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
【摘要】低丘陵地带属于高效农业重点发展地区,在农业生产发展中水源非常重要是,但是低丘陵地带传统的灌溉方式比较落后,不能满足高效农业的发展。本文对低丘陵地带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通过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促进低丘陵地带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丘陵地带;节水灌溉技术;实践
一、节水灌溉技术介绍
(一)喷灌节水技术
喷灌节水技术是低丘陵地带节水灌溉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喷灌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机械水平比较高,灌溉均匀,灌溉系数较高。而且对于低丘陵地带的土壤来说,土壤的渗透性通常比较好,通过喷灌还能够对区域内的湿度以及温度进行适当调节。但是噴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前期投入比较多,需要准备相应的喷灌设施,还需要设置输水管路,而且喷灌在实际灌溉的过程中还会受到风向的影响。
(二)滴灌节水技术
滴灌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滴灌与喷灌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滴灌侧重局部灌溉,灌溉分布不均匀。现阶段在低丘陵地带灌溉中,滴灌的应用范围还比较小,因为在布设滴灌时比较复杂是,滴灌的布设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势等因素,还要重视毛管的布设,对毛管布设的运行路径进行科学的设计。所以说滴灌的投入较大。滴灌节水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为,能够实现针对性灌溉,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并且能够保证农作物的供水需求,提升灌溉的有效性。
二、低丘陵地带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
(一)集雨灌溉
在低丘陵地带节水灌溉中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一般来说丘陵地带的灌溉用水为:丘陵湖泊、径流、河川以及拦截起来的地表径流等。而这些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说在节水灌溉中可以将自然降水纳入灌溉水源之中。由于低丘陵地带的地势等原因限制,不能修建大规模的水利项目进行雨水收集。所以可以修建水窖,利用水窖收集雨水,并且将收集起来的雨水用于灌溉,从而起来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实现节水灌溉。
(二)修建节水灌溉工程
低丘陵地带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离不开相应的节水灌溉工程,所以要注重节水灌溉工程的修建。首先要结合低丘陵地带实际情况构建防渗渠,防渗渠主要是在常规灌溉中应用。在以往的常规灌溉中,由于灌溉水渠存在渗漏情况,所以在实际灌溉过程中会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情况。修建防渗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的渗漏,同时科学的防渗渠设置还能够实现水源的有序调配,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在修建防渗渠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渗渠类型。常见的防渗渠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浆砌块构建起来的防渗渠、混凝土构建的防渗渠;塑料薄膜覆盖的防渗渠。
其次,要对低压情形下的管路灌溉进行设置,在一些低丘陵地带修建沟渠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埋设地埋管,通过地下管道实现灌溉。管路灌溉与沟渠灌溉相比优势十分明显,不仅输水的速度快而且灌溉消耗的成本比较低,能有效的落实节水灌溉。
最后,在低丘陵地带农业灌溉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还会导致土壤板结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而应用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变更微小气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三)重视灌溉地表
在低丘陵地带灌溉中地表灌溉具有一定的节水优势,在沟渠灌溉以及菜畦灌溉中十分适用。但是在以往传统的地表灌溉中,水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对地表灌溉进行改造能够起到很好的节水效果和灌溉效果。首先在进行地表灌溉的时候先对土壤进行平整,然后将以前的大菜畦改为小型菜畦,并且使用输水地膜对灌溉区域进行覆盖,防止灌溉水源渗入地下。这样的改造方法十分简单,而且实际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所以可以在低丘陵地带灌溉中广泛应用。
(四)在低丘陵地带灌溉选取适当农艺作为辅助
在低丘陵地带灌溉中主要的目的还是保证农作物生长对水源的需求,所以节约灌溉要遵循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保证农作物供水。在农作物经营中可以选择适当农艺辅助灌溉,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首先,解疑选择调亏灌溉,这类灌溉方式主要是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时,通过多类养料的协调,增加农作物的总体产能,控制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其次,可以选用分根交替,在低丘陵地带农作物传统灌溉中,通常是先湿润农作物固有根系,然后再对农作物整体进行浇灌。而运用分根交替的新式灌溉技术能够调整土体湿润步骤。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人为调控控制区段内的土壤情况。最后低丘陵地带水稻作物的灌溉中可以选择偏浅的湿润灌溉,根据水稻生长情况控制灌溉水量,如:在水稻抽穗时期保持田间薄水,在水稻后续成熟时期保持地块湿润即可,以此实现节水灌溉。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但是近年来水资源紧张问题日益凸显是,所以在农业生产中一定要节约用水。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节水灌溉技术逐渐兴起并且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本文研究分析了低丘陵地带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首先对低丘陵地带的两种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研究了节水灌溉技术在低丘陵地带的实践应用,希望通过以上分析研究能够有效提升节水灌溉技术在低丘陵地带的应用水平,促进低丘陵地带的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福,吴卫熊,卢兴达,何昌.丘陵坡地木薯高效节水灌溉实用技术研发概述[J].广西水利水电,2017(02):85-87.
[2]卢碧芸,施六林,王艳,王翔翔,吴炜,李雪莹.丘陵地区特色经济作物喷灌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5):178-181.
[3]李斌,王盼.低丘陵地带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及实践[J].陕西水利,2016(01):172-173.
[4]潘伟,吴卫熊.广西丘陵山区蔗区水利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节水灌溉,2015(09):91-94.
[5]袁寿其,李红,王新坤.中国节水灌溉装备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建议[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33(01):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