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校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不仅涉及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学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还涉及社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学校德育课程与社区治理的一体化是现有的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补充,社区治理活动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隐性课程机制,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推动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社区治理还可以有效联结青少年学生的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推动青少年学生成长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和谐发展的道德人。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德育课程与社区治理的一体化,可以开展“学校-社区”道德行动计划及治理机制,让儿童去发现、分析、解决社区道德问题,参与社区治理,在社区治理活动及道德行动中实现道德品质的全面成长。
关 键 词 社区治理;德育课程;课程一体化;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6-00-04
当前,伴随着学校德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德育课程整合、优化的迫切需要,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的关注。但是,在当前的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德育课程以及德育活动限制在学校范围之内,而没有充分重视学校德育与外部环境、社区资源的有机整合,从而造成了德育课程及德育活动的狭隘化。事实上,学校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不仅涉及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学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还涉及学校外部社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学校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不应当只是学校内、学科之间课程资源一体化建设,它还应当包括更为广阔的社区生活及其德育资源的一体化建设。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必须注重学校德育与社区生活、社区治理活动的有机联动,从而改变学校德育工作过于重视校内活动,而忽视了社区参与治理的弊端。通过构建一种以“学校-社区”为轴心的德育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治理活动及道德行动,从而为培育更为健全的道德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社区治理:内涵及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学校德育课程与社区治理的一体化建设对于青少年道德成长的重要意义,我们首先需要对“社区治理”这一概念加以分析和理解。“社区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观念已经愈来愈为大家所熟知。在西方国家,“社区治理”是超越于“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它强调社区居民作为道德主体和公民主体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在履行自身的道德责任以及公民义务的过程中,促进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改善。而在社区治理的活动当中,社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也将在无形中得到发展、提升。而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也正在代替“单位”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社区治理作为基层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断得到发扬。[1]2000年以来,我们的社区建设也开始由原先的“社区管理”逐渐向“社区治理”转型。这种新型的“社区治理”的基本内涵就在于,它强调把社区的管理权归还给社区居民,鼓励社区居民自主、自觉地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从而实现多元化的合作治理。[2]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道德主体性及社会责任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有助于社区居民的道德品质以及社区的道德氛围的提升。
从“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的转变,并不只是文字表达方式的改变,它所体现的更是社区管理模式和观念意识的深层次转变,它对广大民众(包括社区中的成年人以及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格以及公共精神的发展都可以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社区生活是人们每天都在其中经历的生活,社区治理及其实践不仅可以推动社区的发展,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公民及道德教育的机制,它可以促进人们的道德观念以及公民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正如约翰·杜威早已注意到的,道德教育工作必须避免学校与社区生活的割裂,因为“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社会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3]显然,没有了社区的治理活动和道德行动,人们的道德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发展就失去了重要的社会生活基础;社区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意识和文化习俗的聚集地,它事实上起着非常重要的“隐性德育”的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促进人们的道德品质发展。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理解和体验也首先是源自于对身边的社区生活的理解、体验,社区的文化、觀念及道德氛围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社区事实上是学校之外的“第二德育基地”,社区治理是学校课程之外的“第二课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学校德育与社区治理活动的有机联系,通过社区生活来稳步地推进道德价值观的传递。
二、走向社区治理: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必要途径
如前所述,学校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不能离开社区治理活动,社区治理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机制,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青少年学生道德品格的发展。因此,走向社区治理,发挥社区治理的德育功能,是推动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惟有通过社区治理与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青少年学生的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才能实现有机统一,也才能使青少年学生养成健全的道德品格。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道德教育背景下,学校德育与社区治理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它是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途径。
首先,社区治理是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补充。如果学校德育课程仅仅停留于学校、课堂层面上,而不与更为广阔的社区生活相接触、相融合,那么它就无法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必要的生活基础。通过把青少年学生引入社区治理的活动当中,可以促使他们将学校和课堂中所学得道德价值观运用于生活实践,加深他们对于道德价值观的理解,内化这些道德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社区治理是至关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它是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补充。社区治理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了学校生活所无法提供的道德实践平台,它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失去了这个必要的补充,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将是割裂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欧美国家的学校德育工作往往都非常重视学校与社区生活的联系,他们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区治理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美国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就倡导通过社区的“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促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4]由此可见,社区生活以及社区治理是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延伸,它对学校德育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学校德育如果缺乏与社区生活有机联结,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妨碍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最终也就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下降。
其次,社区治理是有效联结青少年学生的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必要途径。社区治理是青少年学生的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纽带,通过社区治理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生活融入社会生活。如果学校德育只是在班级或课堂内部展开,而没有引导青少年学生走进社区生活,那么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分裂将难以避免。在一个缺乏社区治理活动的道德教育体系当中,作为个体的青少年学生与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是相隔离的,而这种隔离将使得青少年学生失去成长为成熟的社会人、道德人的机会,甚至使青少年学生成为孤独的、冷漠的个体人。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德育工作有必要走出狭隘的课堂生活、走进社区生活,在社区生活的参与治理中引导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格成长。通过引导青少年学生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可以让他们从公共的视角来看待个体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体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惟有通过社区治理以及社区的道德生活,才能有效地避免个体与社会的疏离,才能使青少年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道德责任感以及社会使命感,最终真正成为一个积极的、负责任的道德人。
最后,社区治理是推动青少年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统一的重要实践平台。学校德育课程的狭隘化及课堂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的分裂。事实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并不具有天然的统一性,道德认知也不具备完全地指导和控制道德行动的能力。缺乏社区生活、社区治理支撑的道德教育,往往仅仅是一种道德认知的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的分裂问题,从而也就无法使青少年学生真正成长为“整全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德育有必要与社区治理及道德行动进行有机的整合,运用社区生活资源实现德育课程、德育工作的一体化,在社区活动中更好地实现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的统一,克服道德品格的分裂。因此,真实而有效的道德教育,必定是理性与生活、认知与行动相结合的教育,它需要广泛的生活基础。通过社区的治理活动,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一种生活的、实践的教育,而不是知识的、灌输的教育。社区治理事实上为道德教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生活的、实践的平台,它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将课堂中的道德知识运用到社区的生活实践当中,从而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的有机统一。
三、“学校-社区”道德行动计划: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策略
学校德育课程与社区治理的一体化建设,可以使学校德育与社区生活获得紧密的联结,推动德育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有机统一,从而更好地提升学校德育的效果。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课程与社区治理活动的一体化,需要怎样的策略来实现这种一体化?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德育课程与社区治理的一体化建设,我们可以推进一种“学校-社区”道德行动计划,让儿童在社区生活中发现道德问题、分析道德问题,进而解决道德问题,从而在道德行动中实现道德品质的成长。
首先,“学校-社区”道德行动计划立足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去发现社区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这些道德问题往往是多方面、多维度的,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发现和探索是青少年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开端,也是在社区治理活动中发展自身的德性品质的开端。学校和教师引导青少年学生去发现社区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意味着“青少年学生不能只是成为社区生活的被动接受者、社区道德事件的被影响者”[5],而是应该成为社区生活、社区道德问题的主动发现者、探索者和建构者。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引导青少年学生去发现社区生活中的多维度、多方面的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包括:(1)社区的公共道德问题,比如社区居民在公共场合不讲公共道德,缺乏基本的文明礼仪,破坏公共物品,不遵守公共道德秩序等;(2)社区的生态伦理问题,比如社区居民没有生态保护意识,在社区的溪流中随意倾倒污染物,或者恶意破坏社区的绿化以及树木,对社区生态环境造成损害;(3)社区的公益慈善问题,比如社区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不仅没有获得社区的帮助和扶持,反而遭受了各种歧视性待遇等。基于此,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去发现身边社区的道德问题,让学生形成一双发现道德问题的敏锐的眼睛。借此,可以不断地增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理性思考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更深刻地去理解和体验社区生活中的各种道德困境,推动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无疑是青少年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方面。
其次,“学校-社区”道德行动计划还应当引导青少年学生去分析社区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为有效地治理及解决社区的道德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社区道德问题的形成往往都是有原因的,而对于这些原因的分析和探索,可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分析能力和道德理性思考能力,并且推动学生以更高的道德责任感及道德精神去解决社区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比如,对于社区生活中的溪流、湖泊或者绿地的破坏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反思,为何这些违背生态道德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些行为的产生是因为社区民众的生态伦理意识的低下,还是因为社区管理的规章制度及道德规范不够严明?另外,社区生活中的生态破坏问题,是不是也与社区里边的污染企业、加工厂等有关?这些污染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对社区生態环境造成了伤害?同时,有关社区的公益慈善问题,学校和教师还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去分析为什么社区中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弱势群体等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等等。通过引导青少年学生去分析和反思这些社区道德问题,可以推动他们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社区的公共道德、生态伦理、公益慈善等方面的问题,使他们通过社区实践不断地检验和反思德育课堂中所习得的道德价值观,这也就更有效地联结了学校德育与社区实践,使学校德育超越了狭隘的课堂生活,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系统的支持。
最后,“学校-社区”道德行动计划不仅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去发现、分析社区道德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去解决这些社区道德问题,通过积极的、主动的社区治理活动来改善社区道德状况。当社区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道德不良现象时,比如社区公共物品被破坏、社区公共秩序一团乱、社区生态环境被污染等,教师、学生以及学生社团可以通过团结合作的方式,共同寻求对问题的解决。在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力量的薄弱性,因而可以通过发动家庭、社区机构等多元力量,让学生与家长、社区居民一起参与社区的公共治理,从而弥补学生力量的不足。比如,可以成立家校合作协会、社区教育合作委员会等机构[6],使青少年学生在解决社区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借助家庭、社区的力量,在更大范围内团结各方面的人员及机构,从而在社区道德治理中形成合力,促进社区道德问题的解决。这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问题的解决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在社会合作中的团结精神,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公民意识。通过社区治理的参与,青少年学生可以坚定自身的道德信念,培养自身的稳固的道德意志和品质,锻炼自身的道德行动能力,从而成长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公共精神的道德人。
参考文献:
[1]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0.
[2]麻宝斌.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11.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77.
[4]Susan Meyers. Service Learning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Settings [J].Clearing House,1999,73(2):pp114-117.
[5]叶飞.公共交往与公民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26.
[6]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01.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