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可 (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130024)
在当今诗坛,各种诗歌奖项层出不穷,有国家级的诗歌奖项,如“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等;各种组织机构设立的诗歌奖,如“徐志摩诗歌奖”、“未名诗歌奖”等。也有许多文学刊物设立的诗歌奖,如“《人民文学》诗歌奖”“《诗选刊》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和“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十月》诗歌奖”等。此外,还有各种各样不容易归类的诗歌奖项,如“红高粱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等。诗歌奖之多,盛极一时。而且,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诗歌奖的物质奖励也是一年上一个台阶。1万、2万、5万的诗歌奖金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达到10万、20万。靠诗歌奖实现“发家致富”也似乎成了可能。
此外,“网络诗歌奖”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各种网络平台的建立,如微信、微博等,极大地拓宽了诗歌交流与创作的途径,使得诗歌活动不断繁荣进步,诗歌奖的评选也越来越呈现出网络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来。如由北京文艺网主办的“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以及由新诗歌网和新诗歌月刊编辑部独立主办的“新诗歌2003年度大奖”等。网络诗歌奖的评奖对象发生变化,随着网络诗人的大量出现,越来越多诗歌奖将关注的焦点移向他们。如2016年8月举办的“‘新诗百年’中国百位网络诗人评选活动”,其活动宗旨是“评选出优秀诗人和优秀作品,让网络诗人得到社会和大众的关注,让优秀的诗歌作品不被历史的洪流埋没。”网络诗歌奖的设立,既可以让更多可观的“远离”诗坛的民间优秀诗人的诗歌作品为大众所知,又可看到在一个大众化、泛民主的网络空间进行的新诗阅读建设所遭遇的各种反应、论争。
诗歌奖评选结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诗坛的发展情况。如果评选得好,可以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诗选刊》的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的评判规则是这样表述的:“我们放弃由不同见解达成的均衡结果,表达不妥协、有生气的独家态度,最大程度地保持与本年度最高诗歌理想的契合”;评选标准是“诗人的创造力、影响力;作品的价值和个性;持续的作品生命力和恒久感;诗中展示的诗人的尊严和境界。”从这可以看出,《诗选刊》的诗歌奖评选的标准更加公平公正,视野也更为开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更加注重诗歌本身的价值与品质,这些都使得奖项的评选更为专业,也更能得到诗歌界的广泛认可。诗人黄礼孩举办的“诗歌与人”诗歌奖在2011年将奖项颁给了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与此同时,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颁给了特朗斯特罗姆。这种微妙的重合,显示的是共同的价值认同。反之,则可能败坏诗歌风气与诗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2016年4月,诗人唐诗凭借作品《在暮色中赶路》获得“《遂宁日报·华语诗刊》第二届陈子昂诗歌奖”,但获奖后不久,其作品被曝光抄袭诗人金铃子的作品。随后,金铃子迅速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准备将唐诗告上法庭。而唐诗一方表示坚决应战,绝不含糊。最后的结果是,金铃子自己给自己搭梯子下台,上演了一场贼喊捉贼的闹剧。虽然事件一时间平息,但已经给诗歌本身的形象造成严重打击。
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关注,老牌诗歌奖项对新诗人和民间诗人的关注度不高,其获奖者大多是诗坛名家和“老客户”。“据统计,在《人民文学》一共30期的发稿情况统计,在101人发表的作品中,各种名人和‘老客户’以及权威的发稿占据90%,新作者仅占10%。但是,我们看一下现如今的中国诗坛的诗歌创作情况就可以发现,民间的无名诗人占有90%以上,而真正有实力的诗人也90%在民间,但他们就是一辈子也很难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一首自己的诗歌作品。”2016年10月,吉狄马加的作品的诗集《我,雪豹……》获得由《人民文学》和甘肃天水举办的“李杜诗歌奖”头奖。而事实上,《我,雪豹……》在两年前早就已经获得了《人民文学》的诗歌大奖,此次获奖的作品只是形式有所不同,《人民文学》两次将大奖颁给上级领导(吉狄马加当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此种行为不得不令人深思。此外,《星星》《诗选刊》的评奖情况也多如此,青年诗人和民间诗人获奖者凤毛麟角。作为文学界的权威诗歌奖项,表彰为诗歌繁荣作出巨大贡献的诗歌名家无可厚非,但对于不断涌现的青年诗人和长期远离诗坛的民间诗家的沉潜创作,这些奖项是否也应该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鼓励、支持、认可他们的诗歌创作,毕竟他们才是未来诗歌繁荣的主力军。
就当前的诗歌奖的整体状况而言,还是有不少值得信赖的奖项,评选出诗人和诗歌作品也得到了诗坛的认可和接受。但其中也有些诗歌奖项的评选结果是令人怀疑的,所依据的并不是诗歌精神,而是所谓的权利、金钱和利益交换等。如果诗歌评奖不是以诗歌为本位,而是听命于“出资人”或组织者的意志,那么这样的评奖是不可能让人信服的,也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关于诗歌奖的评选,不在于评委人数的多少,也不在于是哪个机构来评,重要的是评选者的视野是否开阔、品质是否高尚、标准是否一致,更加重要的是评选者要坚持一切从诗歌本身出发、拒绝外力介入、严守标准的底线。从现如今的诗坛来看,依然存在着很浓厚的江湖气息。而我们诗人自己的创作,应该固守好自己创作的根,不断地向世界优秀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化学习,以诚实和真实的姿态接近中国诗坛,要摒弃诗坛的门户之见和狭隘圈子,追求诗歌的本体性,做一个真正有实力和让人信任的诗人。从以上来看,是否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认真学习,安静写诗,为诗坛贡献更好的诗歌作品。
参考文献:
[1]林莽.《2015中国年度诗歌》.《编后记》.漓江:漓江出版社,2016,251—252.
[2]刘波.《在超越和创新中登场——论90后诗人与诗歌》.《诗选刊》,2011年第4期,第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