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2018-07-11 07:27刘珺珺李慎中
求学·文科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晴隆县塞罕坝区域

刘珺珺 李慎中

【热点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断及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被提出和得到重视,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因此,2018年高考地理将更加倾向于考查人地协调观的价值取向问题。

【必备知识】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给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

(2)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如生物、土壤的破坏,造成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的现象。

2.环境问题成因、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环境问题

的成因 ①人口增长过快,形成庞大的人口压力(社会系统);②经济规模扩大,资源、能源消耗增多(经济系统);③传统发展模式下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开发速度超过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资源短缺、生态破坏);④人类将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

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 ①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压力;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③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④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力度;⑤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⑥加强国际协作等

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意义 ①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②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多元化,增加附加值;④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关键能力】

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1)危害: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包括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如河流上游水土流失一方面会导致地表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另一方面会使中下游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旱涝威胁加重等。

(2)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要素分析,人为原因多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要结合区域特征来具体分析,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成因。过度垦殖、农牧争地是农牧交错地带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度放牧、开矿是内蒙古草原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樵、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西部绿洲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

(3)治理措施: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找出对应的措施。治理措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生物及农业技术措施等。

2.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

(1)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区域特征限制其发展,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人地关系矛盾。

(2)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措施

①对准问题,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使洪涝威胁加重。

②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要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

【试题预测】

1.阅读材料,回答(1)~(3)题。

塞罕坝林场海拔为1010—1940米,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但因过度围垦、采伐,塞罕坝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贫瘠的沙地终于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在塞罕坝植树造林,最适宜的树种是(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

(2)在塞罕坝地区造林,荒山北坡比南坡树木成活率更高,其原因是北坡( )

A.日照时间长,辐射多

B.蒸发弱,土壤水分條件较好

C.降水较多,水源更充足

D.冬春季节风力小,低温冻害少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缓解水资源短缺

C.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D.减轻风沙危害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晴隆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石头多,土层薄,以种植玉米为主,庄稼长不好,当地有“晴隆的石头会长高”的说法。2000年晴隆县成立了草地畜牧中心,带领一部分农民种草养羊致富。2012年,县里大力发展草场经济,养羊业成为其龙头产业。

由于草地畜牧中心种羊数量有限,农户自家的地少,种的草少,大多是放养,结果瘦死、病死的羊多,存活的羊品质不好,很少有被收购的,农户致富不成,反受损失。而马丁村则成立了养羊合作社,经营得法,经济效益显著。下图为晴隆县的地理位置图。

(1)分析“晴隆的石头会长高”的原因。

(2)说明晴隆县由种植玉米为主转为以发展草场经济为主的原因。

(3)推测马丁村养羊业经济效益比野卖冲村好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晴隆县以养羊业为龙头产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B (2)B (3)D

2.(1)晴隆县地处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或典型喀斯特地区),地形起伏大(或地表崎岖),土层薄,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因为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植被遭到破坏,表土不断流失,故而“石头不断长高”。

(2)草场经济比种植玉米需水量更少,山区的水热条件更有利于草被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经济效益高;而且发展草场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治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

(3)与野卖冲村比,马丁村改分散饲养为集约化饲养,合理配置资源,适当扩大规模;引进适合本地的优良种羊,加强与草地畜牧中心的合作,并获得专业的养羊指导;加强与当地肉类加工厂的合作,进行生产专业化;因此,经济效益比野卖冲村好。

(4)赞同。晴隆县发展种草养羊业,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又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产生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不赞同。晴隆县全县都发展养羊业,盲目扩大规模,造成县里的种羊配给不足,再加上防疫饲养等指导和服务不到位,容易导致农民养殖亏损。(以上观点二选一即可)

猜你喜欢
晴隆县塞罕坝区域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晴隆县2021年老干、老教、关工委工作培训会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
晴隆县关工委到三合村举办科普知识培训班
晴隆县老年羽毛球队参加全省比赛获奖
分区域
晴隆县委离退局进行“慈善一日捐”活动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