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物化成果是如何诞生的?

2018-07-10 06:19王萍
人民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积木尺寸网球

王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生成和转化是关键环节,而生成及转化的情境和需要更是至关重要的。我校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KEVA积木搭建”为载体,在课程实施中尝试如何进行“问题生成一转化式”教学。在学习情境中生成问题,在研究中转化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创意制作中升华问题,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搭建课上出了“问题”课堂情境“问题生成”

积木搭建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开设以来因学具简单而创意无限赢得了孩子的喜爱。孩子们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一个学期下来,?亥子们不仅学会了“KEVA”积木搭建基本技法:平搭、侧搭、竖搭,还掌握了不少基本结构,如螺旋结构、碗形、圆顶、球体、悬臂结构、之字形塔。

此时,课堂出现了“问题”:积木条为什么都是相同的尺寸?这个尺寸是怎样确定下来的?这些基本结构螺旋结构、碗形、圆顶、球体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在武汉地区有哪些具体运用?学会这些技能在生活中有用吗?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深人思考我们发现,这是学生對积木搭建产生的兴趣和更有价值的问题。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些问题提升为本学期长期研究的活动主题:研究基本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创意。

至此,这个由学生真实学习发展需要和真实生活出发产生的研究主题,拉开了研究的序幕。

走出教室寻找“模型”观察后的“问题转化”

身处超级工程的建造大国,不难找到这些基本结构的经典作品,如鸟巢、中国馆等,但基于学校真实学习和学生真实生活的两方面认真考量,我们选择了学校附近影响力最大的武汉网球公开赛的主场地—光谷国际网球中心。这个武汉市地标建筑和新的城市名片,从空中看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网球造型,动感十足。学习积木搭建课程的孩子来到场馆实地考察,他们参观了这一灵动建筑全貌;听取了场馆建设方工程师关于施工中如何实现设计的故事;触摸了武网中心的建筑模型和剖面模型,感受学校课程内容生动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无限魅力。当然,孩子们还带去了自己在课堂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

在生活现场,在知识和技能发生的地方进行现场学习、请教,用自己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心灵体验,这种学习是记忆深刻的,是鲜活生动的。螺旋结构、碗形、圆顶、球体这些孩子在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结构,在这个巨大的旋转的“网球”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和设计,由此孩子们产生了动手做一个网球中心的冲动和欲望,知识和技能自然落地生根发芽。

武网中心的工程师和师生一起设计了本次考察参观后的研究内容:一是用积木搭建一个“武网中心”,看看用到了哪些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二是有了这些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你还有哪些生活创意和想法?

研究过程“跨学科”多科会诊问题的解决

要理解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需要多学科视野汇集、融合才能实现,对于带回的两个问题更是需要跨学科“多科会诊”的深度学习和研究。孩子们和教师一起设计了几个专班进行研究:

数学小组:根据网球中心的实际比例和积木的尺寸,进行缩小比例关系的设计,确定复制品的基本大小。

美术小组:完全复制可能性不大,要进行外形简化,设计留下最能代表网球中心特点的外形设计。

科学小组:运用积木探究“网球中心”工程结构,重点设计平衡力、重力、支撑力、对称性等原理在搭建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三个小组既分工研究又相互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周社团时间师生们在搭建教室讨论、设计、修改、完善,多种方式记录、搭建半成品或关键部分。近一个月时间,师生们以再造“网球中心”为任务驱动,在科学、美术、数学学科之间穿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动手实施,各学科的知识在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产生了有意义的关联,更为重要的是,30多个孩子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真切地感受如何合作、如何共享,课堂教学与生活世界在他们手中正在融通……

“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在研究“积木条为什么都是相同的尺寸?这个尺寸是怎样确定下来的?”这些问题时得到了充分体现。上万个尺寸完全相同的积木是怎样产生的?孩子们在数学老师和综合实践课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探究:实物测量——一块积木的具体尺寸;作品观察一对经典积木作品如桥梁、房屋、木塔等进行观察,发现积木的长宽高在搭建中的比例关系。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学习,他们惊喜地发现了积木的尺寸秘密。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用示意图画了长宽高的比例关系,计算出长宽高竟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关系,孩子们恍然大悟:难怪我们的积木搭建作品每一件都是美的。

实践应用“再提升”创意物化成果的形成

两个月后,积木搭建小组宣布了两项“预期”研究成果,一是他们成功地搭建了微型的“武网中心”,这个更显质朴和笨拙的作品贵在“神似”:虽说没有那样的气势恢宏,光彩四溢,但碗形和球体两种结构的结合变化,螺旋式的拼搭方法,一个充满智慧的木质“网球中心”横空出世了。

第二个研究成果让我们大开眼界,亥子们用火柴棒、瓦愣纸、彩色黏土等材料做成了四座色彩各异、观感十足的“武网中心”。孩子们自豪地说,有了这些基本结构和原理,什么材料我们都能做成!不难发现,到生活现场中找到知识或现象的发生地,研究其核心研究价值,以不变应万变,钢铁结构“武网中心”真的可以变身“任意型材”。

研究主题看似结束了,但带回的第二个研究主题更具挑战性一“有了这些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你还有哪些生活创意和想法?”这不仅是孩子们的学科知识又一次进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是在第一个研究主题研究的过程中产生的延伸、综合乃至提升。

有了核心知识和能力,亥子们再一次进人学习和现实生活,实现了从问题走向问题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积木尺寸网球
堆积木
CIIE Shows Positive Energy of Chinese Economy
超级殚跳
有趣的积木
佳石选赏
佳石选赏
玩积木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