造。

(三)物以稀为贵的促进

前代所流传下来的器物的数量不能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成为促进仿古瓷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物以稀为贵,器以载道,以器物来寄托道义,以当时的器物来怀念当时的精神,体现了复古艺术中所描述的在中断后的复兴与再生。

五、结论

(一)仿古与复古是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体现了人们在对现实的不满或是对历史的崇敬与怀念。

(二)仿古瓷作为陶瓷生产中的仿古现象,在宋代和清三代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宋的仿青铜器、铜器到清的仿宋器、仿明器,都是陶瓷历史中重要的组成。其出现和得以发展的原因既包括社会审美风尚的推动,人们的崇古、怀古、敬古、畏古之情,也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重视和物以稀为贵,人们对古陶瓷器物的喜爱。

(三)陶瓷仿古并不等于一模一样的照搬,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在仿古的基础上,引入具有当时代性的内容形式与时代精神,做到仿古但不泥古。

[1]陆建初.古陶瓷识鉴讲义.学林出版社,2014.

[2]李零.铄古铸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胡震.王原祁“仿”辨.艺术论坛,2006年第2期.

[4]谢赫.古画品录[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5]郭熙.临泉高致[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6]赵宏.中国陶瓷文化史.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

[7]陈浏.匋雅.金城出版社,2011.

[8]冯先铭.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与种类.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1期.

[9]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器物复古瓷器
瓷器迷宫的暗影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琳琅满目——中国古代器物之扇子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秋日的复古之约
中国的名牌瓷器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复古“轻”暗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