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018-07-10 03:12赵雪平LIXunLIBingZHAOXuepingZHANGLin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年2期
关键词:绿色社区生态

李 迅 李 冰 赵雪平 张 琳 / LI Xun, LI Bing, ZHAO Xueping, ZHANG Lin

THEORIE UND PRAXIS DESKOLOGISCHEN STDTEBAUS WELTWEI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ECO-CITY CONSTRUCTION

引言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很多国家都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成功经验。目前,关于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建设模式、发展路径、实践要点、制度保证等。全面梳理国际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从规划尺度、目标体系、物质空间规划、生态技术应用、发展模式等建设要点进行横向比较,全面梳理总结,提出了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的3种模式,即理念根植、社区尺度的生态技术集成的欧洲模式;规划引导、城市尺度的综合生态提升的美国模式;自上而下、资源节约的城市生态转型的日韩模式。探索国际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在建设管理、支撑体系、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1 国外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概况

从1970年代“生态城市”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在实践方面做出了持续的努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内涵涵盖生态教育、生态技术的运用等各个方面,且在城市-城区-园区-社区等不同尺度上均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在1980年代被提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许多城市都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如北欧丹麦哥本哈根、瑞典马尔默、德国弗莱堡、英国贝丁顿等;美国在伯克利(Berkeley Eco-city)、波特兰大都市区(Portland metropolitan area)、洛杉矶等城市进行了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效;日韩在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规划方法,如东京、富山市(Toyama)、千叶(Chiba)、韩国松岛新城、东滩新城等。此外,巴西的库里蒂巴(Curitiba)、阿联酋的马斯达尔(Masdar)零排放生态城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1 北欧

(1)丹麦哥本哈根:碳中和城市

哥本哈根坐落于丹麦西兰岛(Sjölland)东部,人口67.6万,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是欧洲的“绿色首都”和“自行车之都”。2012年哥本哈根提出《CPH2025气候计划》(CPH 2025 Climate Plan),保护哥本哈根免受洪水灾害侵袭,同时创造一个拥有蓝绿休闲空间的宜居城市。计划中的三大措施包括创新资源,引导市民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节约能源,改变市民的生活习惯,减少用电量;暴雨管理,在街道、广场和建筑周边设置兼顾休闲娱乐和滞留蓄水功能的蓝绿空间,帮助城市更好地抵御暴雨。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哥本哈根建成全球第一个碳中和城市。同时,哥本哈根被国际自行车联盟(International Cycling Union,简称UCI)命名为世界首座“自行车之城”,自行车人均拥有率名列世界城市前茅。政府致力于给骑行者创造更好的出行条件,一方面建设自行车网络,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并建设连接郊区与市中心的分离式自行车高速路(图1),另一方面完善配套服务,包括交叉路口的红绿灯提前切换、供骑行者平衡的扶手栏杆与踏板,以及充足的自行车停放设施。目标是将哥本哈根建设成为世界上最有利于自行车出行的城市。

(2)瑞典哈默比湖城:哈默比模型

哈默比湖城(Hammarby Sjöstad)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东南部地区,规划总面积为200hm2(其中50hm2为水面)。哈默比湖城的建设目标是将旧工业区和码头区转变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型都市区域。截至2010年3月,已建成10 800套住宅,29万m2的办公、轻工业、零售服务建筑等共同构成混合功能的综合新城。哈默比湖城的成功在于通过构建哈默比模型(图2),将城内的垃圾、水、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和生产与建筑节能、景观设计、交通规划、区域供热供冷等相关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实现零排放;结合产业遗存和自然要素的空间规划;注重土地结构优化、混合开发,提高职住平衡比例,从根本上降低交通出行距离和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截至2010年,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出行比例为81%,超过了既定的80%的规划目标。

(3)瑞典马尔默“Bo01”社区

马尔默(Malmö)位于瑞典鄂来松(öresund)海峡西港区,面积160hm2,作为欧洲住宅博览会“Bo01”社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和福利社会中的明日之城”理念。“Bo01”社区使用可再生能源,来自海上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图3);采用滞留、渗透、收集和排放结合的雨水管理方式,利用屋顶绿化过滤雨水并调节微气候;以水体为骨架,打造连续开放的中心绿地开放空间,并与城市级公园连接,形成联通的环形水系和连续的开放空间系统;机非分离,采用“机动车不友好”措施,营造安全、舒适的步行及自行车通行区域;同时,社区对可利用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或将之转化成生物燃气,企业也参与进来,利用垃圾料收获巨大商业价值。目前“Bo01”社区已成为马尔默市最具活力、最宜居、最清洁的社区开发典范。

图1 丹麦自行车高速路规划

图2 哈默比模型

1.2 德国

德国沃邦(Vauban)社区位于弗莱堡市南郊,距市中心约3km,占地面积38hm2,居民人口约5106人。沃邦社区在对旧军营进行生态改造过程中,遵循独具匠心的节能设计和超前的环保理念,旨在建设功能混合、环境优越的生态社区,使沃邦成为欧洲低碳经济的人居典范。社区70%的居民出行主要靠自行车和有轨电车,并通过短途公共交通连接周边城区及乡镇;主要交通性道路旁设立停车区,生活性街道周边取消停车场,补充建设步行和自行车道。沃邦是欧洲为数不多的自行车数量超过汽车的社区。社区推行低能耗房屋及被动式房屋,并提供低息贷款或优惠电价政策,鼓励居民在屋顶上加装太阳能光电板(图4)。同时社区内还有“增能房屋”,即房屋自身产生的能源大于消耗能源,屋主可通过出售剩余能源增加收入。沃邦是欧洲唯一一个家庭用电量和发电量实现平衡的社区。户外铺设的水渠将雨水引入社区中心的水池,减轻排水渠压力、保护下游水系并增加地下水量。社区还修建绿地带,对居住组团进行划分,降低社区建筑密度、提高居住环境、提供游乐场所及改善空气流通。

图3 马尔默“Bo01”社区太阳能(来源: www.urbangreenbluegrids.com)

图4 沃邦社区隔热建筑(摄影:Jörgens. mi)

图5 贝丁顿“零能耗发展”社区玻璃房(来源:Tom Chance from Peckham - flickr: BedZED)

图6 蒙彼利埃城市街区(摄影:Jonaslange)

1.3 英国

2002年建成的英国贝丁顿“零能耗发展”社区(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BedZED,图5)位于伦敦附近的萨顿(Sutton)市,是英国第一个零碳发展项目,共占地1.7hm2。社区通过建筑设计,整合可再生能源供应、中水回收利用以及绿色交通出行,被誉为英国最具创新性的住宅项目,其理念是在不牺牲现代生活的舒适性的前提下,建造节能环保的和谐社区。社区按照节能原则设计建筑物,通过紧凑相邻的建筑布局、绝热建筑外构件、玻璃阳光房、自然通风等措施减少建筑热损失,通过以木材为燃料的热电联产系统满足社区居民必需的能源需求,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实行绿色交通计划,减少居民汽车出行,在社区内部为居民解决工作和生活需求,减少远途出行需求;构建良好的公共交通网络、宽敞的自行车道、以及电动车免费充电站;鼓励居民在远途出行时合用或租赁汽车。此外,社区充分考虑市场关系,在利益机制的诱导下,促使政府、基金会、开发商、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相比传统生态社区的高造价带来的低收益,贝丁顿社区在经济上的成功是令人鼓舞的。

1.4 法国

法国的蒙彼利埃(Montpellier)呈辐射式布局,在连接中心城市与地中海海岸的有轨电车线路网络的基础上,政府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努力,坚持通过公共投资于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城市规模控制增长模式,致力于实现紧凑宜居的城市化形态(图6)。自1980年代开始,蒙彼利埃的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目标为:密集住宅区、生态建筑典范、城市/建筑/自然的和谐、多模式出行体系、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以及新的城市海岸。具体包括5个城市开发、地区振兴的发展项目:(1)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如建造歌剧院、音乐厅以及高尔夫球场的阳光工程;(2)欧洲药谷科学院;(3)农业园区;(4)天线工程;(5)信息产业基地。

1.5 美国

(1)伯克利低碳生态城

伯克利低碳生态城位于西海岸加州中部偏北,占地27km2,总人口约10万人。伯克利的低碳生态建设几乎涵盖交通、绿色空间、基础设施、绿色建筑、土地利用及用地布局、公民环保意识、废物再生利用、能源与水资源、环境保护等所有层面,属于综合型发展模式。伯克利低碳生态城的土地利用与用地布局模式贯彻生态保护理念,推广混合式用地、集中布局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价值。社区内部以步行方式为主,建设平衡的多功能区域;绿色空间均质分布,小区周围布置有大量公园、绿地等游憩资源;提倡就近出行而非依赖交通运输实现可达性,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生态脆弱区的自然资源采取3级保护方法,提高生态结构的稳定性;使用隔热绝缘材料、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气加热器、被动和主动节能系统、太阳能和其他能源温室等,并通过编制相关规范完善强化能源节约计划;保持城市内部水面率,保护自然开敞水面,颁布法规及保护基金以保护水环境。伯克利拥有完备的排水系统,400英里(约644km)的污水处理管道和58英里(约93km)的雨水排放管道,依靠专门设立的基金对其进行周期性维护、检测、修理,以保证城市排水畅通。

(2)波特兰生态城

1960年代末,波特兰(Portland)针对城市问题制订了新的城市规划法案,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增长控制、完善的交通管理体系、雨水的可持续管理、公众参与。波特兰被誉为美国最环保的绿色城市,是美国较早转变交通投资导向的城市。为提高公交吸引力、鼓励更多居民采用公交出行,波特兰从对小汽车交通的投资逐渐转向对公共交通的投资,采用了多种富有创新性的公交发展政策与实践;为防止无限制的城市扩张与蔓延,每一个城市化地区都设置一个增长边界,一方面保护了边界外部的农田、森林、景区、公共空间等不被城市开发侵占(图7),另一方面也促成了边界内部更加紧凑、高效的城市开发,并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在街道绿化改造中巧妙地融入街道雨水管理与利用,并营造出自然优美的街道景致,防止城市洪涝,恢复了城市中的水系统的自然循环。波特兰市在编制规划之初就以社会学家为先导,对该市居民开展了广泛深入的问卷调查,并于1975年建立了关心城市发展的民众代表组织“千友会”(1000 Friends of Oregon),使“民众参与”成为一种经常性的会议机构和制度。

图7 波特兰城市增长边界示意(来源:portlandweird.weebly.com)

图8 富山市“汤圆与串”城市空间构想示意

1.6 日本

2008年日本首相福田康夫(Fukuda Yasuo)提出“福田蓝图”,明确了2050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比目前减少60%~80%的长期减排目标以及部分拟推行的减排措施,确定了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远景和目标,为日本实现低碳社会指明了方向。之后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开始开展“低碳绿色发展”,并将其作为激活日本经济中长期增长动力的长远战略。日本实现建筑低碳化、节能改造、改变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推广节能家电、鼓励国民积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实施绿色支援政策等措施,取得了许多明显的效果。

(1)富山市

富山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富山市环境模范城市行动计划》(Action Plan for Toyama Eco-Model City Project,2009),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市民意识变革、居住需求变化、交通体系整顿和紧凑城市实现等相关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政策,并在促进紧凑城市实现方面提出了“加强以铁路为主的公共交通的活性化,在公共交通沿线集中布置居住、商业、文化等主要功能,构建以公共交通为轴线进行据点中心开发的紧凑城市”的基本方针和构想。为了推动“紧凑型城市发展和公共交通轴”将来城市空间构想的实现,富山市提出了将开发概念进行公式化的“汤圆与串”(dumpling and skewer)城市空间构想(图8),强调城市中心的层次化配置,将城市整体划分为包括市区的14个地区生活圈,这些地区生活圈都是单独的紧凑城市单位,并都有各自的地区生活据点;以生活圈为载体,在推进公共设施及开放空间服务,可再生能源利用,固废资源化利用方面做出示范。在政府积极引导和普通市民全面参与下,富山市成为了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模范城市。

(2)千叶市

千叶市位于日本千叶县中部,面临东京湾。千叶市建设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系统、绿色空间保护、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入手,以政府绿色支持政策为核心,严格落实了自上而下的生态整体发展战略;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视为整个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根本基础,从而制定了可行的环境规划、城市规划、能源规划和气候保护规划等;通过积极向民众推广低碳生活理念,千叶市将低碳融入到社会各方面,注重低碳科技的运用,引导人们选择低碳消费品,努力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

政府运用资金支援和减税等方式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开展低碳住宅开发、采用低碳科技实现绿色建筑,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居民购买低碳住宅;新建建筑减少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对已建建筑中能源设备能否按照设计工况运行进行定期监测;积极保护自然地貌肌理,构建绿色游憩空间,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渗透互融;突出对循环经济的投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循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图9 东滩新城2期规划(来源:m.conslove.co.kr/)

1.7 韩国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李明博政府就提出绿色增长战略,将科技战略作为重要的应对危机的手段,发布了《绿色能源技术开发战略路线图》(2009年),针对新再生能源、低碳能源、高质量水处理、LED应用、绿色交通系统和高科技绿色城市6个技术领域出台了相应的推进措施,并将以太阳能、清洁燃料、车载蓄电池等为代表的15个产业列为朝阳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在《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中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3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并推出了其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以落实战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城市相关政策发展低碳绿色城区开发模型,包括环境部2007的生态城市、2009年的绿色村庄,以及绿色增长委员会的共生城市和国土海洋部的低碳绿色城市等。2009年制定实施了《创建低碳绿色城市的城市规划制定方针》,以实现公共交通主导型、紧凑型空间结构为目标,并提出了基于公共交通中心的空间结构示意图来明示低碳绿色城市的具体结构形态。

(1)东滩2期新城

遵循韩国2010年颁布的《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赋予低碳绿色城市概念具体定义:“低碳”是通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生态能源的使用和普及,扩大绿色技术的深人及整合碳汇要素,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适当水准以下。

东滩2期“绿色城市”是具有整合的紧凑型城市空间构成、混合土地利用、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交通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活性化、水资源循环构造以及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出量等绿色增长要素的城市。东滩2期新城遵循职住近邻、公交导向开发和亲环境土地利用等新城市主义规划理念,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以下规划:加强周边地区和功能联系:设置南北轴和东西轴两条干线道路的交通体系,构建连接城市内部生活圈的循环网络;设定综合型广域CBD和车站圈特定地区——在南北轴的广域铁路上布置车站圈中心功能,设置广域CBD和中心据点;创建与车站圈相连接的社区廊,在循环主干道路据点上设置基础生活圈中心以形成基于TOD概念的生活圈,促进各生活圈相互联系;构建与地区各种功能直接联系的步行友好型道路空间环境,规划多样化的住宅形态和居住密度等的混合空间,保护敏感的环境区域和良好的开放场所,形成以邻里活动为重点的公共空间(图9)。

1.8 阿联酋

马斯达尔生态城是2006年阿联酋在阿布扎比(Abu Dhabi)郊区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零碳”“零废弃物”“零自用车辆”的生态城。马斯达尔生态城发展策略集中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但10年过去后,马斯达尔只完成了该建设进度的5%,距其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相去很远,即使全部建成,也只能实现约50%。城市建筑全部以坐东北朝西南的走向兴建,窗户都配备遮阳装置,以获得最佳采光及蔽荫效果。街道限制宽3m、长70m,以维持微气候稳定并促进空气流通,城市中建设“风塔”装置,利用风能、空气流动和水循环形成一个天然空调。通过推广绿色建筑,降低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城市发电方式以风力、水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为主。马斯达尔城禁止燃油类私家汽车和机动车通行,以公共电车、电力小汽车和其他清洁能源的车辆作为主要交通方式。水资源利用方面,采用节水技术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建设大量的雨污水回用装置,提高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废弃物的管理,马斯达尔城一切建设均使用可再生的环保材料,垃圾分类后回用于不同用途。

1.9 巴西

库里蒂巴是巴西第七大城市和生态之都,也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被认为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并因其先进的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能源保护项目和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荣获国际大奖。库里蒂巴市的成功经验,一是结合自然的设计。城市通过立法来保护自然排水系统以进行合理的利用,并在河道两旁设置了有蓄洪作用的公园和人工湖。公园里大面积植树种草,河两岸的废弃厂房和其他建筑物则改造成体育和休闲设施,避免了在防洪措施方面的巨大开支,同时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同时,要求公园内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3,禁止在公园铺设硬质路面,坚持将绿地还给民众的理念;二是公交导向式(Bus Rapid Transit,BRT)的城市开发规划(图11)。城市沿5条交通轴线进行高密度的线状开发,改造内城坚持以人为本,而非以小汽车为本;不仅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模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进行了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分区。5条轴向道路中的4条所在地块的容积率为6,其他公交线路服务区的容积率为4,离公交线路越远的区域容积率越低。城市仅仅鼓励公交线路附近2个街区的高密度开发,并严格控制距公交线路2个街区外的土地开发。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库里蒂巴也积极鼓励社会公益项目,拥有几百个社会公益项目,从建设新的图书馆系统,到帮助无家可归的人进行各种实用技能培训,而“免费环境大学”向市民提供实用的短期培训课程,传授环保知识,在所有学校开展生态扫盲教育计划。

综上(表1),在规划尺度上,欧洲生态城市以适宜的小尺度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美国和日韩则多为较大的城市尺度上进行的生态开发建设;在目标体系上,欧洲多为从某一方面出发集中解决城市突出问题,美国多从整体规划角度,全面进行生态城市改造提升;日韩则以构建低碳社会,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为目标;在物质空间规划上,欧洲生态城市建设涵盖广泛,主要包括能源系统、水资源系统、垃圾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等子系统,且在能源利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美国由于城市蔓延的问题,更加注重城市增长边界的控制;日韩国家则强调紧凑空间结构、能源利用和公共交通体系;在推动力量上,欧美国家通常是政府起引导和推动作用,民间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参与度高,而日韩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政府起到主导作用。

图10 马斯达尔城市总体规划(来源:http://transsolar.com/)

图11 库里蒂巴BRT走廊

2 国外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2.1 欧洲模式:理念根植,社区尺度的公众广泛参与

作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地区,欧洲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源地。生态理念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技术体系等各个方面,并逐级引入各层次的规划措施。欧洲的生态城市均以较为适宜的小尺度(人口大都在1~20万左右)来进行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涵盖不同的建设类型且分布广泛,既包括综合性生态城市、也包括生态新城建设、生态社区、共生工业园区、新能源开发建设等。同时,公众参与度较高,不仅包括一些NGO组织,环保人士、志愿者和普通市民也积极参与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

2.2 美国模式:规划引导,城市尺度的综合生态提升

美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整体规划。美国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为遏制大城市蔓延、无序发展,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多为在城市尺度上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探索,比如波特兰、洛杉矶等。美国的低碳生态建设几乎涵盖了交通、绿色空间、基础设施、绿色建筑、土地利用及用地布局、废物再生利用、能源与水资源、公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的所有层面,属于综合型提升模式。

2.3 日韩模式:自上而下,资源经济的城市生态转型

日韩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采取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选择城市,并促使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日韩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更加注重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以废弃物“零排放”为理想目标,其核心是建立新型生态工业循环体系,通过发展环境综合保护如城市矿山等技术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经济。

2.4 其他模式

除上述发展模式外,还有一些生态城市在建设模式、发展路径上独树一帜,如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建设、马斯达尔忽略经济可行性的以高技术堆砌的全球首个“零碳生态城”。

3 国外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国外在生态社区规划与建设管理方面有先进的经验,其共同点是:均以生态建设为目标,以公众参与为基本条件,以物质空间规划为基本手段,以生态技术为支撑手段,以具有指导性的发展策略、政策法规为保障,推动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

3.1 建设管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欧美国家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往往采取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从建设主体上来看,强调政府倡导、市场推动和公众的广泛参与。政府在城市建设中主要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市场对生态建设起到重要驱动作用;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有成熟的公众参与机制与作法,表现在公众参与具有法律保障、参与方式多样以及公众参与面广、程度深等方面。如美国政府把通过提供市场优惠、特许经营权和管理权或由政府提供信用等方法引入社会资本,欧洲政府与欧盟相关机构联

合来获得欧盟赞助等。日韩往往采取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比如,日本千叶新城建设过程中,以政府绿色支持政策为核心,政府主导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系统、绿色空间保护等生态建设系统。

表1 全球重点生态城市建设概况

3.2 支撑体系:标准引领和配套完善

首先,生态城市建设具有明确的目标体系、详细的分工实施体系。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在目标的制定上往往注重集中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如交通拥挤、垃圾处理、土地蔓延、工业污染等;在目标制定上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制定详细的分工实施体系,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实施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逐步进行。其次,制定详实的标准体系,坚持标准先行。国外在绿色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方面探索较早,在城区、社区、建筑等不同尺度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比如美国的LEED、LEED-ND、LEED-city、LEED-home,英国的BREEAM、BREEAM-Communities,德国的DGNB,日本的CASBEE、CASBEEUD。上述指标体系有效地规范和指引了生态城市建设、评价和管理工作。最后,较为完善的法律条例与政策体制,有效地支撑了城市建设。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如,日本先后颁布了《自然环境保全法》《环境影响法》《建筑废物回收法》等法律法规,从多方面保障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瑞典哈默比湖城通过征收交通拥堵税,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

3.3 发展路径: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的条件下,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和信息化,尽量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生态城市建设涵盖范围广泛,从生态教育到生态技术的运用等涉及了各个方面,涵盖城市、城区、社区、园区等不同尺度。国外生态城市实践要点主要体现在能源低碳模式(能源利用的技术创新)、空间和功能低碳模式(城市结构与功能的调整)、资源低碳模式(城市废弃物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行为低碳模式(居民生态理念与生活模式的调整)4个方面。建设趋势从传统的小城镇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等。从建设模式上来看,具有因地制宜、模式多样、新旧结合的特点。在建设尺度上,既包含城市尺度的整体综合规划(如美国波特兰)、又包含较小尺度的生态社区或者工业园区建设(英国贝丁顿社区);在规划内涵上,既包含综合性生态城市,如美国波特兰生态城市建设涵盖了交通、绿色空间、基础设施、绿色建筑、土地利用及用地布局、公民环保意识、废物再生利用、能源与水资源、环境保护等所有层面,又包括单项重点突出的城市,如丹麦的风能产业和自行车文化、巴西的公共交通体系、德国弗莱堡的太阳能资源利用、日本的循环经济等。

4 对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我国关于绿色生态的建设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指导的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生态城市建设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强调系统性设计,涵盖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在技术应用上,主张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技术,且提倡使用被动技术,如建筑外遮阳、自然采光通风等。通过建立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对绿色生态城市进行实时评估,实现对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引导和保障(表2)。

4.1 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建设领域

目前,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往往在规划之初就采取在城市中全面铺开的模式,内容的宽泛性使得生态城市建设难以协调发展,致使生态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的可操作性较差。坚持问题导向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抓手。生态城市规划发展应从“大而全”转变为“小而精”,集中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交通拥堵、垃圾污染等问题,逐步推进总体生态城市建设。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其建设重点即在于城市交通和垃圾资源化。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集中于大规模的新城开发。然而,随着新城的开发和新中心的建立,许多城市老城区的吸引力和活力正在大幅度降低,人员流失、就业机会减少、环境治理恶化等问题逐步凸显。因此,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探索既应包括新建地区的新城开发,又应关注已建城区的旧城改造,切实改善城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表2 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对比研究

4.2 明确目标,具体可行的项目支撑

具体可行的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是生态城市建设实施的关键。随着城市问题的日益复杂,单纯从某一个或某几个措施已无法解决城市问题。因此,制定具体可行,能够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目标,有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建设,以保障生态城市的建设成果。比如丹麦哥本哈根生态城区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为:试验区内水和电的消费量分别减少10%、回收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40%的建筑材料等。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对以前城市建设中“非生态化”不可持续性的一种修正。因此,应以具体可行的建设项目作为重要支撑,实现目标的具体化,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如,德国弗莱堡生态建设项目中包括大气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垃圾处理、居民区生态环境处理等项目。

4.3 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生态城市

因地制宜,是建设绿色生态城市重要的基本原则。生态城市建设强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和自然生态环境功能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彰显城市的独有魅力。我国地形复杂、国土辽阔的特点决定了低碳生态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因此,应针对不同地域的地理地质状况、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来实行不同的生态城规划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城市。例如在我国西部缺水的地区,节水和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就应成为生态城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在北方严寒地区,应实行建筑物的冬季供热计量系统,以此促进居民采用太阳能、地热能来替代传统燃料,以及调动业主改进建筑围护结构的积极性。

4.4 注重公众参与,建立完善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在政府、专家团队、企业组织、一般市民等组织建设未形成较好的体系,致使很多好的生态城市规划实际上成为规划师个人的理想或者政府部门意志的体现。应充分发挥传统渠道和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教育、培育、宣传和体验,在规划方案的制定、建设推进过程、监督监控等全生命周期中增强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能力,保证群众的广泛参与以及公众的参与能力。政府机构应出台相关法令或标准并采取设立基金等方式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以法律形式或以与现有规划法律体系相结合的形式来确保其实施的可持续性。制定技术标准与规范,建立量化的指标体系,实现有理可循的建设与管理,保证各项规划策略落到实处。指标体系要与规划方案及实施策略紧密结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指导和协助生态城的规划、设计、建造以及运行,指导并保障低碳生态城理念与技术的具体实施。

[1] 黄肇义,杨东援.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J]. 国外城市规划,2001(3).

[2] 侯爱敏,袁中金.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J]. 生态城市, 2006(3).

[3] 杨培峰,陈惠斐. 当前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概述[J]. 实践探索, 2013(3).

[4] 栗德祥,邹涛. “生态城市”的分类与经验推广问题[J]. 城市发展研究,2008(6).

[5] 王丹丹. 低碳城市建设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 生态经济, 2016(9).

[6] 马晓虹.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及发展启示[J]. 建设科技,2015(10).

[7] 李迅,刘琰.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城市规划学刊,2011(7).

[8] 冯启凤,曹荣林.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比较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3).

[9] 薛梅,董锁成,李宇.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J]. 城市问题,2009(4).

[10] 司马文卉. 国外不同尺度生态城区的特征分析及对我国生态城区规划的启示[J]. 建设科技,2014(4).

[11] 曹瑾,唐志强.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及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1).

[12] 李海龙. 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J]. 北京规划建设,2014(3).

猜你喜欢
绿色社区生态
绿色低碳
“生态养生”娱晚年
社区大作战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生态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