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水平对我国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实证研究

2018-07-10 11:04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3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协整农村居民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0000)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偏向消费,因此如何扩大消费成为了经济工作的关键点。在我国,总体有效消费不足的情况屡屡发生,而这一现象实际上与农村居民的消费不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联。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在量与质两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城镇消费逐渐趋于饱和、后劲不足的情况下,提高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充满潜力的农村消费市场丞待开拓。

关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西方学者对此的研究开始的较早,但将二者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刘易斯(WA.Liews1954)依托二元经济结构模型,首次论证了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积极作用关系,城镇化将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等方面的差异。杜森贝利(1949)提出“相对收入假说”,认为人们的消费存在“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Dale W.Jorgenso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领域的前提条件,这种领域间劳动力的流动主要因为存在消费结构的差异。克鲁格曼Krugman(1995)提出商品的种类繁多会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商家和消费者都会处于效用最大化的目的选择城镇。这种集中规模消费必然会促进城镇化发展,他认为城镇化发展跟居民的消费水平呈正向效应。

城镇化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学术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城镇化的发展。臧旭恒(1994)首次提出居民消费研究应分为农村与城镇两方面,并分别建立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与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蔡昉(1999)指出城镇化率和消费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可以通过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来提高城镇化率。曾令华(2001)认为城镇化的发展是推动消费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刘建国(2002)在控制收入水平变量的前提下研究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差异,得出城镇化水平的低下是农村居民消费低于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樊纲和王小鲁(2004)通过建立消费条件模型探究了影响农村消费的因素,他们认为收入差距、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消费,且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力十分可观,仅次于收入。辜胜阻(2011)认为城镇化发展是挖掘中国消费潜能的关键渠道,城镇化不单能够积极推动农民进城花费,还可以将农村居民城市化,彻底改变其消费观。

二、城镇化对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和说明

在因变量的选择上,本文以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AC来衡量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而对于自变量的选择,本文将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R作为反映我国城镇化程度的变量。除城镇化这一因素以外,农村居民的消费必然也会受到收入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其作为解释变量纳入分析框架,以完善计量模型的经济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AY作为收入指标以求与消费变量相对应。

本文将陕西省1990-2016年的26组数据作为样本,为了取得更好的模型精度和检验效果,后续检验所使用的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对数化处理,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二)单位根检验

表1 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经上述单位根检验可知,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总量模型中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变量之间之所以能够协整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如果随机误差项具有随机趋势,那么偏离就会被长期累积下来,因此,有必要对残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测试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以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如果存在,同时残差是平稳的,那么被解释变量可以用各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予以解释。本文用Engle & 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

第一步使用OLS方法估计不含截距项的协整回归方程后,第二步利用ADF对残差e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残差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模型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公式中的残差平稳,因此可以断定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2 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在上面检验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

得出估计结果如下:

In(AC)=3.855+1.346In(UR)+0.662In(AY)+et

(0.21)(0.06)

Adjusted R-squared 0.998D.W 1.009

从该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化水平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皆有正面促进效果,且城镇化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尤为显著。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增加1%,平均来说农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62%;城镇人口比重每上升1%,人均消费就平均增加1.346%。由于存在协整关系,传统的t检验结果依然有效。上式中ln(UR)参数显著大于零,可见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

(四)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的协整方程揭示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收入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长期的关系是在短期动态过程的不断调整下形成的,因此,对于时间序列之间的短期变化关系同样应予以关注。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能够反映各变量在短期内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调节行为。

由于InAC与InAY,InU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残差e平稳,现将残差引入到解释变量,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如下所示:

△InAC=α0+α1△InAY+α2△InUR+α3e+μ

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

△InAC=0.0140+1.0753△InUR+0.8906△InY-0.6961e(-1)+μ

0.01440.47170.11240.1976

R^2=0.7613D.W=1.8316F=0.000002

上式表明,每次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对于均衡的偏离都会有69.61%得到及时的修正,该变量受到其他三个变量的影响。

(五)脉冲响应分析

上文中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平稳性检测,均通过要求。下面就要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应用,其中最主要的分析方法是脉冲响应分析,该方法是解决变量间相互影响关系和影响程度。利用脉冲反应来判断某一区域的城镇化增幅水平,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幅率的影响,能够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是正向还是负向。

借脉冲响应观察各个变量在随机误差项受到一标准差冲击下的动态反应,广义脉冲响应时间路径图如图1所示。

图1 脉冲响应图

图1展示了ln(Y),ln(UR)的突然变动对于ln(AC)冲击的短期作用。当ln(Y)受到一个外部的标准差冲击时,In(AC)延迟一期出现上升的反应,在第5期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回落。这种现象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及现实生活都是吻合的,人们往往在较长范围内计划消费开支,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因此,短期收入变化对于消费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另一方面,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我国居民的储蓄倾向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加之农村居民的理财观念相较于城市居民更为保守,因此该曲线的收敛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ln(UR)受到冲击时,ln(AC)滞后一期发生反应,在滞后2-4期出现下降的趋势,在第4期后逐步回升,最终城镇化对农村消费的影响由负转正。城市化进程在推进初期可能会面临农民失地失业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对其消费产生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在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后,其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就会开始显现。城镇化意味着农民能够进入城市获得相对于农村工资更高的就业机会,这无疑会提高农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刺激消费。另外,城镇化改善农民原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实际上,农村居民的“不消费”并不完全归咎于自身的消费理念和习惯,而是由于农村的物资和消费环境都相对匮乏,城镇所提供的消费条件都远优于农村。再加上城市居民的消费示范效应更会刺激农村居民增加消费。

四、研究结论

1.正在进行的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幅存在相对明显的推动效力,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成因,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一个滞后的影响,但总体起正推动作用。

2.城镇化发展会导致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增速短期加快,随着时间的累积,其增长会趋于平稳。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政府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会缩短投资周期,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缓慢,但这种现象仅存在一时。随着整个经济恢复常态,农村居民的消费数会呈现稳定的增长,这时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持平或者会达到平衡的状态,不会出现大的增减波动,这也是经济增长最健康的发展状况。

五、政策建议

陕西省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农民收入偏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是阻碍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导致陕西省经济发展原动力不足。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建议:

(一)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是确保农民消费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政府应大力支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还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需持续优化征地补偿政策,提升补偿标准,为失地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就业。

(二)切实提高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力

长期以来,陕西省由于城乡户籍走两条线的管理制度,导致农村居民对城镇贡献跟城镇人口一样,但在社保、就业、医疗、教育等资源方面却不能享受到和城镇人口同样的待遇。这对改善城镇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和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是不利的。所以,要增强户籍政策的变革力度,逐渐地推动入城农村人口成为实质性城镇人口。通过户籍制度的改变,从心理上通过“示范效应原理”,改善新入城人员的消费习惯,实现城镇化带来居民消费的良性增长。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基础消费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城镇健康发展的必然前提,也是优化政府职能的必要手段。政府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上对农村居民出台惠民政策,才能消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农村潜在的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的增长。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协整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欠发达地区R&D要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协整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