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促进初产妇泌乳的临床分析

2018-07-10 01:10王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穴位按摩泌乳初产妇

王艳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促进初产妇泌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即将分娩的初产妇,并将其随机分为各有41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后初次泌乳历时、日均泌乳量及产后24h泌乳素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初产妇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乳汁分泌及排出,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乳房不适。

【关键词】 初产妇;泌乳;穴位按摩;辨证施膳

母乳喂养对于产妇本身产后恢复及新生儿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多数初产妇由于缺乏经验及科学知识,母乳质量差,日均泌乳量无法满足新生儿需求,加之不健康的护理及饮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率,因此应采取合理有效的产后乳房护理措施[1]。本次研究探讨在促进初产妇泌乳中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即将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1例,年龄22~38岁,平均(26.53±1.17)岁;顺产34例,剖宫产7例。观察组41例,年龄22~38岁,平均(26.42±1.22)岁;顺产35例,剖宫产6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如年龄、分娩方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所有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自愿参与参与研究,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并在其监督下实施;排除乳房发育差、严重乳头凹陷致无法哺乳、伴乳房疾病、因新生儿特殊原因无法坚持母乳喂养者,排除存在精神障碍以及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如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包括进行产后饮食指导及乳房相应护理等。

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1)穴位按摩:产妇取俯卧位,选择橄榄油为推导,选合谷、少泽穴,以双手拇指后推5遍左右,约10min;少乳者在推完上述两穴位后继续推按推膀胱经肺腧至胃腧穴,持续推按5遍左右,后产妇取仰卧位,双手摩揉乳房以充分放松,接着采用点按的手法对其乳晕及中府、库房、屋翳、膺窗、乳根及天池等穴进行按摩,以产妇自感微胀痛为宜,点按时间一般在5min左右;以五指梳抓并摩揉乳房,以由轻及重的手法自一侧乳房基底部各个方向向乳头方向按摩推压乳腺管至乳晕,反复按摩至有少量乳液排出,共按8~10遍之间,最后放松乳房;气血不足者在推按合谷及少泽穴外加按足三里及三阴交,肝郁气滞者加按膻中、期门及太冲,每穴点按3~5min,以患者自感局部穴位酸胀、皮肤微红为宜。以上穴位自产妇产后30min开始第1次按摩,产后第1天每隔1~3h按1次,第2天起3次/天。左右手可交替进行,以7d为1个疗程。2)辨证施膳:①催乳药膳汤:补气血可以党参、黄芪、淮山、通草各5g,无核大枣2枚入砂锅,加1L水浸泡20min,再加入去皮鸡肉250g,以大火煮开后小火炖煮40min左右,最后加入适量盐油调味,趁热喝汤吃肉,每日分3次食用;或以10g通草、500g鲫鱼入砂锅,加1L水同煮约30min,最后加适量盐油,趁热喝汤吃肉,每日分3次食用;或以250g猪蹄、50g花生入砂锅并加1L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炖煮40min左右,加入适量盐油调味后趁热喝汤吃肉,每日分3次食用。疏肝理气可以30g干黄花菜、将250g瘦猪肉切成小块后入砂锅,加1L水炖熟后调味趁热食用,每日分3次;或将250g洗净后的猪蹄与10g青皮、5g通草加1L水同煮,大火煮开后以小火慢炖至猪蹄烂熟,每日分3次食用;或将250g猪肉切小块与30g丝瓜入锅加1L水炖熟,加入适量油盐调味后食用,3次/天。以上催乳药膳方的使用应根据产妇临床辨证分型作出适当选择。②催乳调养茶:气血不足者,取党参、黄芪、桂圆肉、大枣、当归、淮山、玉竹、通草各10g;肝郁气滞者,取丝瓜络、王不留行、合欢、青皮、通草、川芎、北芪、当归、百合各10g,柴胡5g。以上中药煮成药汤,取1.0~1.5L当茶水分多次饮用,同样以7d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从分娩后到初次有乳汁分泌历时及日均泌乳量进行观察,对比两组分娩前后泌乳素变化情况及急性乳腺炎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行t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分娩后初次泌乳历时

观察组产妇分娩后初次泌乳历时明显较对照组短,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产后1个月尤其是产后最初3d,产妇常由于乳量不足而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中医学认为乳汁与脾胃及肝密切相关,乳汁由气血化生,赖于肝气疏泄与调节[2]。通过对少泽穴进行按摩可使水谷精微由皮转运至全身,补充气血不足,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乳根穴及足三里等对乳汁分泌具有促进作用,再辅以少泽、天冲、四横纹、膻中、中脘、三阴交等穴位各点按30s,从而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与排出[3]。辨证施膳是根据初产妇体质证型辨识,若产妇少乳,则给予催乳汤及催乳调养茶进行调理,若产妇气血不足,則给予黄芪、党参、当归、大枣、淮山等健旺脾胃、益气养血,若产妇肝郁气滞,则予以柴胡、青皮、合欢花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45]。本次研究中,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产妇初次泌乳历时明显较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短,日均泌乳量及分娩后24h泌乳素水平均显著较高,且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显著较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护理干预在缩短产妇初次泌乳历时、增加泌乳量、提高泌乳素水平及减少乳房疾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综上所述,将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中医护理干预运用与初产妇的护理中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及排出,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乳房不适。

参考文献

[1] 甘凤琴.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6,29(05):122124.

[2] 刘大纯,罗梅,何倩倩,等.中医药特色疗法促进产妇产褥期康复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07):947949.

[3] 林文秀.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早期泌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105107.

[4] 许敏,邹容,杨志超,等.催乳方联合穴位、乳房按摩对初产妇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7,45(10):14711474.

[5] 莫建英,杨丽萍,徐志芳.产后不同时间乳房配合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2):184187.

猜你喜欢
穴位按摩泌乳初产妇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罗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缓解头痛86例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母猪泌乳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