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军病人对生的渴望是我肩负的责任

2018-07-10 03:54蔡晓梅向燕妮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坪科室医生

文/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江军的办公室不大却井然有序,墙上的看片器还留有使用过的痕迹,正中的办公桌上略显凌乱,除了电脑和各种不同的文件,一本打开的全英文专业书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我昨天查阅资料时翻阅的,做医生,必须得时刻汲取新东西。”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江军仍旧不停地充实自己。

采访前,江军身子微微前倾,优先处理着前来询问的患者家属的疑问,一个接一个,不厌其烦。他讲话语调缓慢,不急不躁,给人感觉很亲切,却又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关键。

“怀疑”是一种人生态度

1986年,作为那个年代正规五年制本科毕业的江军,因其扎实的理论功底被派往四川省达州地区医院,在理论的基础上锻炼实践的能力。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跟成长环境有关,那个时候的江军对很多事情都持有怀疑的态度,什么都喜欢问个为什么。

一日,一位约15岁模样的小孩因发热导致了红色皮疹,还伴有腹泻的症状,当时在外医院诊断后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病,那个年代这并不是一种常见的被人所知的病毒。江军一见,本能地认为这并不是简单的病毒感染,“我认为这是一种柯萨奇病毒会出现类似的症状,这个病毒不光是在皮肤上、还有胃肠炎、流行性胸肌痛、心肌炎等症状,与这个小孩的情况比较吻合。当时的科室老师、同事都很疑惑,什么是柯萨奇病毒?”江军说。

第二日,科室老师一来便对江军提出的建议给出了积极的评价:“江军这个同学,讲得很好,我回去查了一下,还真是柯萨奇病毒。”后来,这个15岁的孩子在科室的努力下痊愈出院,在诊断书上用的则是江军的诊断结果以及他的名字。

“我当时就有一种很强的学习冲动,做医生能帮病人解决问题,真的非常好的。”江军用最朴素的话语回忆着入行的第一次感动。

在血液科实习的日子,也进一步加深了江军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自豪感。到血液科的第一日上午,江军在诊室接诊了一位类白血病患者,在仔细询问及临床检查中,江军又发现了一个疑点。“我一测血压只有60-50,当时我就很紧张,白血病的病人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反复测了几次,都是差不多的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军又一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个白血病患者没有出血、消化道出血、也没有内出血,血压怎么会呈现这样现象?

后来,经过科室讨论后,一致诊断为当时一种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不出意外地,江军又一次受到了科室、患者家属的表扬。这对他来说,弥足珍贵。

在这种积累下,江军以优异的成绩留校,进入大坪医院做医生,一做就是三十二年。

久而久之,“谨慎细致”“刨根问底”就成了江军的一种习惯,直到现在。

“每一刀都是生存的曙光”

2017年年底,32岁的刘姓患者诊断为前列腺肉瘤,在其他医院就诊时,肿瘤最大直径约8公分,那个时候他能进食与排尿,但没有医院愿意做这个切除手术。

2018年1月,刘姓患者来到江军处问诊时,前列腺肉瘤已达约20公分,瘤体巨大挤满整个盆腔,导致肠道梗阻腹胀不能进食,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衰竭,只能靠静脉营养。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手术,肿瘤大到根本没有手可以去触碰,连缝隙都没有。

“病人年轻,病人及家人强烈的求生渴望打动了我及同事们。PET-CT检查也没有转移,在调研文献及全院专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手术预案。”江军说得轻描淡写,其实背后却下了很大功夫进行全面研究。

由于肿瘤太大没有手术操作空间,在骨科教授的帮助下劈开耻骨才得以显露分离耻骨后结构,得以完整切除瘤体,最大限度降低了肿瘤转移的可能。同时,为病人下一步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次,江军迎难而上,给病人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我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我们做医生,每一刀下去,给病人带来了生存的曙光。而病人对生的渴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感谢大坪医院多学科治疗团队的专家们,感谢新桥医院肖颖彬教授的指导意见。为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的技术平台点赞。”手术做了五个小时,江军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次手术的感想,以及对各方的感谢。

如今,该患者不仅能进食,正常行走,即使带有尿袋和粪袋,他的生活质量也比原来整天躺在床上高出许多。该患者也多次前来对江军表达感激之情。

采访中,我问他,做这个手术的决定花了多久时间,江军这样回答我:“只要我坚定这个手术是有利于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改善的,那么我就坚定不移地来做这个事情,所有的风险经过评估后,最大的风险就是做双侧改道。这是我们预料之中的事,尽管手术难一点,但并不是不可行,耻骨撬开以后,慢慢一点点往上推动……”

“罕见病研究的意义”

2005年—2010年,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江军选择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做访问学者,从事基础研究工作,这对江军来说影响极其巨大。

“本来我的临床科研方向是做前列腺癌的,但是我从美国学习回来后,我的同事告诉我说很多人都在做前列腺癌的研究,‘我建议你做罕见病的研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同事看似随意的叙述里,江军一下就变得清晰起来,决定开始RET基因突变的研究诊断。

“这种基因突变会造成多发性神经内分泌瘤,意思就是说病人会长多个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同时伴有甲状腺的髓样癌。”江军拿出纸笔,画着图讲解着RET基因突变的影响。

2015年2月,重庆合川一位42岁女性患者因腹部CT扫描发现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B超及CT甲状腺包块入院治疗。

“检查后,我就知道这个病是有遗传性的,一般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对少见,出现双侧的,多数是有遗传的基因在。”因为做着RET基因突变的相关研究,江军开始询问着该患者的家族病史,是否做过手术。或许因为手术之间间隔太长,该患者凭借记忆脱口而出:“我家里人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啊。”

直到动手术的这一天早上,在电梯里,江军看到前来看望该患者的家属。“我一看她们长得很像,我就很警惕,有意地问了下。”江军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刨根问底”。

“你有家人是今天做手术吗?”

“是啊,我的亲妹妹。”

“你之前有做过甲状腺的手术吗?有没有肾上腺的问题?”因长相神似而引发的一次电梯问诊就这样开始了。果不其然,患者姐姐十年前做了肾上腺的手术,3年前又做了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

“如果当时的做甲状腺手术的医生再仔细一点,问一下病人病史,就会知道该病人患过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而这两个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能就有问题在里面。然而他最后只做了部分切除手术。”对江军而言,作为医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病人、姐姐以及母亲分别进行了根治性甲状腺手术。虽然是有些戏剧化的过程,但也体现着江军一直以来的理念。

“以病人为中心的最大化原则”

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的泌尿科同脑外科捆绑在一起,是一个很小的科室,只有22张床位,每个星期最多也就3、4台手术。80年代末,作为年轻医生的代表,江军开始负责做体外冲击波碎石的肾结石手术,这是泌尿外科逐渐壮大的开始。随后,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输尿管镜、电器镜等手术也全面开展起来。

除了繁忙的工作外,江军还牵头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做着更复杂的手术,也使得泌尿外科走在了世界前沿的道路上。

2016年7月8日,中国大陆第55台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大坪医院完成装机、验收!同日由江军及其手术团队顺利完成首例机器人手术,开创大坪医院的机器人外科新时代。

2016年12月3日,大坪医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了一例机械人辅助下肾脏肿瘤合并腔静脉瘤栓取除术。同时这也标志着江军所在的泌尿外科在第三代外科技术(精确,微创)应用方面达到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从医三十余年,经常会有病人及家属这样问江军。

“江教授,我这个病还有没有救?”

“江教授,要花多少钱?”

“江教授,我们一家强烈要求做这个手术。”

很多时候,江军都不知道如何作答,在他看来,病人和医生交谈其实是不对等的,而他能做的只是把更多的精力是放在治疗病人身上。

“假如说我做这件事有80%能对患者有利,我会很比较积极地用我的知识,来劝说他们完成;如果只有60%我会共同跟他们商量,一起来做这个决定;如果疗效连50%都达不上,或者明确手术做了没有意义的,我也不能鲁莽去做。”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这是江军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对江军来说,做医生是他这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因为江军,有些人延长着生命的深度,这是他坚持进步的回应。

“您坦诚的话语,平易近人的态度使我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内心充满了感动。”

“江教授的诊断让我对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让我惶恐不安的焦虑担忧瞬间缓解。尽管我明白手术难度很大,但面对初次见面的江大夫,我感觉很放心。”

“诊疗过程使患者感到愉悦轻松,像是健康科普知识的传递,感觉好极了,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

“江军教授主刀切除前列腺癌的手术后,现已经快3个月了,伤口愈合很快,1月19号岀院至今也不需吃药打针什么的,真的很感谢江军教授。”

……

患者由衷的感谢是对江军最好的褒奖,而他也正带领着全科室成员,在永无止境的医学路上,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大坪科室医生
中国梦 航空梦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最美医生
陶珊珊作品
爱紧张的猫大夫
古朴壮观的西大坪军堡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