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融入乡土案例探究

2018-07-11 08:46朱红波
教师博览 2018年7期
关键词:盛泽丝绸乡土

朱红波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苏州 215000)

高中地理“新课标”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提倡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要求中,常会出现“结合实例说明……”的描述,要求教师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而现行的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考虑到适用范围,所选案例虽比较典型,但由于地区差异,并非所有的学生对这些案例都能有深刻认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广泛搜集各类教学资源,在充分发挥教材功能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弥补课程资源的不足,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乡土案例作为重要的地理教学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它生动展示了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更易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乡土案倒倍感亲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案例进行有效教学,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精心选择乡土素材

乡土案例是教材的补充,因此,教师首先应立足教材,要深度解读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后再选择合适的乡土案例。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从教材内容和目标看,学生需要理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不同工业联系的类型及形成的工业集聚现象的优势,工业地域的不同类型,工业分散现象的原因等问题。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联系学校所处的苏州市吴江区的工业特点,选择盛泽镇的“丝绸之都”和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个类型不同的工业地域作为案例来开展教学。

确定了乡土案例的内容后,教师需要搜集与之相关的素材编写乡土案例。乡土案例的素材的来源渠道很多,如新闻媒体、网站、书籍文献、调查与考察等,教师需从教学需要出发,选取有效信息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整合有效展现相关知识点的乡土案例。盛泽镇的“丝绸之都”这个案例是为说明由于生产的联系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区。笔者选用的乡土素材有盛泽“丝绸之都”的介绍,如:盛泽镇现有丝绸纺织企业1700余家,总资产300余亿元,是我国四大“绸都”之一;盛泽生产的丝绸质量好,远销海外,1981年,英国王子查尔斯结婚时用此地的丝绸制作结婚礼服,前美国总统里根的夫人也曾经到该地购买丝绸服装;丝绸工业生产的工序图;盛泽镇主要工业企业分布图。

乡土地理素材的类型丰富多样,视频、图片等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理知识,文字、统计图表能激发他们理性思考。在将乡土案例应用于教学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呈现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如对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最新的招商宣传片,让学生对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更直观而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发现,有的乡土案例虽符合教学内容,但涉及的领域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效果并不好;有的乡土案例虽典型,但案例中的事件年代久远,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因此在筛选乡土案例时,不能单纯地对应课标,而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新鲜的、适合教学的案例,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如在教学《按发育程度高低划分工业地域类型》时,笔者选用了学生都爱吃的黎里辣脚为例,设问:“黎里镇会成为辣脚城吗?”课堂上,学生就这个问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班里有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不能形成辣脚城,因为辣脚生产规模小、工序少。原来,这位同学家里正好生产和经营辣脚,他将辣脚的生产工序及流程讲述了一遍。这样的案例最贴近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探究兴趣自然浓厚。

二、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学问统一、学思结合是我国教育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因此一个优秀的乡土案例应包含可以引发思考的地理问题。在编写乡土案例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案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启发他们的地理思维,加深他们的乡土情感。

(一)创设问题链

问题链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为基础设计的层层递进的教学问题。在问题链中,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通过问题引领,启发并不断深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以及课堂效率;承前启后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化认知、构建知识网络,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表一 基于盛泽“丝绸之都”设计的问题链

(二)开启思辨话题

人地关系是地理教育永恒的主题,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地理学最重要的思想。依托乡土案例开启思辨话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乡土环境、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实践科学的人地观念。学完《工业集聚的优势》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工业集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话题进行课堂辩论。通过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该课的学习中,认识到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就是给定某个需求,询问学生如何实现,它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以开放、发散和综合的思维去思考。基于乡土案例,教师可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例如,盛泽有深厚的丝绸生产历史和文化,教师根据盛泽“丝绸之都”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现状,阐述了“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在盛泽的优势,就做大做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工业地域的发展目标,请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地理小论文,设计盛泽镇丝绸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与材料,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完成自己的论证。这种实践性的探究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地理学习能力。

乡土案例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潜力最大的课程资源。教师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乡土案例进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主动地挖掘乡土资源,并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合理地使用它们,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盛泽丝绸乡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遥望“丝绸路”
绸都盛泽
念念不忘曾少年
念念不忘曾少年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