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全
5月8日,特朗普宣布中止伊朗核协议。6月26日和7月2日,美国国务院两次公开喊话,希望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削减至零。
伊朗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產国和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国。
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创始成员国,伊朗可谓命途多舛。1979年,伊朗曾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后来被美国和欧盟长期石油禁运。面对美国的新一轮制裁,伊朗作为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国,出口骤停,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石油危机?
1901年5月28日,生于英格兰的澳大利亚人威廉·达西,同当时的波斯国王穆扎法尔丁签署了特许权协议,支付2万英镑的现金、2万英镑的股票和开采地年纯利的16%,获得了伊朗四分之三地区为期60年的石油开采权。1908年5月25日,在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之后,伊朗在纳夫坦地区打出了石油。1909年4月19日,英国石油公司的前身——英伦—波斯石油公司的股票公开发行。1912年7月,伊朗的阿巴丹炼油厂建成投产,成为“二战”前世界最大的炼油厂。
1914年6月17日,在时任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的支持和推动下,英国议会批准了英国政府同英伦—波斯石油公司签订的一项协议:英国政府向英伦—波斯公司投资200万英镑,获得公司51%的股权;英国政府派出两名董事进入董事会,对涉及海军燃料合同和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事项有否决权;英波公司20年内向英国海军提供燃料。这样,石油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了国家政策的工具,成为独一无二的战略商品。
1951年3月,伊朗议院通过石油国有化方案。4月28日,默罕莫德·摩萨台被任命为首相,接管英伊石油公司(英波公司更名而来)的油田和炼油厂。5月1日,伊朗宣布取消英伊石油公司的石油开采权,把该公司的财产收归国有,成立伊朗国家石油公司。
但是,由当时世界最大的七家石油公司(即: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海湾石油公司、皇家荷兰/壳牌集团、英国石油公司)组成的“七姊妹”控制国际石油市场,这些公司在伊朗国有化之初就声明不买伊朗石油。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代表美国石油公司宣布不在伊朗从事经营活动。
这样,伊朗虽然将石油生产权收归了自己,但一滴石油也无法进入国际石油市场,伊朗政局发生动荡,1953年8月摩萨台接管了伊朗军队,国王逃往国外,但三天后,伊朗国王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重返国内,将摩萨台赶下了台。
1954年9月19日,伊朗政府同由美英法荷石油公司组成的国际石油财团签订一项协议,规定石油资产原则上是伊朗国有的,由这些公司组成一个国际石油财团来管理伊朗的石油生产和销售,国际石油财团获得了伊朗西部和南部25.4万平方公里的石油勘探、开采、提炼的专营权,期限40年。伊朗政府还给予英国石油公司国有化损失的赔偿。1955年4月,五家美国公司将自己在伊朗国际石油财团中的八分之一股份让出,给九家美国独立石油公司。
摩萨台国有化引发危机的三年里,伊朗被淹没在自己的石油中,此时的国际石油市场,有伊朗石油也行,没伊朗石油也行,并无多大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英美国际大石油公司手中。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不切实际的现代化建设加上土地改革失败和国王专制统治,伊朗国内矛盾激化,以霍梅尼为首的宗教界领导进行推翻国王统治的运动。1979年1月16日,伊朗国王巴列维流亡国外。2月1日,流亡国外的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返回国内。2月12日,宣布推翻君主制,巴列维王朝宣告结束。4月1日,通过全民公决,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告成立。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空军对伊朗德黑兰国际机场和大不里士等10个空军基地发动空袭,两伊之间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争。1988年8月20日,双方停火,两伊战争结束。此时伊朗最大的石油城阿巴丹已被夷为平地,原油出口中心和最大的储油港哈尔克岛损失严重。战争开始后第三天,伊朗就基本上停止出口石油。伊拉克最大的炼油厂巴士拉也受到伊朗的大规模空袭,最大的原油出口站法奥被伊朗占领,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也被炸。1984年2月,伊朗占领伊拉克的马季农岛,伊拉克发动了轰炸伊朗油轮、封锁伊朗海上石油出口的“油轮战”,伊朗以牙还牙,也在海湾水域袭击伊拉克过往油轮。
1978年9月,伊朗石油日产量为610万桶,出口量为每天550万桶左右。到1978年圣诞节,伊朗完全停止石油出口,国际石油市场每天减少供应约550万桶。从1978年10月底开始,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从9月份的每桶12.78美元,上涨到11月份的每桶18.73美元,12月份达19.18美元。
从1979年5月起,国际石油价格又开始上涨,5月份为每桶28.94美元,6月份为35.40美元,最高价格为38美元。1979年下半年,随着两伊战争的开始和逐渐升级,国际石油价格10月份为每桶38美元,12月份达每桶41美元,最高达每桶4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就此爆发。
伊朗对外关系中一直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与美国长期交恶,二是因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制裁。
伊朗与美国曾有非常好的双边关系,巴列维国王执政前期,是美国重要的盟友,被称为“波斯湾的宪兵”。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成功,1979年11月,伊朗将美国驻伊使馆外交官扣作人质,卡特总统随即宣布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冻结伊朗在美的约120亿美元资产。1980年,美国和伊朗断交。自此,美国和伊朗两国正式交恶,对伊实施了近40年的制裁。
在长达近40年的制裁中,核心内容就是制裁伊朗的油气产业。例如,1996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实施了《伊朗制裁法案》、2010年奥巴马政府实施的《全面制裁伊朗、问责和撤资法案》。美国还将制裁措施的适用对象扩大到美国公司以外的主体,禁止任何人向伊朗的石油工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这就是所谓的“二级制裁”。美国政府通过的2012财年《国防授权法》,规定从2012年3月1日起,任何购买伊朗出口石油和其他产品的国家必须终止购买,否则将受到美国的制裁,只有美国总统才可以对在此法实施前六个月内,已经大幅度减少从伊朗购买原油的国家给予阶段性制裁豁免权。当时,美国授予日本等11个国家六个月的制裁豁免权,而中国和印度等国家没有立即获得制裁豁免权。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伊朗开始了其核能发展计划。2003年10月,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部门认为伊朗已经迈进了核门槛。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成功生产出纯度3.5%的低纯度浓缩铀,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印巴、伊朗)。多年来,联合国等国际社会一直都在反对伊朗开展铀浓缩活动,试图通过外交努力解决伊朗核问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多次决议,对伊朗实施制裁。2010年,欧盟开始对伊朗进行制裁。2012年7月1日,欧盟对伊朗实施全面石油禁运。
美国和国际社会的制裁,给伊朗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伊朗石油产量从2011年底的400万桶/日下降到2013年四季度的273万桶/日,2012年初之后曾下降了100万桶/日,石油出口剧降6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伊朗油气出口收入下降了47%。自2010年开始,伊朗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快速下滑,2010年为5.9%;2011年为3%;2012 年为-1.9%,是2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13年为-1.5%。2008年-2012年,伊朗里亚尔贬值近30%,通货膨胀加剧。
伊朗的石油生产高度依赖国际市场。
2018年1月1日,伊朗拥有的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1572亿桶,占世界的9.3%,排名第四位,可生产年限为86.5年;剩余探明天然气储量33.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7.2%,仅次于俄罗斯,可生产年限为148.4年。
伊朗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半数以上的原油和23%以上的成品油依赖国际市场。2017年,伊朗的原油产量为470万桶/天,出口量为250万桶/天,炼油能力为220万桶/天,但日进口汽油8万桶,占其汽油消费量的16%。
伊朗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国,排名美国、俄罗斯之后。2017年,伊朗的天然气产量为2690亿立方米,其中453亿立方米回注油田以增加采收率。与美国、俄罗斯不同的是,伊朗天然气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2017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为1954亿立方米,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伊朗天然气贸易量很小,只占世界管道天然气贸易量的1%,同时伊朗不具备液化天然气的进出口能力。
美国为阻断伊朗石油出口做足了准备,各相关国都已在着手撤出伊朗。
6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称,已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通电话,要求沙特每日增产200万桶。7月3日,官方消息证实,沙特阿拉伯已经在增加石油产量,接近2016年11月以来的创纪录水平1072万桶/天,未来最高可达1200万桶/天。
过去两年里,得益于页岩革命的成功,美国石油产量猛增,2018年6月已达到了1090万桶/天,出口达到了创纪录的300万桶/天。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也在不断增加,6月份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从5月的1097万桶/天增加至1106万桶/天。
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超级三角,分别为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2018年6月这三个国家的石油产量都已达到了1100万桶/天的水平,可以满足全球石油需求9910万桶/天的三分之一。
早在欧佩克6月22日举行第174届部长级会议前,特朗普就三次发推特,要求欧佩克中止减产,增加石油产量。在这次会议上,沙特阿拉伯在美国的压力下,主导了欧佩克增加产量。市场上还有传闻,11月2日中期选举期间,美国政府有可能释放1亿桶战略石油储备,平抑因伊朗石油出口被禁而引发的油价上涨。
目前,美国政府拥有的战略石油储备为6.6亿桶。此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拥有的政府和企业石油库存为43.87亿桶,等于这些国家93天的消费量和国际能源署成员国186天的净进口量。
当前国际石油形势非常类似于20世纪50年代初,市场的供应充足,有无伊朗石油无关紧要,主要石油消费国手中还拥有庞大的石油储备,更不会因伊朗而引发另一次石油危机。尤为重要的是,与80年代初不同,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重要的出口国,不再依赖中东生产的石油,对外政策已经有很大的可选择空间。今天,石油已经成为出口国有可能会自伤的双刃武器。
2017年度,在伊朗出口的250万桶/天原油中,中国、印度、韩国、土耳其、意大利、法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日本是其八大出口国,占出口总量的87%。除土耳其外,这些国家都在为11月4日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做准备。在伊朗开展业务的能源和非能源类外国企业,大部分已宣布停止业务并开始撤出。中国是伊朗2017年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伊朗是中国第五大原油进口国,进口量为3115万吨。中国外交部多次声明,将在符合各自国际法义务的框架内保持与伊朗的正常交往与合作。
2016-2017财政年度,伊朗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为570亿美元,2014-2015财政年度为336亿美元,增长了69.64%,主要来源于2016年初制裁解除后石油出口的恢复。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称,石油生产和出口收入占伊朗政府财政收入及国家外汇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5%和75%。不过有关机构估计,伊朗政府收入的70%和外汇收入的90%,来源于石油。因此,市场都很清楚,没有了石油出口收入,对伊朗意味着什么。
目前,伊朗的經济形势严峻,物价飞涨,德黑兰等地连日发生抗议活动,德黑兰的大巴扎、两大手机和电子中心关闭,里亚尔兑美元汇率由官方的4.2万暴跌到9万兑换1美元。
伊朗总统鲁哈尼称,伊朗正面临一场与美国的“经济战争”,如果不能出口石油,那将意味着整个地区的石油都不能出口;伊朗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警告,沙特等争夺伊朗石油市场份额的国家要付出代价。7月2日,鲁哈尼出发前往瑞士和奥地利,开展“头等重要”的西欧之行,力图维持伊核协议。
(作者为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编辑: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