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较量

2018-07-11 06:39赵序茅
知识就是力量 2018年7期
关键词:旱獭雪豹天山

赵序茅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天山,3500米之上一年四季都白雪皑皑。就在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却生活着一种漂亮而神秘的猛兽—雪豹。它们在雪山上恋爱、繁衍、生活,独来独往,昼伏夜出,行踪诡秘。作为高山上的顶级捕猎者,雪豹一年中要捕食20~30只成年岩羊,这有效地控制了高山草食动物的数量增长,维持着高山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也因此,雪豹成了健康山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

雪山之王

雪豹主要分布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及毗邻的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系海拔900~5500米的亚高山和高山区地带,终年生活在雪线附近,居于高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是一个机会主义捕食者,主要捕食对象是岩羊、北山羊、捻角山羊、盘羊。在自己的生态系统里,雪豹战无不胜,具有“王者风范”。在高山裸岩上它具有傲视群雄的天赋—飞檐走壁,如履平地。体力充沛时,雪豹会袭击牦牛群,或猎取掉队的牛犊,制服3倍于自身重量的猎物。

雪豹捕猎,常用三招:

第一招是突袭。借助山体岩石间复杂地形隐蔽起来的雪豹,一旦发现猎物,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猎物扑倒在地。

第二招是追击。在突袭中,如果猎物侥幸逃脱,雪豹一般就会放弃追赶以免浪费体力,因为长跑实在不是雪豹家族的强项。但是如果它们实在太饿,还是会穷追不舍。在跳跃的一瞬间,雪豹能用尾巴调整方向和身体的平衡,遇山翻山,遇崖跳崖,遇树爬树。

第三招是巡猎。每当夜幕降临,不管饥饿与否,雪豹都要出巢行动。特别是既不饥饿又不急于捕食的时候,它们会把巡猎当成是一次户外散步的机会,漫山遍野地走来走去,悠然自得。在散步中,如果发现猎物,就毫不客气地“顺手牵羊”,好好美餐一顿,然后再原路返回。

夏季捕猎旱獭

夏季,雪豹捕捉最多的就是旱獭了。旱獭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土拨鼠。别看样子可爱,它可不是等闲之辈!生活在天山草原地带的旱獭体型粗大肥壮,它们会与牛羊争吃牧草,一只成年的旱獭每年活动季可以吃掉50~100千克的优质牧草。而且,旱獭繁殖能力超强,年产1~2胎,每胎产仔6~8只,多者达12只以上。另外,旱獭身上还会潜藏烈性病菌,对人畜的危害很大。

雪豹捕猎旱獭,靠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每逢捕猎时,它们会躲在一处灌木丛里,密切注视着裸岩上玩耍的旱獭们。身体紧贴地面,慢慢爬行到灌木丛的边缘,无法再靠近了,准备行动!它慢慢躬起身子—出击!只见它如同一支离弦的箭,飞快地射向还在玩耍的旱獭。负责警戒的旱獭发现了雪豹,立即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快进洞,雪豹来了!”等到岩石上还在玩耍的旱獭听到这突如其来的警报声,抬头一看,一只豹子已经近在咫尺。说时迟,那时快,快接近旱獭的时候,雪豹突然一跃,前爪精准地抓住一只旱獭,一口咬住它的喉咙!

在进食的姿态上,雪豹不像其他豹属动物趴着撕咬,而是蹲着用前脚抓食物吃。雪豹吃掉一只旱獭通常要进食3~4个小时,小雪豹在进食的过程中也在学习生存的技巧,因为不断咀嚼、撕扯会增加咬合力量。

羊中登高健将

一旦进入冬季,旱獭陆续冬眠,北山羊就成为雪豹捕猎的第一选择。

北山羊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常生活在森林线以上的裸岩地区,具有极为灵敏的听觉、嗅觉、视觉和飞速攀岩能力。它是典型的高山有蹄类动物,生活在悬崖陡壁之上,只在清晨和黄昏才出来觅食。它们是羊中的登高健将,如同钳子一样的蹄子可以牢牢地抓住岩石。北山羊雌雄体都有角,但雄羊角特别长,达140多厘米,呈弧形向后弯曲。它们颏部有须,雄性长,雌性短。这是一个极富有团队精神的种群,为了躲避天敌,它们总是聚在一起活动,很少单独行动。集体警戒,使个体有充足的时间觅食。

在雪豹的领地范围内,北山羊的总数不算少,但是由于领地广导致种群密度低。在天山,北山羊平均每平方千米仅1~2只,寻找起它们来非常困难。因此雪豹通常会站在一个视野开阔的高地俯视观察,不漏掉任何一个角落。

北山羊的毛色是一种保护色,用来隐蔽自己,不被天敌发现。它们的肤色和岩石的颜色非常接近,很难区分。皮毛更是随着季节而变化,春夏季为褐灰色,冬季变成浅黄色。如果不动,雪豹是很难发现它们的。作为群居动物,它们一般情况下分为三个群—雄羊群、雌羊群和混合群,不满两岁的小羊和妈妈一起生活。之所以分成不同的群,是由于雌羊和雄羊的行为习性和生活习惯不同所导致。雌羊和雄羊的食性不同,活动的区域也略有差别,因此在一起生活很难协调。

全程围观雪豹捕猎北山羊

我曾经在天山观察北山羊的时候,无意间目睹了一次雪豹捕猎的过程。当时,羊群选择在地势险要的地方觅食,背靠积雪的山巅,两旁则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无处可袭。站在最外面的是清一色的大公羊!它们个个侧身挺立,头顶大角,角上的纹路清晰可辨,胡须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为首的一只大公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颌下长长的胡须,头上两对大角威武雄壮。

轉个小弯,山坳里有3只雌羊,还有2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雌羊的毛色比较浅,体型比雄羊要小得多(北山羊雄羊重80~100千克,是雌羊的两倍),而小羊头上的角还没有弯曲,比较直。6只雄羊中最大的一只跑到山顶时,不知何故还特意停顿了一下,侧过头张望了几秒钟。瞬间,它高耸起头顶上那对马刀状的长角,显得那般威武雄壮。它沿着山梁来回跑跑停停,似乎并没有觉察到什么异常。

羊群背靠懸崖,距离顶部不足100米。这个时期它们警戒性非常强,稍微有动静立即往悬崖方向跑。和雪豹一样,它们也不是长腿欧巴,腿短的好处在于重心低,利于在怪石嶙峋的高山裸岩地带奔驰,它们的蹄子更像是一双特制的登山鞋。雪豹捕猎北山羊的成功率不过25%,这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四次捕猎才能有一次成功,大多数情况下,北山羊可以逃脱。

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哨声,我知道那是北山羊的警报,非常嘹亮,类似于人类的防空警报,1000米外都可以听得很清楚。紧接着11只羊沿着山梁奔向山顶。北山羊遇到危险会往山顶陡坡冲刺,凭借自己高超的攀岩能力,躲避天敌的追击,这是它们的逃生技巧。

紧随北山羊,平地里惊起一道壮丽的旗云,原来附近早有一只雪豹在此潜伏,我却浑然不知。突然袭击是雪豹惯用的捕猎方法,而要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做到隐身是第一步。雪豹的皮毛就是天然的迷彩服—全身灰白色的皮毛,点缀着黑色圈斑。如果是纯白色,在野外很容易被发现,而灰白和背景岩石的颜色极为接近,增加了被对手发现的难度。此外,黑色圆斑的出现,又将这隐身能力进一步升级。雪豹黑色的斑纹不规则,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和体侧的黑环较大,尾端的黑环宽而大。黑色圆斑出现在灰白色的皮毛上,又将原有的基底破碎化,形成一块块不规则的图案。不规则的图形会增强散射的能力,让光多转几个弯,绕着物体走。这便是雪豹隐身衣的奥妙之处。雪豹慢慢靠近了猎物,直到近得不能再近,猛然发起了进攻。

因为突如其来的雪豹,成年北山羊在惊慌之中保护着两只小羊,让它们跑在中间。此时小羊跑得其实并不算慢,但是由于骨骼还不够强壮,抓地也不怎么牢固,遇到沟谷需要跳跃时,明显跟不上大羊的脚步。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条沟横在了北山羊羊群的面前。大羊们一跃而过,第一只小羊没有犹豫,成功一跃而过。可是,第二只小羊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短暂的停顿让它失去了越过去的最佳时机。雪豹已经逼近。看到没能越过横沟的小羊,雪豹没有丝毫心软,直接咬住后背,而后咬断了小羊的脖子。

在整个天山,雪豹和北山羊是一对冤家。雪豹想尽一切办法,来捕猎北山羊,而北山羊穷尽一切本领逃跑,两者进行着长期的较量,输赢的代价是彼此的孤独!

猜你喜欢
旱獭雪豹天山
不要着急劝旱獭
天山雪莲
旱獭洞迎来“看房团”
有只雪豹叫迷糊
中国人首次领衔保护雪豹
天山雪鸡
“雪豹”飞驰撼大地
雪豹这只猫
天山月
天山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