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芳
慢传输型便秘(sol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腹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原因是肠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缓慢。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以老中年人群较为多见,据统计,我国中老年人群存在慢性便秘者占35.8%,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1]。相关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便秘患者原发性肠蠕动功能异常,排便缓慢,从而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2]。SIBO即小肠内细菌不断增添而导致的小肠内厌氧菌过度生长,而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营养吸收差等症状。众多研究表明,SIBO与功能性便秘、腹胀、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有关,且认为SIBO是引发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3]。目前,因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故临床尚无治疗其SIBO的特效药物。为进一步提高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院自2014年以来对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尝试采用结肠水疗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并均经氢呼气试验检测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 40~68(53.2±5.6)岁;病程 5个月至 12年,平均(6.1±1.1)年。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 18例,年龄 41~70(58.7±4.9)岁;病程 6个月至 10年,平均(5.8±1.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
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符合罗马Ⅲ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不适或腹痛反复发作;③经临床试验及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不适及疼痛发作频率每周2 d以上;④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
①腹部外科手术及胃肠道病史者;②糖尿病、慢性肝病的等影响胃肠道功能疾病者;③近期接受其他治疗者;④近期有灌肠史、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结肠镜检查者;⑤近期接受促胃肠动力药物、益生菌制剂或泻剂等药物治疗者;⑥有肠梗阻病史者。
1.对照组
给予“麻仁润肠丸”(北京达仁堂),2 丸/次,2 次/d,连续服用3周。观察至治疗后8周记录疗效。
2.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结肠水疗治疗,具体方法如下[5]:①患者膀胱排空后,取患者左侧卧位,先行肛诊确定患者肛管走行,观察是否存在直肠病变;②取适量石蜡油均匀抹于患者肛门处,并连接水疗机,将水疗管深入直肠约5~7 cm处时将其固定,此时取患者屈膝仰卧位;③将水温控制在32~39℃,打开水阀向肠内注水并按摩患者腹部,待其排出液中无粪便排出即可关闭出水阀;④关闭出水阀后继续向患者肠内注水,若患者有便意时或水压>5 kpa时再将出水阀打开,并对患者腹部进行反向按摩,重复几次直到患者无便意或不再排便即可。每次治疗时间以40~70min为宜,5天1次,4次为一疗程。同时联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3粒/次,2次/d,连续服用3周。观察至治疗后8周记录疗效。
1.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腹痛积分:未出现腹痛为0分;腹痛不明显或发作频率低为2分;明显腹痛或频繁发作4分。腹胀积分:未出现腹胀为0分;腹部胀满,偶发,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为2分;腹部胀满较严重,发作次数较频,需服药缓解为4分。排便:排便正常为0分;排便次数减少,偶尔排便困难为2分;排便困难或便秘为4分。食欲不振:食欲正常为0分;食欲较差为2分;无食欲为4分。每日对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记录。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3.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SIBO改善情况。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文献文献[6]拟定。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及食欲不振等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每日排便1~2次,且大便软并成形,无黏液;有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及食欲不振等各项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偶尔再发便秘,需药物治疗;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任何改善或加重。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腹痛、腹胀、排便困难、食欲不振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n)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5.23%。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治疗后,研究组SIBO转阴率为90.48%(38/42),显著高于对照的 52.38%(2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3,P= 0.000)。
慢传输型便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复杂症状,其发病机制多与功能性病变有关,如饮食习惯、生活节奏及压力等。而长期便秘者易造成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SIBO),进而引发腹胀、腹痛、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7]。有相关研究显示,各种肠道菌种对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如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能有效促进移行性复合运动 (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而大肠杆菌却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8-10]。当出现SIBO时,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显著降低,而大肠杆菌肆意繁殖,使小肠淤积加重,并造成恶性循环等严重后果[11]。SIBO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肠道产气增长,结肠菌群逐步移向近端小肠,并将小肠内未完全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而产气[12]。现代医学中,针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多采取西药常规治疗方式,但长期服用西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停药后便秘易复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不被患者广泛接受[13]。故针对便秘患者SIBO寻找有效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逐渐应用到结肠水疗方法,该治疗方法是通过操作专业的清肠仪器于结肠内注入经处理的净化温水,以此对整个肠道进行分段清洗,通过结肠水疗可将滞留于患者结、直肠中的粪便软化后排出,并能促进患者结、直肠中毒素排出,从而保障患者大肠内部粘液正常分泌,有利于恢复肠道蠕动,从而有效缓解便秘[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腹痛、腹胀、排便困难、食欲不振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SIBO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结肠水疗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使SIBO情况改善,临床疗效显著。究其原因,可能因行结肠水疗期间多次注入定量的水可使患者结、直肠机械性的收缩、扩张,有利于加强结、直肠的肌肉张力,进一步提高患者结、直肠运动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内环境,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根治便秘效果有密切关系[15]。
综上所述,针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采用结肠水疗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使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得到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并为进一步明确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理提供依据。
[1]高艳红.分析新霉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临床疗效 [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131-132.
[2]梁素妨,许琳,王静,等.胃癌和结肠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2):1417-1420.
[3]赵素平,姚溪,张健,等.肠道水疗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9):129-132.
[4]贺星.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临床研究 [D].安徽医科大学,2014.
[5]唐春花.结肠水疗治疗慢性便秘84例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2):2686.
[6]刘学义.结肠水疗与药物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6,37(6):1375-1377.
[7]晏彩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4):97-98.
[8]戴晓荣,成宏伟,张蕾,等.结肠水疗与药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01-1702.
[9]夏丽华,孙启栋,张传莲.腹部按摩联合个性化音乐疗法在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结肠水疗中的应用 [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39-40.
[10]赵兰敏,石振东.莫沙必利配合结肠水疗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5):28-30.
[11]张莉,潘桃仙,张红艳.功能性便秘结肠水疗与传统灌肠治疗疗效比较及护理措施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3):77-80.
[12]刘作静,魏慧,段丽萍,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临床特征及利福昔明治疗效果初探 [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24):1896-1902.
[13]陈晶,卓小玲.结肠水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105-107.
[14]吴萍,俞汀,盛红艳,等.慢性便秘患者上消化道动力异常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24):3622-3628.
[15]黄燕妮,王承党.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3):2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