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的审美意识初探

2018-07-12 15:31张秋影云南开放大学650500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佛寺傣族建筑

张秋影 (云南开放大学 650500)

欧阳磊 (云南民族大学 650500)

一、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的形式美

之所以可将建筑称作艺术,主要原因在于其通过空间组合、色调、比例、质感等艺术语言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视觉形体框架,展示出融合表现性、空间性于一体的造型美,塑造良好的艺术形象,引起人们产生情感共鸣。佛寺建筑空间环境为人造的,可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需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样可满足。为此,当我们在研究这种建筑艺术的时候,不仅要寻求它的使用属性,而且还应当发掘它的形式美。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傣族佛寺建筑的形式美。

(一)对位与呼应

对位,实际上就是处理好建筑各要素的位置关系。假如建筑空间、造型等各要素有逻辑、秩序等关系共同维持,那必然会使得各要素和谐统一。简单的说,对位关系也可称作呼应关系,傣族佛寺建筑一般都是将各要素轴线与边线间的对应关系用来实现其的呼应关系。

(二)均衡与稳定

均衡与稳定体现了建筑的和谐统一,使建筑物呈现的视觉感更强。当代人们不仅注重物质生活,而且不断追求社会氛围的稳定与和谐,建筑的均衡与稳定体现了人们对安全归属感的追求。纵观我国,学者们大多采用形象思维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建筑物的均衡与稳定展开深入研究。1在单体建筑的外观造型上,其效果表现的很突出。傣族传统佛寺建筑没有统一的外观,造型多种多样,有些佛寺建筑对称性较强,但有的佛寺建筑结构完全不对称,一般来说,为了营造佛寺庄严神圣的感觉,往往会扩大引廊和大殿之间的空间,从而达到了成功的视觉效果。

(三)比例与尺度

建筑是立体的,因此,它在不同的方向上展现着独特的艺术美,建筑物的比例和尺度不仅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视觉效应,而且与建筑构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比例是否均衡,尺度是否合理,决定了建筑物整体是否和谐统一,众所周知,黄金分割一直被视为最理想的分割比例,它以长方形的形式呈现。目前,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佛寺建筑是整齐一律,对称均匀的,有和谐的比例关系和韵律、节奏感,各部分衔接的巧妙、严谨。可以说达到了添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境地。在佛寺建筑中,各组成构件的尺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佛寺大殿尺度较大,而僧舍,藏经阁,经堂尺度较小,既突出了佛寺大殿的庄严神圣,又彰显了其崇高的地位。除此之外,高高耸立的佛塔为佛寺建筑增添了不少色彩,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和谐。

二、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的本质美

美感属于一种视觉体验。审美价值指的是事物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价值体现。简单的说,美感是一种形象的东西,能够唤起人们的愉悦感,人们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来衡量美丑。价值关系展现出了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的一种联系。只有在审美主体的各种活动、行为中,才能看出这样的联系。人们通过一些有意识,有视觉感受的审美物体,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感受,最终形成审美价值。建筑美学的研究,是以当代建筑文化观念对相应审美的二次体验,其将社会上自行产生的一些的审美体验,变为一种理性的欣赏,最终形成了建筑美。2

(一)展现出了傣族佛寺建筑美的自然规律

主体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对事物规律的符合程度,被称为“合规律性”,其中包括了很多哲理。其存在一些主观原因,和客观规律有着差异。除了包括行为对规律的符合性,也包括了认识对规律的符合性。人在完成社会活动时,遵循生态规律,了解行为的目的性,最终感觉到“对生命活动的体验性”,并且证明自所存在的社会力量。3作为一种人的自我欣赏意识,审美也指的是在对象活动中对物体欣赏所产生的经验和感知。所以也证明了对象世界的一些验证,要得到审美体验,就必须要遵从一定的自然规律,并且在社会活动中主动的展示出自己的行为目的。

同时,对于傣族佛寺建筑的审美体验,也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傣族佛寺的布局灵活多变,随山势、地形自然分布,给人以亲切随缘的感觉,不像汉族寺院那样具有严谨的中轴对称、四周封闭的模式。寺院周围一般都有围墙隔离,围墙内自成院落,就寺院的整体规划来看,绿化用地要大于建筑用地。围绕寺院有翠绿葱郁的大树、竹林,环境安静优美。这些建筑物,不管是在文化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都承担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责任传承。对这些建筑物进行修建,也体现出了傣族的文化氛围。从建筑材质的选取(以竹木为主),到建筑色彩的运用(以黄、白等大自然的原色为主),再到群体完成建筑过程(傣族佛寺建筑一般都是村民自己建成,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最后到傣族佛寺内外部装饰,无不体现了傣族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于“真”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生命活动的自由感”。人们从经典理论中得知,美属于一种本质化的现象,建筑也应该展现出审美化的特点。合格的建筑物,除了要满足大家的欣赏性,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最终符合正常的自然规律,具有一定的生态性、现代化风格。很显然,傣族的佛寺建筑是符合这个要求的。

(二)展现出了傣族佛寺建筑的审美性

“合目的性”指的是达到某种目的和要求。而审美也具有“合目的性”,这和美感的实现,满足产生了一定的关联。实践活动属于一种符合“合目的性”的社会行为,不但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也展现出了一定的自由感。审美活动虽然满足了大家的审美需求,却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不管是哪种审美,都藏着一些关于社会和民族的文化价值。但是,审美的作用一般展现在精神功能方面,没有展现在实用功利方面,大家不可能通过审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这非常不现实。然而,其却具有一定的精神作用。因为审美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给人们带来良好的感受。美属于一种社会活动,其不能脱离社会进行。同时,审美也无法脱离真、善这两个元素。也因此,审美和人们的其他社会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4

美的合目的性体现在傣族佛寺建筑中,具体展现出了佛寺对于傣族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分析宗教在社会中的意义,发现宗教属于政治上常使用的一种统治工具,统治者利用宗教来麻痹人们的精神。宗教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大家信奉已经被造物主所安排好的命运,从而满足于目前的生活。人们一旦对造物主产生信仰,就会不断修炼自己的身心,并且树立去其他世界追求幸福快乐的缥缈理想。也因此,宗教仅仅只是消磨人们和现实搏斗的工具,促使人们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对造物主的信仰方面。很多对现实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的人,会进入虚拟的宗教世界,最终起到安慰自己身心的作用。不仅如此,宗教还将人类社会的一些哲学、道德观引进了其中,提倡将善良、美好作为主要的目标。一旦传播宗教的人在大家面前提及这些,便容易促使人们受到哲学、道德观的影响,从而对宗教产生信奉。宗教里的哲学观,影响力高过了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法律条文。所以,宗教拥有一种能“感化”人的力量,这样的力量,使得人们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使自身行为达到宗教中的行为标准。也因此,宗教变成了政治和社会的统治工具。

佛寺建筑为人们营造了非常特别的移情环境,宗教所制造出来的“亚社会文化圈”,借助一定的方法,促使人们通往天国的美好愿望得以实现。正是因为宗教里的造物主属于正义的化身,而且宗教里有很多的哲学、道德理论,所以该地方也产生了很多关于社会、宗教方面的审美情趣。

当代社会的竞争很大,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很大。在大家所处的现实社会中,几乎没有任何一块净土可供人们倾诉。宗教来自于人们的幻想,但宗教也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移情的环境。所以宗教建筑物的移情功能,仅仅只是一种人性的展现,其产生于人们的思想当中。在痛苦挣扎的人类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负担和压力,促进了宗教的形成和产生。如果人们能够采取最现实,最科学的办法来改善自身,改善社会,那么也就不再一味沉迷于虚幻、缥缈的宗教世界中,而宗教也有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无法生存而逐渐消失。这些都表明了傣族佛寺建筑实现了傣族人们精神的目的,满足了他们精神的需求。

(三)展现出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统一化特点

在审美的基本特点里,包含了关于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化。美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真与善的统一,反映出人们的真实状况,同时和具有审美感的样式进行结合,最终产生了一种良好的形象。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其含义是,美和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前者以后者作为基础,后者包含了前者。鲁迅也曾经说:“人们认为具有美感的东西,也就是对他们来说有意义,同时在生存、生活、斗争方面有作用的东西。”也因此,在大家看来存在美感的东西,一定是对人们有良好作用的东西。5

合规律(真)与合目的(善)的实践活动能够创造美。第一,人属于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第二,人的特点必须要在社会活动中才能体现。同时,社会活动也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发展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的对自然的进行改造。所谓的美感,指的是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一种现象,实际也指的是人们产生的精神愉悦感。总体来说,人们会在符合规律的社会活动中感受到美,反之则无法感受到美。

而傣族佛寺建筑则属于符合规律性、目的性的一种社会产物,大家借助对社会活动的体验,以及自然世界的改造,总结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且将其作为依据,建立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一种建筑体态,实现了真与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以此建筑物也展现出了能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一种元素,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注释:

1.仲德昆.建筑环境中新老建筑关系处理[J].东南大学研究生论文

2.斯心直.西南民族建筑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155-164.

3.曹成章.傣族社会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1.

4.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1-54

5.扬辛 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1

参考文献:

[1]仲德昆.建筑环境中新老建筑关系处理[J].东南大学研究生论文

[2]斯心直.西南民族建筑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3]曹成章.傣族社会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4]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5]扬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佛寺傣族建筑
诗家与僧家的因缘——唐诗中佛寺上人房(院)书写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傣族:亲水的民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