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8-07-11 03:19禤美琦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成因高职院校对策

【摘 要】本文分析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成因是教师学术道德意识薄弱、学校学术道德养成体系缺失等,提出提高教师自身学术道德修养、完善以学术道德为目标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学术评价要求的人事考核制度等对策,以达到逐步规范学院教师学术道德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学术道德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013-03

目前,高职院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进入加强内涵建设的阶段,尤其是要重視应用性科研对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重视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以研促教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大都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其中大部分教师也来源于从中职教师,相比较本科院校普遍缺乏科研底蕴,在科研工作中更容易出现研究水平低、学术道德失范等不良现象。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学术道德等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势在必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为了促进科研工作良性发展,针对少部分教师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逐步出台有效对策,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

学术道德失范一般是指科学研究人员在学术研究整个活动中,呈现出的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本文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分析研究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一)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失范行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实现教学科研相促进,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求每个老师都要指导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结合教师已有科研方向和课题,教师指导3-4名学生组成课题组开展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应用研究,自2009年起学院还将部分毕业论文立项为以申报专利和发表论文为目标的学生创新课题,额外给予科研经费和补助。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调查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创新课题研究中履行教学责任、师生关系及学生评价方面的情况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学术道德行为。经过多年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在毕业论文和学生创新课题中有超过80.3%的指导教师认为学生技术(研究)水平低,超过85.8%的学生认为自己最主要工作是“收集分析数据资料”,而认为自己掌握了“研究方法”的学生只有43.8%,掌握了“论文等科研材料撰写方法”的只有38.7%。此外,还有部分教师通过指导毕业论文和创新课题研究申报专利或发表了论文,但不署学生姓名。从调查数据来看,少数教师存在着不能客观公正评价学生水平与能力、对学生疏于指导、视学生为廉价劳动力、侵占学生科研成果等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

(二)科研领域的失范行为。学院教师在科研领域中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集中于研究过程、发表成果两个方面。

研究过程中的失范主要是捏造或伪造研究数据和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首先,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达到结题考核指标,自己捏造和伪造数据,没有按照学术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查定、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等,这种现象主要集中于少数市厅级和院级自然科学研究课题中;其次,为了符合课题申报对课题组成员结构的要求,课题负责人邀请教师参与课题,或教师为了评比职称等要求主动要求加入课题。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只有课题负责人从事研究工作,其他人都甚少参与或根本没有参与。这种现象集中于研究难度不大,研究内容少,考核指标容易完成的市厅级和院级课题。在科研管理部门调查中,63.4%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哲社课题负责人认为自己独立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大部分工作,也有54.7%的教改课题负责人有此观点。而对课题参与人的调查中,超过71.6%的课题参与人认为课题负责人并没有做好课题研究分工,对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没有正确思路,并且有75.2%的课题参与人认为将来自己主持的课题也会让现在的课题负责人等其他人员挂名,这个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合作”。

在发表研究成果中常出现的失范行为包括:第一,教师为了更容易发表论文,论文乱挂或伪造基金项目号。典型表现是教师无限扩大教改课题研究内容的外延,将与课题研究核心内容无关的自然科学研究论文也挂上教改课题基金号,这种现象约占教师发表论文的9%。第二,教师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自2013年引入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后,当年抽查部分教师发表的96篇论文,其中查重率超过15%的论文约占15.4%。第三,在论文等成果上的不当署名。教师没有做出实际贡献,却在论文成果上署名。也有论文撰写过程中并没有实际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关系,教师却随意标称通讯作者。第四,个别教师通过中介买卖发表论文等。

二、高职院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

总体上,学院教师学术道德主要受到学院科研和人事等管理体制,以及教师个人人格及思想的影响,其中后者对教师学术道德行为是否失范起决定作用。

(一)教师学术道德意识薄弱。根据心理学理论,遵循欲望的本我与受社会影响的超我是个人整体思想意识的外显,决定了个人品格及素质。所以学术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个人因素。首先,学院大部分教师从中职教师转型为高职教师,缺乏学术研究经验,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违反了学术规范,教师学术素养的薄弱使其不自觉地涉嫌到学术腐败的行列中,加剧了高校学术腐败的程度。据科研管理部门调查,82.6%的教师不了解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学术规范文件的具体内容,无法准确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内涵、种类以及其惩罚措施。其次,学院对科研工作有科研津贴奖励,科研项目和成果也直接关系到教师职称评审以及评优评先等切身利益,个别教师自律意识薄弱、学术价值观错位,面对利益诱惑时,不能坚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主动通过学术违规行为寻求利益。

(二)学院学术道德养成体系缺失。科研管理制度、人事考核制度等都能影响教师学术道德,学院从中职升格而来,先天缺乏教师学术道德养成体系。首先,为了尽快提升学院的社会声望,满足各种社会评价体系的要求,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尽可能获取更多的科研课题和经费,产生更多的论文和专著等成果,并将其量化与教师的绩效、奖金等待遇挂钩,虽然激励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也会导致教师以急功近利的心态看待科研工作,而忽略了学术质量与规范,轻视了学术道德。其次,学院虽然逐渐重视科研工作,但对于无法量化也不能直接彰显学院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学术道德没有足够重视,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在一票否决的师德考核中也缺乏对学术道德明确且可操作的要求。再次,虽然学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但学术惩戒制度不完善,没有健全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文件,难以有效查处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致使一些教师存在着侥幸心理。最后,学院职称评审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要求,主要看重的是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和数量等硬性指标,教师在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表现所占权重偏低。

三、规范学院教师学术道德的对策

教师的学术道德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声望,也关系到学院的声誉和发展,因此学院及时采取对策处理科研工作中出现的教师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因为造成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涉及教师个人和学院科研、人事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规范教师学术道德需要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保障体系。一方面应加强教师学术道德的良知建设,使教师不思学术失范,另一方面应建立外在的刚性制度来预防和惩戒教师学术失范行为,做到道德和制度雙管齐下,教师学术失范现象逐步减少,学术道德水平日益提高。

(一)提高教师自身学术道德修养。一方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对教师学术道德的培训,以帮助教师端正学术动机,提高学术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教师也自觉内省,将学术道德内化为自身的品格。第一,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名利。高职院校教师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开展科学教育与研究,就必须有宁静致远的学术精神,客观看待名利,通过自身辛勤诚实的脑力劳动得到与之相符的名利。教师必须意识到将名利置于学术道德之上,在学术研究中以破坏学术规范为代价,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则是不正当的,甚至是可耻的。第二,教师必须追求客观真理。教师做科研必须从实际出发,追求客观真理,不能在研究中弄虚作假,伪造实验数据,亦不能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做违反其他学术道德行为。第三,要坚持学术价值。教师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技术创新,推动学院教学科研发展,但囿于学院科研条件和老师自身实力,以及农业育种、栽培等研究受气候、实训用地等客观条件影响太大等不利因素,课题研究并不会都顺利,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坚持不懈和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为学术价值不断努力。第四,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和领导协调能力。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开展培训工作,强调课题立项后必须马上开题,课题负责人必须布置好研究工作任务,课题排名和科研津贴分配必须以课题结题时各课题参与人的实际贡献为准。

(二)完善以学术道德为目标的科研管理制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打击学术失范行为,维护学术道德出台和修订了相关科研管理制度。首先,学院科研管理制度规定必须推动科研教学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同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明确教师有职责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工作,优先立项有学生参与并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科研课题,将学生参与课题的数量和质量纳入结题考核指标中。其次,对于课题立项、结题以及科研成果奖评审,一律采用第三方专家评审,杜绝以公徇私和特权现象,维护良好公平的学术生态环境。同时,抓住课题结题的关键环节,注重科研课题研究质量与学术规范性,禁止存在不当署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失范问题的课题结题,并在2年内限制课题负责人继续申报课题。而对于科研学术质量不佳的课题则扣减其科研津贴。最后,在学术失范行为处理上,学院出台学术规范制度,对科研失范行为的认定、调查过程及处理有了细致明确的规定和详尽的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学院一经查实要视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撤销项目,取消资格、称号、奖励,行政处分,直至解聘等相应的惩处措施。针对论文剽窃、抄袭现象,科研管理部门结合学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引进CNKI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教师发表的论文全部进行查重率检测,只要查重率超过15%,一律不得用于科研工作量统计、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用途,同时对相关责任教师按学术规范文件给予处理。通过论文检测手段,教师初步摒弃了通过学术失范行为谋取利益的侥幸心理,逐步树立了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

(三)建立符合学术评价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学术评价制度是指对学术人或学术机构的学术成果、学术项目、学术影响等进行价值评断和评价的方法、原则、程序等规则的总称学术评价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学术路径选择。学院建立符合学术评价要求的人事考核制度,修订职称评审和绩效工资考核文件。首先,从2017年起,广西高职高专副高以下职称由各学院自行组织评审,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科研成果、教学质量、技能竞赛、师德考核、班主任工作等其他教学行政工作质量等评定教师职称,降低论文和课题数量的权重。(下转第144页)(上接第14页)学院设定论文和课题最低数量门槛,达到数量要求之后主要评定其学术规范性、研究难度、实用性,处理好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同时,也正视学院优势学科农学和机电、经济、外语等非优势学科的差异性,不同学科教师采用不同的评审标准。这样,学院就避免了教师为评比职称急功近利地产生学术失范行为。其次,学院结合绩效工资改革,实行新的教师岗位考核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必须完成一定科研工作量才能领取绩效,而科研工作量不限于科研课题、论文著作和成果奖励,还包括成果转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动植物新品种、科技特派员服务贫困村、横向课题服务企业等指标,规定专职科研人员、专任教师、实验员、教学行政双肩挑人员中初级、中级、副高、正高职称等不同职称层级的人员必须完成不同科研绩效,从而形成分类明确、层级合理、逐步提高难度的考核机制。这样的岗位管理制度符合不同岗位、职称层次教师的科研实际能力,能有效引导教师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开展科研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教师因为绩效考核目标过高而产生学术失范动机,也避免了教师脱离生产一线而追求空泛的论文和课题,科研课题和成果最终凸显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加强了学院服务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海燕.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2]余晖.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腐败的表现、成因及遏制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鞠德峰.关于当前“学术腐败”问题的道德思考[J].石油大学学报,2002(5)

[4]庾光蓉,徐燕刚.我国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缺陷与改进思路[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4)

【作者简介】禤美琦(1979— ),男,广西桂平人,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管理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成因高职院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