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行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530000)
毛南肥套汉化之意为“还愿仪式”,是毛南人祈求人丁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肥套历经风雨沧桑,有过兴盛与低潮,是毛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成为广西地区傩文化的代表之一。“肥套”主要以家庭为传播空间,以民间祭祀为传播方式。因此,非遗传承人是传统文化传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不仅仅是非遗文化的继承者,更是其发扬者与坚守者。所以说非遗文化的保护,必然无法绕开其传承人。这里所说的“非遗传承人”有两种含义,其一毛南大众群体视角下如何看待“非遗传承人”(毛南肥套师公)角色转化,这主流群体的对毛南师公的看法;其二是以非遗传承人自身的视角如何看待自己,他们自身对于这种仪式活动的看法。这两者观察角度虽有不同,但他们的着眼点都围绕在“传承人”上。
早期大众群体对毛南师公是相当尊敬的,笔者在当时的史料中可以窥知一二。据考证,早在清代乾隆时期,毛南肥套师公称位为“鬼师”、“尸公”,这个称位在地方志书中均有记载。因为志书是由文人所编写修订,当时的地方官府进行审查,所以毛南肥套“鬼师”是被当时的主流认识所接受的、认同的。而且毛南肥套师公自己也认同“鬼师”的称位,这点在考察中也得到了传承人谭益庆等人口述验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在下南乡收集到4幅清朝乾隆年间的古彩画,其中一幅是三界公爷的画像,在画像的下半部,明确记载着“鬼师”的称号。作为能与神灵沟通(此处神灵是正面的神)的人,老百姓是信奉这些神灵的,祈求得到神灵的庇护,而毛南“鬼师”又是所信奉的神灵在民间的“代理人”,与神灵进行沟通,传递神灵旨意,基于他们这种社会功能,会做法事的毛南肥套“鬼师”的社会地位自然是比较崇高的,受人尊敬。时至今日,虽然是时代在更迭,但毛南人民间信仰传承未曾消退,他们依然信奉自己的神灵,因此能与神灵沟通的毛南师公,对他们的尊敬也未曾改变。
同样的,毛南肥套仪式的师公对于自己身份也是认同感强烈。他们认为自己是三元公在民间的化身,三元祖师则是能与所有神灵沟通,他们称自己为“三元祖师的弟子”,为什么叫弟子,自面具图片。面具是祖师的象征,只有三元祖师的面具覆半面,盖至额头,露出下半张脸,其意思是“我”秉承了三元祖师的法力,但并不是真正的三元祖师,为了表达其尊敬,所以使用半张面具。而代表其他神灵的木面具都是完整佩戴的,代表了一个完整的神。也正是民间的信仰力量的延续,毛南肥套“鬼师”几百年来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没有改变。
在此次环江考察之前,笔者一直对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心之向往,渴望近距离的接触非遗文化,也总想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当有幸参与这次毛南肥套的田野考察,内心不免有些激动。在此行的队伍中,我是唯一一名高校在读学生。作为在校的音乐学后辈,十分珍惜这次田野考察的机会,能与民族音乐学的专家同行考察,记录了多种多样的仪式活动,并和毛南肥套仪式的“国家级”传承人密切交流,有机会像他们学习的毛南肥套仪式中简单的舞蹈动作,对于这次考察活动我内心充满感激。在考察工作中,我的任务是负责材料的整理与音像口述的记录工作,并谨记以“学习”为根本目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也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片“世外桃源”,便是想探寻非遗文化的传承脉络,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完整的对毛南族肥套仪式及其衍变进程进行梳理,从而以局部见整体,宏观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总结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并以现存的音乐形式倒溯历史,最终为我国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新的经验。
通过这次非遗文化田野考察,作为一名音乐学专业的高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坚实的音乐学基础做支撑,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搜集与保护的工作时才做的详细具体。现阶段“学生”身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尽可能的去接触、了解与非遗文化音乐相关的内容,有机会进行田野调查甚好,收集、记录宝贵的非遗文化,让这些“濒危”的文化继承发扬下去,这个责任不仅仅是音乐学的学生,更是广大年轻人都要肩负起来的使命。中国作为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支持起大国姿态、屹立世界之林,但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之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往来更为密切,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是愈发的重要。因此,面对非遗文化保护的重任,强烈责任感使“我”别无选择。
在这乍暖还寒的初春之季,结束了为时七天的环江毛南肥套考察工作。回顾这次田野考察的点点滴滴,环江县的怡人风景、热情好客的毛南村民、神秘的肥套仪式都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在返程的高速上,笔者看着路边飞驰而过的房屋农田,心中不免思绪万千。在面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南肥套时,虽然大家有着的不同身份及背景,其终极目的是为保护国家文化而尽自身之力。交错是深度的交融,传承人自身的使命感、学者的保护、以及高校学生的各方面的合力,才使得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蓬勃发展。这也告诉我们,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不是一方力量可以支撑的起,是一项多方合力的工程,也只有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之下,灿烂的传统文化才可永葆青春,在新的时代里迎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