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可以一部分睡着,另一部分保持清醒的,这时容易出现异常的睡眠行为(异睡症),最典型的就是梦游,可以有吃东西、打电话、性活动甚至开车等行为。睡眠专家研究发现,梦游之后“一切皆有可能”。那么,梦游时能杀人吗?
梦游的人貌似傻傻呆呆,碰壁或者喊一下就能醒过来了——如果你这么想,就太低估他们了。他们可以在梦游的时候做出做饭、开车等复杂的事情,最可怕的是还会杀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双手沾满血迹,该怎么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睡眠专家研究发现,梦游之后“一切皆有可能”,暴力事件屡有发生,故梦游常常被用作误杀的辩护理由。但是,很多人谎称“梦游”为自己开脱,是否是真的梦游?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
驱车23公里杀丈母娘竟是“梦游”
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梦游事件一1987年年加拿大梦游凶杀案,显得有点匪夷所思。
1987年5月的一天,加拿大多伦多的23岁男子肯尼斯·帕克斯因为挪用公款偿还赌债而被解雇,晚上在家看电视,随后在沙发上睡着了。半夜时分,他站起来了,开车行驶了23公里到达岳母岳父家,上楼用小刀捅死岳母,又几乎勒死了前来制止的岳父。其间,他发出类似动物的嚎叫。
行凶后他到回家,可能醒过来了,又开车到附近警察局自首。他后来才发现,自己双手被刀割伤,几乎伤到骨头,应该是行凶时弄伤的。他自称忘记了自己睡着期间发生过的一切,还问警察岳父岳母有没有死。
据查,帕克斯没有杀害岳父岳母的动机,和他们的关系还不错,比自己的父母还亲。在案发当晚,他把自己的债务问题告诉了妻子,准备在次日和岳母岳父商量钱的问题,可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前,他曾有过梦游、尿床、噩梦的表现。
美国拉什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着名睡眠专家罗莎琳德·卡特赖特研究帕克斯的家族发现,他的祖父曾在梦游时做菜,做好了却没吃,又回床上继续睡;几名男性亲属有尿床的毛病,说明无法从深睡眠中醒来。帕克斯当时处于一种复杂的异睡症之中,进入岳母家后可能受到岳母呵斥而爆发暴力行为,这跟其他梦游者遇到刺激时的情况一致。她的结论是:帕克斯是无辜的。
法庭陪审团可能受到卡特赖特的影响,考虑到帕克斯有梦游史,也不存在明显的杀人动机,最终判其无罪。
此判决引起巨大争议,舆论认为“梦游”纯属诡辩。此例一开,大量刑事暴力案件的被告人也声称自己“梦游”,检察官和心理学家们也纷纷怀疑:这种“梦游”是不是假装的?
梦游时可以吃东西、过性生活
梦游时做出复杂行为乃至行凶的案例并不鲜见,除了帕克斯以外,有的丈夫醒来发现自己用手臂死死锁住妻子的头部,英国威尔士一名老者在睡梦中掐死了相濡以沫40多年的妻子。早上醒来的时候,他们完全忘记自己做过什么。梦游还容易伤害自己,例如坠楼、上吊、向自己开枪等,很容易造成自杀的假象。
有的梦游者生怕自己睡着之后出事,只好把自己绑起来睡觉——美国喜剧演员迈克·比尔比利亚曾在梦中跳出窗外导致严重受伤,之后只好每晚都睡在睡袋里并把拉链拉上。
人们曾经以为,人不是睡着就是清醒,现在科学发现不是这么简单。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人类学助理教授马修·沃尔夫·迈耶博士介绍说,大脑可以一部分睡着,另一部分保持清醒的,这时容易出现异常的睡眠行为(异睡症),最典型的就是梦游,可以有吃东西、打电话、性活动甚至开车等行为。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梦游者无法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判断,例如无法识别人脸、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只会自言自语无法与人交流。所以,一般情况下,梦游的行为主要发生在梦游者熟悉的环境,以及经常反复做的动作。除此之外,研究人员也发现,在夢游的状态下,任何梦游者都会变得非常暴力。但是,并不排除有人始作俑者会伪装成真正的梦游者,在无知的掩护下为所欲为。
据调查,每3个成年人就有1个至少发生过一次梦游,有3%-4%的人经常如此,大多数是男性;约有2%的成年人承认自己曾在睡眠期间出现暴力行为,估计真实数字会更大,因为很多人羞于承认。另一方面,只有12%的这类人士会去看医生。
梦游时大脑各部分神经“各自为政”
人们曾经认为,梦游等异睡症是因为有心结没有化解。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认为,梦游的人是想满足某些“潜意识的欲望”。现在大脑神经的研究日新月异,逐渐认识到异睡症是睡眠周期存在缺陷,大脑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在干什么。
在典型的一晚8小时睡眠中,大脑在快速眼动睡眠(REM)与非快速眼动睡眠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约6次。前者期间大脑跟清醒的时候差不多活跃,通常会做梦,身体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律,这时大脑令身体处于瘫痪状态,以免把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后者占据睡眠的大部分时间,程度可深可浅。
一系列研究发现,梦游者的大脑负责整合外界信息的大脑扣带回后部皮层血流量增加,负责控制运动和空间知觉的部分处于兴奋状态;另一方面,他们大脑负责维持意识清醒的额顶联合皮层血流量下降,负责推理和判断的前额叶皮层以及负责识别人脸的中颞区不兴奋。清醒的时候,这些大脑区域是协同运作的,但梦游时变成各自为政。结果,梦游者双眼睁开,能够根据周围环境做出反应,但没有意识和思维,还“六亲不认”。
引发异睡症的原因包括严重缺乏睡眠、长期精神紧张、环境噪音过大、摄入过量咖啡因、服用精神类药物(如安眠药)等。
200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90%的梦游暴力事件都是肇事者受到别人的刺激后实施的,很少是他们主动招惹别人。受到刺激后,成年梦游者比小孩更容易出现暴力行为,原因不明。
经常梦游的人容易出现神经退化,有45%的REM睡眠行为障碍者日后会得帕金森氏病等,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大脑缺少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哪些“梦游”比较可信
科学研究的是理想状态,现实又是另一回事。在法庭上,许多被告人声称自己实施暴力行为的时候处于“梦游”状态。为此,检察官、法官、医学专家开始较劲,争论被告人的意识究竟是不是清醒的,究竟有没有罪。很多法官和律师怀疑梦游状态下是否能执行开车之类的复杂的行为,一些被告人即使有明确的梦游史,其“梦游”辩护也不容易被法庭采信,照样被判有罪。
美国明尼苏达睡眠异常治疗中心主任米歇尔·波尔内曼收到很多检察官的求助,对数百名声称梦游的被告人进行调查,发现真正梦游的情况很罕见。例如,很多自称“梦游”的人在酒后犯事,而酒精会抑制大脑的记忆与决策功能,不太可能会导致梦游。
哪些“梦游”比较可信?波尔内曼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模式要与异睡症一致。例如,被告人光脚走到雪地中而不觉得难受,提示大脑没有处理感觉输入。又如,被告人说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双手掐住妻子的脖子,这提示可能发生了REM睡眠行为障碍。如果被告人说记不起梦境,也不一定是说谎,因为还有可能是非REM异睡症。尽管如此,询问有没有做梦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可以帮助识别谎言。还有研究发现,梦游者在睡眠早段的慢波睡眠行为较少,但即使用脑电图之类的仪器检测到被告人有这种表现,也不能说明他们在事发时处于梦游状态。
(《广州日报》2014.5.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