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毅
(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陈马路北起顺密路,南止顺平路,全长11.3 km,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行政等级为县道(X204),设计时速60 km/h,路基宽度为14 m,路面宽度为12 m。本次大修分为三段,第一段起点为顺密路桩号K0+000,终点桩号K1+200,第二段起点为K2+300,终点桩号K2+860,第三段起点为K3+860,终点至顺平路桩号K11+300,本次大修长度为9.2 km。本次大修主要施工内容为铣刨旧路、病害处理、加铺路面结构,完善排水设施及附属工程等。
伴随陈马路大修进行施工的市政管线包括天然气、自来水。两条随路管线均在道路中线左侧,施工涉及管线明开槽与拉管两种施工方法,昌金路以北主要以拉管为主,昌金路以南主要以明开槽为主。昌金路至白马路长度约4.5 km,大部分双管同沟开槽,局部有单管开槽情况。白马路以南2.1 km为自来水单独开槽施工。本次试验段选择拉管坑位置3处。
重型夯实工艺采用的主要设备为高速液压夯实机(HC36型),额定冲击能量36 kJ;锤体质量3 t;锤体行程200 mm~1 200 mm;夯板直径1 m;锤击频率30 min-1~80 min-1。锤击频率共分为低、中、高三档:低档为高频低振幅,高档为低频高振幅,中档介于二者之间,路床范围内全部采用高档进行夯实作业。其工作原理是在不破坏既有路基整体性结构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土体的同时,通过对路基进行整体化夯实处理,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均匀度,从而提高路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1)工作面准备:夯实作业计划准备工作面3处拉管坑,分成3个试验段,每段工作面用高速液压夯实机分别采用单点3锤、单点5锤、单点8锤进行夯实作业。
2)技术准备:进场后,先组织人员、机械对旧路面层、旧路基层进行铣刨回收,控制原路床土至设计高程。夯实作业前,先组织测量人员观测原路床高程数据并记录,留作与夯实后的路床高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安排试验人员对原路床压实度、含水量情况进行检测并记录,具体检测方案为:人工将原路床顶面向下挖开100 cm,每20 cm一层,共分5层,每层分别检测原路床土的压实度及含水量。对于不同的土质,应分别取样送试验室做击实试验。将原路床土各层实测压实度、含水量情况记录见表1。
表1 原路床土各层压实度及含水量记录表 %
3)机械、人员准备:高速液压夯实机1台,水车1台、平地机1台、压路机1台、壮工8人。
1)测量放线:首先由测量人员在原路床顶面按1 m方格进行放线,采用“一字型”布点,并采用“跳夯”形式(即:先夯1,3,6,8,9,11,再夯2,4,5,7,10,12)。夯点示意图如图1所示。
2)高速液压夯实机就位,使锤体对准夯点位置。
3)强夯液压缸将锤体提升至设定高度后快速反向加力,锤体在重力和液压缸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加速下落;锤体落下后通过锤垫击打下锤体与夯板的组件,驱动预压在地面的夯板压实土体。
4)重复步骤3),按设定的夯实次数完成该点夯实。
5)重复步骤2)~步骤4),分别全断面完成3个工作面的夯实作业。
6)对试验路段东半幅表层15 cm素土重新拌合、整平、碾压;西半幅表层15 cm掺灰6%后重新拌合、整平、碾压。
7)夯实注意事项:
重型夯实作业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造物和各种地下管线(尤其是通讯电缆)的位置及标高,在距离管线1 m~2 m范围内需采用低档进行夯实,以免管线因高档夯实作业而造成破坏。
陈马路随路管线开槽工作面狭小及构筑物回填区域重型夯实工艺的实用性。
根据要求试验段不小于200 m,其中正常碾压段100 m,重型夯实段3处拉管坑。根据图纸设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回填100 cm水泥稳定土(含灰量10%)。碾压段按4层施工,并确定松铺系数;夯实段根据水泥稳定土的初凝时间、配套管线的覆土厚度及夯锤影响深度为1层施工,按松铺系数确定回填厚度并初压整平。
试验段回填前,需对砂垫层整平后,进行水准布控并栓桩保护。
水准布控点需与密实度检测点重叠,以便确定压实厚度与密实度的相关性。
标准段:每层施工后进行压实度检查,频率20 m/处,共10处;高程检测待路床施工完毕后进行检测,共10点。
非标准段:重型夯实作业完毕后,密实度逐层反挖进行压实度检查;作业面碾压整平后进行水准检测,频率同上。
通过碾压和夯实工艺在质量、成本、工效等方面对比,认为陈马路大修回填中使用重夯可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