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

2018-07-10 07:41方婷
教育界·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中学生

方婷

【摘要】青春期完善的性教育能够帮助个体对自身形成正确的两性认识,有助于个体角色统一,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目前中学生性教育工作处于缺失状态。文章根据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历和从事咨询师工作的案例反思出发,探讨在中学生青春期两性教育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道德教育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性”一直是一个不能被公开探讨的话题,更别说开展专门的两性知识教育课程了。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开放的多元文化冲击下,网络游戏、直播、电视剧、电影等新生媒体艺术形式作为新的承载两性知识的传播手段,逐渐打破了以前谈“性”色变的尴尬局面,多种有关“性”的内容通过网络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快速传播,一定程度上普及了青少年对于性知识的了解,但更多的是诱发了青少年对于“性”的好奇和尝试,网络所传达的片面的“性”知识会造成青少年对自身两性行为的错误认知,从而在缺乏正确性教育和引导的情况下出现一系列性生理、性心理及性道德问题。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在“自我统合危机理论”中描述到,青春期是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必经阶段。中学生如果无法在青春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变化,达不到自我统合,就很有可能呈现出角色混乱的状态,影响个体正常发展。所以,对于我国目前中学生的青春期两性知识的教育要看清状态,精心安排,合理设计,在调整性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设置系统完整的性教育课程。不能仅仅从生物课程上传递生理知识,还应该以现实教育状态为出发点,关注中学生性心理教育及性道德的教育,从中学生的行为、态度和内在精神方面加以影响,以保证大部分中学生能够受到健康正确的两性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对中学生开展健康正确的青春期性教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关注中学生性生理教育

中学生在青春期将发生一系列比较明显的生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中学生而言正是认识自己、认可自己、发展自己的关键,所以专业详细的生理知识必不可少。这里所说的生理知识不仅仅是生物课堂上关于生殖系统及青春期身体变化的相关知识,还应该包括对男女生理认可的引导。比如青春期男孩子对于自己性器官发育以及首次遗精的认识;女孩子对于自己性器官的发育以及首次月经的认识;男女性行为的结果;男女生青春期应如何注意生理卫生;如何恰当处理性侵犯行为等。比如在心理课堂上和心理咨询过程中提问学生:“当你第一次遗精或月经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觉得很尴尬,表示不愿回答,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办,甚至有学生觉得是不是自己的身体出了毛病,而对于这个问题又难以启齿不知道该询问谁,所以一般憋在心里,有机会再通过网络了解。在青春期教育咨询中还了解到,部分中学生受社会性教育环境的影响,觉得遗精和月经是污秽的东西,当自己遗精或来月经时通常充满罪恶和恐惧感,有时候甚至造成严重的焦虑、强迫心理和行为。种种情况皆表明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性生理知识的理解有失偏颇,需要通过进一步系统的性生理教育课程支持,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关注中学生性心理教育

在中学时期,由于缺乏正确的性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中学生对于自己突然之间出现的一些有关“性”方面的心理活动难以理解,误以为自己得了心理疾病,更有甚者形容自己为心理变态。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有女生谈到自己会在某时看见一个异性脑子里就会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想法,忍不住想要亲近他,幻想未来会和异性生活在一起的画面,或者看到他就忍不住地脸红、心跳,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甚至自己有段时间做梦总是梦见自己赤身和异性在一起,这种事情会让自己经常怀疑是不是得了妄想症,所以前来心理咨询室咨询,想要获得帮助。而男生多描述自己在中学阶段会发生手淫行为,有时候觉得该行为很龌龊,但控制不住自己,之后强烈的恐惧和自责让自己陷入痛苦中不可自拔。还有学生倾诉感觉因为自己是男生或者是女生,所以在班级里经常被别人嘲笑,如果可以换个性别就好了,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自己的性别而自卑。很多女生表示未上中学之前自己朋友很多,也不乏异性朋友,而上中學之后自己却不敢与异性近距离接触,不知道该如何与异性朋友交往了。

观察这些实际案例,不难发现个体缺少的恰恰是对自我“性”成熟状态的正确认识,对一些正常的生理、心理本能无法正确看待,才导致了一系列矛盾心理的出现。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推论目前中学生群体中存在有以上性心理矛盾的学生不在少数。事实上所有矛盾心理的根源在于中学生未能接收到适时的正确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发会产生“异性相吸”效应,出现见到异性脸红心跳的生理表现;又比如手淫行为是个体幼儿时期就出现的一种性行为特征,是一种良好的表达性冲动、发泄性欲的方式,尤其容易在青春期学生群体中出现,只要做好调节和控制,对身体影响较小;或者引导中学生如何建立起对自己正确的两性身份认知,纠正认知偏差,以促进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关注中学生性道德教育

就目前中国社会环境下中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问题而言,社会中存在的性行为年龄阶段前移,意外怀孕数量增加,未成年流产人数上升,中学生性病感染人数上升等。这些由于两性问题引发的令人遗憾的数据增长,事实上主导原因不在于中学生那些实际上的性行为,而在于中学生对“性”的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性态度。中学生正确的性态度能够管理他们的性行为,建立起自己的性道德标准。性道德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依靠社会手段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调整的两性关系、评价人们的性意识、性行为是非善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总和。那么作为性道德衡量标准的性态度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呢?

第一,性伦理意识教育。在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开展中学生性教育,必须要以中国社会文化为基础,调整思想观念,开放性态度,但又不能全盘抛弃,全盘照搬,否则中国社会状况下开放性教育会在前行的道路上半路夭折,像近年来日本及欧美国家开放的性态度,打破伦理意识的性文化一时半会儿是无法为大部分中国人所接受的。例如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注重贞洁的伦理意识下,强调纯洁真诚的异性交往,开展适合中国背景的性教育,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性道德才是可行的。

第二,性责任意识教育。这是指在中学生性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男女双方性行为所呈现的结果,培养双方敢于为自我性行为承担责任的意识,让中学生了解在性行为过程中他们除对自己负责,对彼此负责之外,还应该对社会发展负责。中学生过早的性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会让他们无法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其认识到在中学阶段自己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不具备担负自己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能力的意识,减少中学生因责任意识缺失而造成性过失的情况。

第三,异性交往教育。在性教育过程中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异性与自我的平等关系和互助关系,建立良好的友谊,是促进中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和家庭要正确看待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并且支持孩子与异性建立合理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循正确的异性交往原则,做到公开交往,广泛交往,自然交往,纯洁交往,保证合理健康的异性关系发展。并且在性教育课程中注重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爱情观,塑造个体以高尚的道德思想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促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中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性法律意识教育。中学生处于中学阶段这个懵懂的年纪,大都缺乏自制力,一定程度上伴随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更容易引起性犯罪行为。所以,告诉中学生性行为过程中应该遵守什么样的法律,或者利用什么样的法律来进行自我保护,树立起合理的性行为规范,减少中学生个体的青春期性犯罪行为十分必要。

目前我国关于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大都还未形成体系,多偏重于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忽视了对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及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个体性心理健康水平的偏常和性道德的缺失会威胁和谐社会的建立。所以,中学生性教育不仅是为了促进孩子青春期的成长,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完善的青春期性教育影响孩子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塑造,关系到个体未来组建幸福家庭。全面关注青春期性教育的各个内容,形成适應中国文化背景的青春期性教育体系,才能有助于个体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饶娟.中学生性教育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应笑,涂晓雯,楼超华,等.中学生性及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05):633-634.

[3]董璐.中学生性道德教育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

[4]唐穆莲,吴成家.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生性教育问题探讨[J].广西教育,2016(02):67-68.

[5]邓琪.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7(06):32-35.

[6]王愉鑫,冯忠跃.中学生性教育的必要性及方式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12(02):214-215.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中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