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绍贵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药师
姜是老百姓家里做菜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没有人不认识它。但作为中药材时,姜却成了“百变大咖”,生姜、干姜、炮姜和其“远房表亲”高良姜,成为各种常用名方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良药。小小的一片姜,怎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下面与您一一道来。
生姜亦名鲜姜、火姜、肉姜,即姜之鲜用者,古字写为“薑”或“疆”,为姜科植物的代表性品种。
生姜入膳、入药及引作菜肴和中药炮制辅料的历史悠久。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时的文物中即有姜,东汉时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亦载有姜,两晋南北朝时的医药著作《名医别录》则正式列有生姜一药,说明自古以来生姜的应用甚为广泛,不仅很多散寒解表、温胃止呕、化痰止咳以及解毒、敷贴外用的名验方中均用到生姜,而且是老百姓膳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老百姓生活中使用生姜可谓信手拈来,如用生姜加葱白,或加红枣和红糖,或加紫苏叶防治单纯性风寒感冒;用生姜片贴敷肚脐或手臂前内侧的内关穴,预防乘车船时头晕、恶心呕吐等晕动病的发生。
中医临床常用生姜治疗外感风寒表证、胃寒呕吐、腹痛、泄泻、肺寒咳嗽、痰饮、喘咳,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寒凝血瘀所致的头痛、肢体疼痛、面部褐斑、斑秃,可解药物和食物中毒,并用于治疗西医所称的急性支气管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细菌性痢疾、蛔虫性肠梗阻、急性睾丸炎、血吸虫病等。
生姜味辛辣而性温,如大量内服生姜,可致口干、咽痛、肾脏损害及眼结膜炎,亦可使血压升高。
体内热邪内盛所致发热、口渴、尿黄赤、便秘等实热证,以及虚火旺盛的人均应忌用。
高血压病患者不宜用。
阴虚咳嗽、盗汗、表虚自汗、胃热呕吐者应忌用。
痔疮、痈疽疮疡者不可多食,尤不宜与酒同食。
生姜用于养生,民间很有经验,谚语称:“一天三片姜,一生都健康”,且提出早晨口中含点姜,可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唤醒沉睡后的食欲。在烹调鸡、鱼、猪肉、羊肉、小龙虾等膳食时,常以生姜作为佐料,既可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又可增强养胃健胃之功。
生姜小方
脾胃虚寒、气血不足
生姜3片、红枣3~5颗,略加煎煮后服食。
突发斑秃(民间俗称“鬼剃头”)
民间常以生姜切成厚片,直接擦拭斑秃处,可重新长出头发。
胃寒呕吐
生姜30克切成碎末,纳入洗净的猪肚内,用小火炖熟,分2次服食,可达温中止呕之功。
炮姜是用干姜经油砂炒至鼓起发泡而成,其外色发黑,内面深棕色,故又名黑姜、姜炭。其效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成为温经止血、温中止泻之药,主要用于虚寒性出血证以及虚寒性的腹中冷痛、呕吐、泄泻和产后恶露不尽等症,尤多用于中医临床所见的脾阳虚衰、脾不统血的阳虚失血、吐衄、崩漏等症。一般入汤剂3~6克。阴虚内热及血热妄行而出血者不宜用,孕妇、儿童慎用。
干姜与生姜同源,是姜的干燥根茎或经切片晒干、烘干所得的干姜片。因系干品,直接入膳基本不用,仅少用于佐料。因干姜经干燥去掉了大量水分,其味更显辛辣,其性由温变热,成为温里散寒的大辛大热之品。
干姜具有回阳通脉、温脾胃、散肺寒的作用,用于阳气虚衰欲脱所致的四肢厥逆、手足不温;脾胃阳虚、阴寒内生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凝气滞、血瘀不通的胸痹、心痛;寒饮喘咳、寒湿痹痛等症。
干姜临床应用甚广,如大家较为熟悉的千古名方四逆汤,除用了附子、炙甘草外,也用到了干姜。
干姜入汤剂一般用量为3~10克,超量会出现咽干口燥、口腔溃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因其辛散燥热,易损阴助热,可引起眼睛发炎,故不宜大量或长期使用;阴虚内热、血热妄行有出血倾向者忌用;孕妇忌用或慎用;儿童慎用。
高良姜与生姜虽为姜科植物,但并不同种,与上述三者不成一体。高良姜以广东出产质量较佳。高良姜功在散寒止痛、温中止呕、消食,亦可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喛气吞酸、泄泻等症,但与生姜、干姜、炮姜等性味应用各有差异,其药用也无生姜、干姜普遍,不过在香料中颇有其名。一般入汤剂3~6克。
由于其性辛热,大剂量使用可致胃脘部灼热不适,故不宜超量使用。因胃热引起的呕吐、伤暑霍乱、湿热泄泻、心气亏虚所致的胸痛均应忌用,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感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讯员陈双对本文的贡献。)