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传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至今,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为焕发现代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注入了丰富的营养。但是,语文教学终究是通过一个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师个体行为来实施的,因受学校导向和教师个人专业素养、认识水平和教学习惯的影响,语文教学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笔者针对语文教学的一些现象,就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谈一点儿浅显的认识。
一、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开放”
首先,虽然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发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但是“分数体现质量,质量决定学校生存”的思想还根深蒂固,一些学校、一些教师的语文教学还是“唱新调填老词”。思想认识里,不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而是以提高个人教学成绩为宗旨;不是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而是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教学不是围绕学生的“学”展开,而是围绕教师的“教”展开,教师还是教学的主人,学生是听从者和接受者。
其次,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课程安排不合理,又出于对学生其他因素的考虑,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时间较少,社会实践活动较少。另外,电脑和图书的数量、管理和使用,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和积累的需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运用,对社会的接触了解,只能通过教师、课本单一的渠道。
二、从哪些方面实施“开放”
1.教学关系的开放。教学关系,不等同于新课程理念中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师生关系,而是普遍意义之下的语文教学中的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师生“教“和“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新课程理念中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显现。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现师生“教”和“学”的开放呢?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对“教”和“学”有正确的认识:“教”是正确的引导,是恰当的帮扶;“学”是对语文知识的积极认识和体验,是有主动意识参与的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和学是相互的。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恰当定位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能力和终点能力,拟定出有针对性、适当和具体的教学目标。(2)在师生教学互动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风景”;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多喝彩、多鼓掌,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角”。(3)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态。多关注学生“语文”之外的情况,建立良好的语文教学关系。
2.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内容,一般是指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在这里所说的教学内容指语文教科书,指教科书中的每一个单元编排的内容。
语文教科书是教学的交点,是师生活动的媒介。学生在学习教材时,对每一个单元的具体内容都会表现出“喜欢”“不喜欢”的态度。对于感兴趣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于不感兴趣的,可能是学无所获。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要在选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单元或者一课的教学目标,适当增加一些类似的文章,或者联系现实生活内容进行辅助教学。
3.教学课堂的开放。可能是对课堂的理解有偏差,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这样一种状况:一节课就是40分钟(或45分钟),一节课的内容必须在一节课内完成,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里进行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势必会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封闭和僵化。
首先,课堂不能绝对性地受时间的限制。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从预习到师生教学互动,再到练习提高,是一个整体。课内没有完成的教学任务,可以向课外延伸,可以在下一节课继续进行。
其次,教室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课堂。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它紧贴大自然和人类生活,语文课堂也應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室可以作为课堂,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也可以作为课堂。不同的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开放语文课堂,目的就是要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增长更多的见识,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相信开放了语文课堂,就会有所创新,创新了观念和教学方法,语文课堂定会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旬阳县庙坪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