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杰,王薇,解玉琪,徐雪芳,周庆华,戴慧,左光之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徽州传统建筑是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之瑰宝,始于宋,盛极于明清,在浓郁的地域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徽派建筑风格,成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流派之一.安徽建筑大学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的本科高校,将徽州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长期致力于地域建筑文化融于学科专业建设之中,并积累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建筑学专业5年的教学计划始终贯穿着徽州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培养.建筑学三年级的《古建筑改扩建设计》课程的设置,旨在结合《古建筑测绘》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空间、结构、构造及细部的测绘和场地周边环境的调研分析,强化学生对场所与行为、社会与文化、材料与构造及建造技术的理解.同时,通过对场地中建筑环境、建筑尺度的分析,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提高建筑学三年级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新徽派建筑创作向更深层次、更高目标、更广泛的领域持续发展.
图1 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
本课题设计要求学生在《古建筑测绘》实践教学实习的基础上,了解建筑遗产保护的相关概念、世界公约、宪章、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了解现存建筑遗产保护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在建筑设计中树立建筑遗产保护意识,建立保护观念.要求学生应综合考虑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人文因素、生态因素,探索地域、环境、文化、生态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适用、绿色、美观的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功能性、生态性、艺术性、实用性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提高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三年级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发掘有创意的建筑设计项目和方案,培养具有传承、创新徽州建筑地域文化并具有创意的建筑设计人才.课题结合《古建筑测绘》实践教学进行现场选题、任务布置及场地调研,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基地环境认知正确处理新建建筑与场地的图底关系、保留建筑与新建建筑的关系,综合运用建筑设计语言,利用各种设计要素与创作手段,合理组织内部功能、流线、空间,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形式和空间.
通过对徽州传统建筑的测绘与解析,促使学生了解徽州传统建筑空间、结构、构造、建筑材料及建筑技艺等特征,鼓励学生向传统建筑学习.通过关注徽州传统民居物理环境现状,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环境改善技术可行性探索,为徽州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对传统村落内在秩序、建筑空间组合及徽匠精神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形式层面上对“徽”文化符号的探索,提取徽质因子.通过学习与实地考察新徽派建筑创作案例,引导学生以“徽”文化—新安文化、“徽”符号—马头墙坡屋顶、“徽”色彩—粉墙黛瓦、“徽”精神—工匠技艺及“徽”装饰—三雕艺术等徽州传统建筑语言进行设计创作,探索徽州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应用、传承与发展,丰富新徽派建筑创作的内涵与外延.
屏山村地处黄山市黟县县城东北约4 km的吉阳山和屏风山的山麓.吉阳山与屏风山之间,有经年不息的吉阳水清澈见底,它是新安江源头之一.吉阳溪穿村而过,九曲十弯,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素有“人杰地灵,小桥流水”之美称,又名九都舒村.遥望屏山村,侧靠吉阳山,背倚屏风山.两山郁郁葱葱,高耸云霄,秀丽怡人.屏山村自古诗礼传家,尊义重文,人才辈出.自古有“三千烟灶,五里长街”之说,鼎盛时期,全村有60条巷、12条街、24眼井、四百多幢成套民居,一千多人口.至今完好保存着光裕堂、咸怡堂、成道堂等7座祠堂,另外,还存有明清民居二百余幢,有红庙、三姑庙、长宁湖、玉兰厅、葫芦井、小绣楼、舒秀文故居等名胜古迹.
当代徽州传统村落的发展正步入新常态,村镇更新、追溯本源、重塑自身的文化与定位等议题日益凸显,也引发建筑师对该类议题的多种尝试.课题《屏山村艺术创作基地及展览中心》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一次探索,试图通过外源力量的植入,激活传统村落保护的强大内生动力,提升传统村落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村落民众“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而焕发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
设计地块选址位于034乡道一侧即将废弃的屏山小学及周边地块,拟建场地毗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舒光裕堂,与御前侍卫艺术精品酒店相对,场地周边道路狭窄,竖向高差较大.为了较完整地保存原有场地信息,地块内保留有一栋上世纪80年代的两层砖混结教学楼和一栋清末典型的三合院徽州民居.该课题场地、环境信息完整、选址蕴涵深刻.它既有利于整治和改善文物保护单位舒光裕堂所处传统村落的环境;同时,新建文化建筑也有助于彰显村落特色,提升村落影响力.
课题任务书设置希望充分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最大化挖掘原有场地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尽可能保留所有现状古树名木,使建筑与树木、场地与树木发生对话关系,努力实现建筑与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设计中主张采用“新旧对比、谨慎干预、量体裁衣、朴素为美、整饬环境”等设计策略,建筑设计整体布局遵循原有建筑空间格局特点,保留原有屏山小学教学楼及一栋三合院古民居,拆除场地中内部空间及结构不高的附属建筑,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空间和历史记忆的同时,利用新的建筑语言和材料形式与老建筑形成对比,相互映衬,使新建建筑空间与场地环境形成有机的整体.拟建的《屏山村艺术创作基地及展览中心》主要用以提供国内外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创作场所,并服务于各大院校师生实习、旅游写生.功能主要包含艺术创作与文化展览中心用房、旅游接待用房、公共与办公用房等.建筑主体不超过三层,具体功能房间面积要求如下:
功能名称面积/m2数量总面积/m2备注公共用房门厅60160含接待台休息厅30260接待使用公共卫生间20240艺术展览与文化展览中心艺术创作展览中心300300含展示与多媒体、创作室等文化展示用房150150可拆分文化沙龙1501150可拆分多功能厅2001200举行小型活动(含辅助用房)民俗风情表演及展示厅150150可结合庭院或室外场地等设计商务中心100100自行分配为商店、复印等办公用房管理办公室及辅助用房100100m2自行分配各面积会议室6060自行分配面积旅游接待用房住宿用房3020600部分结合小学改造餐厅及辅助用房300300包厢及厨房面积自行分配其他50100交通及辅助空间合计约3500
图2 教学过程图
如何入手?做什么?怎么做?大量的思路和线索纷至沓来.设计中一些不可规避的问题时刻萦绕着我们,诸如地块及保留建筑与村落的关系,以何种方式融入村落,反哺村落,新建建筑如何与原有村落有机共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开始设计要面对的和需要做出价值判断的,讨论、思辩、碰撞是接下来课程教学难以避免的话题.
传统建筑更新改造中总是难以避免“新旧关系”问题,新建筑如何既能得体的存在于原有的环境之中,又能体现出当下时代特征,是古建筑保护更新的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徽州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鲜活载体,包含着意蕴深厚而又丰富多样的民居建筑、风土习俗、山水田园、手工技艺等文化遗产要素,是民间文化的“博物馆”、传统文化的“DNA”.在现代社会,传统村落不仅维系着中华儿女最为浓郁的“乡愁”,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历史记忆.传统村落是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空间,在这个场域中,生活是基本逻辑,过日子是核心内容.如何强化学生对基地—环境的理解、如何创造原住居民生活的空间、如何营建场所的空间记忆是课题设计的重点.
屏山小学及周边地块教学实践旨在对屏山小学及周边环境完成尺度缝合、界面更新、公共空间重构、内外部空间节点设计等一系列设计工作之外,以一种低调含蓄的手法呼应基地内一栋古徽州民居,这种呼应应体现在新旧建筑的形式、尺度、结构、空间上.提炼徽州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并融入当代的设计,在保留原有“血统”的模式下,穿插入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并重新置入场地,试图为屏山村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交流场所.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应从场地分析开始,在顺应屏山村“生长肌理”情况下进行设计操作,围合成“院”,片墙成“巷”,敞开成“坦”,以新旧对比的立面形式表达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互融;在游人参观路线之中设置多个空间节点,一收一放,一紧一松.建筑内部设置村民交流场所,促进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之间交流,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真正做到新建建筑既融入古村落之中,也融入当地村民生活之中.
2.4.1黄山市屯溪区黎阳老街
黎阳老街原为黎阳镇的旧时街市,地处贯穿市区的横江、新安江、率水河三江交叉口的西北岸,与屯溪老街隔江相望.黎阳老街改造之前尚存近百栋古民居,其中有8栋外观基本保存完好,贾宅、石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划设计中力求尽量减弱对老街肌理破坏,整个片区规划设计为“五横一纵”的新街巷系统,以保证老街和新街管道敷设、消防、旅游等要求,整个街区划分为黎阳老街区、时尚酒吧区、剧场区、新街商业区、体验式居住区5个部分,单体改造设计中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建筑分为三个级别,保护措施相应为保护型历史建筑——严格遵照原样进行修缮、保护,整治型历史建筑——对保存较完整、形式典型的徽州传统民居进行修缮,同时和新建筑有机结合,形成综合体,局部保留建筑——对一些历史价值的构件、墙体及门牌号等建筑实体,将其镶嵌到新建筑中,唤起人们对老街过去岁月的回忆.单体平面设计在保持传统徽州民宅内部空间“天井明堂”、“四水归堂”、“纵深序列”等基本构成方式的基础上,依据现代生活方式在建筑尺度及生活设施等方面加以改进,建筑形态及立面设计立足于传承徽派建筑“粉墙青瓦马头墙”审美意向,总体保持徽风徽韵的建筑风格,采用传统的建筑装饰符号,如商字门、石雕、漏窗、抱鼓石、大面积的白墙与少量的木质店面相对应,力求有文化、有品味、有深度,重现黎阳老街旧日的繁荣辉煌.
2.4.2成都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尽可能地保留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古建筑,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目.用垒砌和展示历代砖和砖的砌法为一体的二维半片墙建筑重塑历史,嵌入在宽窄(井)巷子历史文化街区,充分表达了对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气质及非物质文化信息记忆.巷子内部新旧建筑混杂,历史风貌保留较为完整.街巷空间整体以直线型为主,局部有空间的收缩,以“宽”“窄”两种不同尺度的线性空间丰富人的感知体验.
2.4.3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处苏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紧邻拙政园、忠王府等名园而建,在充分研究和理解当地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诠释了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的内涵.建筑采用分散式布局的方法巧妙处理了与拙政园的关系.使新建建筑有机地嵌入传统园林建筑环境中,新老建筑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建筑在体量上遵循的原则是“不高、不大、不突出”.以地下一层和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 m内,外围街区按“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了整体修缮,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建筑的黑、白、灰色,形成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苏州传统建筑形象,新馆不仅成功融入了历史街区,并为老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2.4.5教学成果——学生体会与作业点评
学生体会:本次课题设计缘于《古建筑测绘》实践教学,在对传统建筑尺度测量和细部放样的基础上逐渐加深了对徽州传统建筑认知,设计伊始便从场地出发,从场所空间、行为及人体尺度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通过合理组织功能与流线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受传统“徽”质空间的启发,利用地形塑造天井空间、院落空间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通过与老师的不断交流、沟通,逐步形成“徽而新”、“新而徽”具有徽州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方案,整个设计过程是一个富有挑战的、有趣的体验.
作业点评:通过对传统村落机理的分析,方案采用“化整为零”的处理手法,使新建建筑有机地融入传统村落环境中.设计以徽质空间为切入点,紧扣村落记忆的精神内涵,整合艺术创作、游客体验、餐饮休闲为一体,功能明确,流线清晰.建筑采用徽州传统建筑的黑、白、灰色,形成粉墙黛瓦的整体形象,使新老建筑和谐相处,相得益彰.
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了《古建筑测绘》实践教学与建筑学三年级课程设计相结合的设计课教学,是一种基于现场测绘、调研拓展的建筑学设计课教学的新模式,是建筑学专业课程与地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一些有益尝试.徽州文化渊源流长,徽州建筑博大精深,徽州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传承创新徽州建筑永远在路上.总的来说,这一次结合古建测绘的建筑学三年级课程设计教学探索是比较成功的.具有普遍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从教学反馈结果来看,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