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美学思想初探

2018-07-12 15:31山西师范大学04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君子万物美学

张 超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

一、前言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割裂。儒家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电影《孔子》中,在春秋社会转型期,克己复礼的孔夫子是不得志的,惶惶如丧家之犬。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大抵是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的,从此,儒学成了皇帝统治天下的理论基础,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成了所谓的“道统”。

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在时代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被浪里淘沙、推陈出新,儒家文化相对于今天的时代而言,已经不适应历史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孔子的美学思想中,其语录中关于美学的,也较为零碎分散,但是就其寥寥的几句,却包含了孔子的美学思想所揭示了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奠定了儒家美学在传统美学中的艺术基础,为我国艺术理论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二、中和之美

“中和”美学思想,是对“美”本质问题进行的辩证观。“美”,生于万物之中,既依托于万物,又高于万物。先秦诸子百家受原始思维的禁锢和影响,大都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学派对“天人合一”的探索沿袭,是认同了原始思维的模式,即万事力求适中,并将其纳入美学理论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水除了外在寓意活泼,内在代表“智”,山除了外在寓意浑厚,内在代表“仁”。这句话的意思是,智慧的人,性情像水一样活泼,不停流动;内心仁义的人,像大山一样静谧,深厚祥和、稳重不移。这句话中的两个审美主体——“智者”和“仁者”,表达出孔子对于君子的双重要求,君子应该像水那样永不停息地进行求索求知,同时应该像大山那样沉稳祥和。这句话中的审美对象,并非就是我们眼见的山与水,对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时,使用的审美客体“山”、“水”而是“山”、“水”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

因此孔子美学思想高度重视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思想境界,把审美看作是指导人们的提升方向的重要精神手段。把对于君子的要求比作山与水,让山水具有人化的美学色彩,转达对君子的要求,既满足了人们客观对山水的审美印象,又表达出对句中“智者”“仁者”二者主体进行审美,给予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中可以反关,审美客体生于万物之中,而只有为审美主体合为一体时,才高于万物。“知者”和“仁者”从山水中反窥自身,依托山水物化自身的审美意愿和审美情趣,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融为一体,构成“天人合一”的审美高度。孔子强调内在与外在融合统一,形成“天人合一”。

孔子的“中和”美学观便是建立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之上,并进行相应的变通和融合,是具有高级智慧的美学思想。“中和”思想站在辩证统一的角度,系统阐述审美过程中审美思想产生的意义和内涵,适当把握度的界限,使审美更加辩证性、全面性、思维性。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存在两极分化的同时也存在中立的思维模式,“中和之美”的审美思想将审美活动中矛盾的事物和谐统一,将主客体有机结合,对我们现代美学理论研究过程中理解审美活动、定义审美界限、把握审美意蕴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仁学之美

孔子语录中,涉及审美的艺术观,大多是一种人文理想,是一种以关怀人为终极目的理念。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从而决定了其思想的伦理化性质。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孔子积极推广周朝礼乐的思想,强调“礼”对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礼”在孔子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主张“复周礼”,孔子美学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其实质是伦理化美学,更是一种手段,去教育、培养、完善人。通过美学思想去教育、培养、完善一个人,是对人的心性中“礼”、“仁”进行的修炼。美学是扎根于生活,存在于现实,人心性中如果没有“礼”、“仁”,那么他就无法参透生活中的美学意义。人对于事物的感知,都是由第一感受的直接反映,要想感到事物中更深层次的美,就需要具有美学修养,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陶醉于万物的美学艺术之中。孔子认为艺术不单单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孔子思想是仁学思想,而孔子的美学思想又是关怀人文的终极理想,因此孔子美学体系的实质,就是要从关怀人文出发,培养人文具有“仁”的心灵,提倡人文具有道德礼仪,倡导大家要完善自身,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身,达到“仁”的境界,若想通过审美艺术表达出对人文的理想,就必须重视艺术的现实意义。所以,“仁”是具有实践性的,孔子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必须依靠自身,努力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主观精神的情感表达,更要进行社会生活的不断历练,注重仁爱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表达与社会规范统一起来。审美和艺术存在于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之中,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

四、美与善的统一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观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于文字间;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观风”寄托意志于旋律之中,但是艺术除了要来源于生活,表明自己的诉求,还应追求文辞形式的外在美,还要有对善恶的教诲。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雍也》)。文字意思是,质朴多过了纹饰,显得粗野,纹饰多过了质朴,显得虚浮,这是孔子对于君子的告诫,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告诉君子要有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该有的样子。体现出儒家美学思想与传统伦理道德,交互交融这句话强调“质”与“文”的统一,强调君子要内外兼修,不仅要有外在的修饰,比如服饰或者礼仪,更重要的是要修心,修自身的道德品质,要求君子,内在要有性情,外在要有礼仪,但性情不可直率地表达,礼仪不可太过恭敬,内外兼修,才可以被称为真正的君子。

“文”与“质”的对立统一,反窥“美”与“善”,都是两两交互其间,代表了孔子美学思想是审美标准,这是美学在价值观念上的体现。孔子美学的核心是美与善,同时也是孔子的审美理想。我们把儒家人文思想中,“质”和“文”对君子的重要范畴,映射出美学思想中“美”和“善”对于美的重要范畴。就像君子离不开“质”和“文”,美也离不开“美”和“善”。美离开了“善”,美会显得虚表,美离开了“美”,美就会显得粗野。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必须达到以善为前提的善美,使内容和形式完美融合,才具有审美意味。

“文”和“质”映射在美学中,“美”就是“文”,“善”是“质”,所以内容跟形式,缺一不可。艺术作品也是一样,其主题、格调、色彩、构图等方面必须完美结合,才能称得上是有审美趣味的艺术品,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文质兼备,只有内容缺乏形式,则显干涩;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则显虚浮。孔子的“尽善”、“尽美”体现出对艺术的终极理想,是评价艺术的最高标准。孔子认为在美与善中,善是美的前提和基础,艺术作品要力求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使作品起到审美与教化的双重功能,只有达到尽善尽美,才能使人领悟艺术中的美妙,实现最高层次的审美。

五、结语

庞大的儒家文化中,孔子美学思想是组成儒家思想的一块基石,儒家美学体系正是被这些美学思想所深刻影响。孔子的美学思想中,对于审美的态度,超越了普通大众浅层审美和艺术本身,但又回归于艺术本身的一种辩证统一。这种辩证统一,体现于中国现代美学中,指导了对人文价值追求的大方向。

中国现代美学中若想构建,具有时代意义的美学体系,就要有“美发源于万物却超越万物”这种超越审美,还要有回归艺术本身的人文理想,二者有机统一,去指导审美与艺术,才能体现出有人文价值的艺术追求。孔子的美学思想生于万物,源于万物,既依托于万物本身,又超越于本身,超越审美和艺术本身的,符合生活与美术的现实规律,《论语》中所蕴含的儒家美学思想与美学精神值得我们现当代艺术家探索和借鉴,以此构建中国的现代性美学。

参考文献:

[1]姜小丽,尹正茂.浅析孔子美学思想[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2]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J].新长征,2010(07).

[3]朱松苗.浅谈孔子的仁学美学思想[J].名作欣赏,2010(05).

[4]梁光焰.对孔子美学思想研究范式的反思[J].船山学刊,2017(02).

[5]雷鸣.略论孔子的美学思想[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02).

猜你喜欢
君子万物美学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盘中的意式美学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外婆的美学
君子无所争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纯白美学
有君子之道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